樓市調控後再起波瀾,是反彈還是迴光返照?

樓市調控後再起波瀾,是反彈還是迴光返照?

國家針對前期過熱的房地產市場連續施以重拳,一線大城市的房價保持平穩,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由於上漲過快,漲幅過大,當地的經濟實力,軟硬件設施都無法支撐其過高的房價,已經紛紛掉頭往下,悲觀的氣氛還籠罩在市場上空,幾乎沒有人看好房價會在短期內有反彈的可能,誰想到最近一個月風雲突變,四月份竟然出現了一次小反彈,長三角多個城市出現了搶房的現象,一線城市地王也出現了,北京上海二手房成交再次創新高,樓市小陽春的說法一時間甚囂塵上。出現這種情況,導致樓市的走向仍然撲朔迷離,另許多人萬萬沒想到啊。

樓市調控後再起波瀾,是反彈還是迴光返照?

因為從國家調控的力度分析,國家就是覺得目前房價已經偏離了其本來的價值,房子已經變成炒房客投資的工具,所以國家要把房子迴歸到其居住的屬性,要想人人都住得起房,這樣的房價是基本不可能實現的,但是房價經歷了這一波調控之後,本來下調的趨勢已經是不可逆轉了,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市場上又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如此,各地調控收緊的預期再次上升,三四線城市的反應最為明顯,土地供應面積,成交面積,溢價率全部下降,反彈就此終結。

樓市調控後再起波瀾,是反彈還是迴光返照?

最近,社科院近日發佈了《2019年4月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其中明確提到了兩個觀點:第一,部分一二線城市仍會維持微漲狀態,第二,三四線城市穩中有降的趨勢不會改變,所謂的“小陽春”將會消退。在這份報告中,很明確的指出未來一段時間內房價的走向,可以說這就是國家前段時間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所要達到的目的,然後目前有很多的專家人士,都對未來樓市都太過於樂觀,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解讀。

樓市調控後再起波瀾,是反彈還是迴光返照?

有的人認為,一線城市市場的回暖可以帶動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反彈,這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一線城市有很好的教育,醫療,城市設施,科技資源,能不斷的吸引外來人口就業定居,這就給了當地樓市注入新的需求,然而三四線城市的房價近期漲幅過大,各種資源無法與大城市相比,人口流失嚴重,當地人對房子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少,而房子卻越建越多,出現供遠遠大於求的現象,那麼當地的房價只能是繼續下跌,一直回到其原本該有的價值為止。

樓市調控後再起波瀾,是反彈還是迴光返照?

另外,有的人把希望寄託在國家對樓市的調控再次放鬆,然而從目前的市場看來,毫無疑問,在短期內是不可能的,既然國家已經提出了迴歸房子的居住屬性,那麼這將是一項長久的任務,此前各種取消限價,限購的傳言一鬨而散,因為這根本沒有成立的依據,各個城市對樓市投機資金把控的非常嚴格。

樓市調控後再起波瀾,是反彈還是迴光返照?

根據最近的一組數字顯示,在2019年前三個月,居民槓桿率已經攀升到了55.6%的高位,短期內購房者已經沒有繼續增加槓桿的動力和承受力。與此同時,又有數據顯示,今年全國棚改總量為288萬套,比去年少了差不多一半,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在未來的幾個月內,樓市降溫的可能性又增加了。所以,樓市小樣春的出現更像是一種迴光返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