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母親節,5首最美“古詩詞”,讀懂母愛最深情!

母親,是天底下最偉大的人,對於每個人來說,均是如此。自人類誕生起,對於母親的謳歌讚美就從未停止過。它不僅流傳在當代,更滲透在每個時代的詩詞裡。

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敬仰,和對母愛的沉思。全世界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母愛,無私而偉大;母親,慈祥而崇高。

自古以來,談及描寫母親的詩詞,詩人孟郊的《遊子吟》,絕對是壓卷之作。任歲月如何變遷,即使歷經1000多年的風雨,也不能沖淡文辭間的情感萬一。

2019母親節,5首最美“古詩詞”,讀懂母愛最深情!

唐·孟郊·《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有道是,離別最相思,離別也最苦。尤其是和母親的分別,那種繾綣之心,料想每個人都有過經歷。詩人孟郊的這首詩,是孟郊在溧陽所寫。

他早年漂泊無依,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這時候他將母親接來住。詩人在飽嘗了世態炎涼、人生滄桑之後,更覺親情可貴,於是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千百年來,永不褪色。

2019母親節,5首最美“古詩詞”,讀懂母愛最深情!

自古以來,詠歎和讚美母親的詩詞很多。除了孟郊的《遊子吟》,還有很多可圈可點。但依作者之間,能排在第二首的,當屬清朝詩人蔣士銓的《歲暮到家》。

清·蔣士銓·《歲暮到家》

愛子心無盡, 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 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 不敢嘆風塵。

蔣士銓的《歲暮到家》,從另一個角度細膩地刻畫了母親的愛心,與孟郊的詩相比,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中著意表現的母子之情,並沒有停留在單純、抽象的敘寫上,而是藉助衣物、語言行為和心理活動等使之具體化、形象化。

2019母親節,5首最美“古詩詞”,讀懂母愛最深情!

尤其是“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 一見面便心疼兒子的面容清瘦,叫著孩子問起一路上的艱辛。這個場景最為熟悉,也最具感染力;“低徊愧人子, 不敢嘆風塵。” 兒子心中慚愧自己沒有盡到孝敬母親的責任,不敢向母親訴說那一路的風塵,這裡通過直抒詩人的慚愧心情表達出母子之間的深情。這一句,讀懂後,也是淚溼衣襟。

另外,還有清朝詩人黃景仁的《別老母》,也絕對是母親節,最值得讀的一首古詩。

清·黃景仁·《別老母》

搴幃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2019母親節,5首最美“古詩詞”,讀懂母愛最深情!

據記載,這首詩寫於公元1771年,黃景仁外出為官府辦事,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他告辭妻女和拜別老母,寫下了這首詩來表達分別時的悲傷心情。

這首詩最大特點是用情極深,無論是纏綿悱惻抑或是抑塞憤慨之情,都寫得深入沉摯,使人迴腸蕩氣,極受感動。其次是語言清切,詩人善用白描,詩中掃盡浮泛陳舊之詞,語語真切,而且一種清新迥拔之氣,凌然紙上。其三是音調極佳,作者詩音調和內容緊密配合,悠揚激楚,也特別動人。

2019母親節,5首最美“古詩詞”,讀懂母愛最深情!

除了以上三首,李白的《豫章行》,和白居易的《慈烏夜啼》也非常妙,接下來一起欣賞:

唐·李白·《豫章行》節選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唐·白居易·《慈烏夜啼》節選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讀者們, 關於“母愛的詩詞”,大家還能想起哪些?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