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改平院士:獸醫的重要性高於人醫

今年以來,農業部組織全國獸醫系統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出實招、破難點,疫病防控策略全面優化升級、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取得重大突破,全國動物防疫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畜牧獸醫的專項防治工作是公共衛生中重要的一部分,防疫工作的展開為畜牧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當今社會畜牧業廣泛發展,其中的安全防疫衛生工作也逐漸被獸醫工作者所重視。

獸醫的重要性高於人醫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獸醫的重要性要高於人醫。”談及獸醫學,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改平如此評價說。他認為,獸醫學保護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更承擔有保障食品安全的責任。近幾十年來,全球出現的重大傳染病總與動物離不開關係,“人類的傳染病大多數是來源於動物。”張改平稱,在新發的人類傳染病中,從動物感染到人類的病原體佔比達到了75%~80%。據統計,世界已證實的人畜共患病有250多種,中國已證實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也有約130種。

隨著新發再發人畜共患病頻頻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愈發嚴峻,獸醫學的內涵得到延伸。張改平表示,從過去的診療動物疫病,獸醫工作已發展到保護動物健康、保障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提高動物福利和保護環境等多個方面。

張改平認為,獸醫學作為一門古老而又長新的學科,如何解決獸醫事業發展中面臨的新任務、新問題、新挑戰?人才培養是基礎,獸醫教育責任在肩、任重道遠。

畜牧獸醫的專項防治工作是公共衛生中重要的一部分,防疫工作的展開為畜牧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當今社會畜牧業廣泛發展,其中的安全防疫衛生工作也逐漸被獸醫工作者所重視。因此,處理好畜牧獸醫的防疫工作才能進一步準確的為社會經濟創造更高的社會價值,同時也保障了我國經濟實力的進一步穩固。畜牧標準化工作備受關注,為國家的農業經濟標準化實施過程起到了促進作用,相關國家部門也在不斷對畜牧業標準化的實現做相關的努力工作。

新形勢下的獸醫工作

今年以來,動物疫病防控形勢穩中向好。農業部組織全國獸醫系統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出實招、破難點,疫病防控策略全面優化升級、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取得重大突破,全國動物防疫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取得重大突破。動物疫病淨化策略走出前期“試驗田”,正式推向全國。

在2017年中國獸醫日(10月28日)之際舉辦的第七屆中國獸醫大會上,中國獸醫協會會長陳煥春院士指出,獸醫從狹義上講是進行動物診療工作的,獸醫工作者的本質就是服務。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獸醫的作用和地位不斷提升,服務範圍也不斷擴大,在保障養殖的生產安全、動物產品營養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國家對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嚴格,汙染和病死畜無害化處理已成為妨礙畜牧業綠色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也對我國獸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表示,作為獸醫人,要牢固樹立服務第一的理念,從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方面著手,不斷提高獸醫服務水平,讓技術在服務中體現,讓價值在服務中實現。行業協會的建設和發展將迎來新機遇和新挑戰。中國獸醫協會將積極承擔政府主管部門委託的有關工作,協助政府加強和改善獸醫行政管理,積極研究獸醫行業發展中存在的重大問題,為政府決策提供技術支持,提高獸醫行業服務水平,積極開展國際間、組織間、行業間多方面的交流合作,開拓國際市場,提升行業整體素質和國家競爭力,積極發揮組織、協調和服務作用,積極推動我國執業獸醫技術交流,引導、規範全國技術教育機構水平。

農業部獸醫局王功民副局長提出了新時代獸醫事業發展重點任務。王功民副局長主要就“有成效、有基礎、有困難、有方向、有目標、有辦法“這六個方面,詳細介紹了當前獸醫事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和獸醫工作新定位,並闡述了“十三五”時期獸醫工作目標,提出了“四項原則”和“四個目標”。他指出要在“十三五”時期做好九項工作,貫徹落實政府發佈的國家動物疫病防治規劃。

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陳偉生主任指出應通過改革創新努力提高獸醫社會化服務能力。陳偉生主任強調要提高獸醫社會化服務能力並建議:一要加快立法,為獸醫社會化服務提供法律保障;二要加強政策引導,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三要優化隊伍,提高獸醫社會化從業人員服務水平;四要擴大需求,提高執業獸醫含金量。此次主題報告會旨在強化我國獸醫從業者的服務意識,呼籲全國獸醫從業者履行新時代獸醫的職責。

畜牧獸醫的工作現狀和應對措施

一、畜牧獸醫工作現狀

1 技術人員知識老化

在畜牧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的文化水平,知識領域卻沒有相應的提升,技術人員的知識結構陳舊是發展畜牧獸醫工作中的主要障礙,畜牧獸醫的工作能力制約了畜牧業的發展速度。只有提高畜牧業獸醫工作人員的文化素質能力才能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並且在工作中通過所學內容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畜牧獸醫的綜合工作業務能力是制約畜牧業整體發展的主要因素。

2 防疫監督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畜牧業的防疫體系還不完善,其監管措施做的還不夠。當前我國的畜禽養殖量已經排到全世界第一位,畜禽和相關產品的流通也在不斷增長。所以,做好動物防疫監督管理工作就相對困難一些。因為現在動物防疫監督體系在鄉鎮、縣區這些地方的防疫體系還很薄弱,與社會發展的速度不匹配。不完善的畜牧業防疫體系,使得其中的畜牧獸醫工作人員平時工作沒有信心,責任心確實,綜合業務能力低,相關的防疫工作沒有落到實處。

二、解決辦法

1 進行可行性分析

要想發展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站,政府就應該擬定相關的措施,並且增加相應投資。結合當前我國社會情況,分析畜牧業發展為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社會及經濟效益回報,並且實施項目可行性規劃。國家要加強畜牧業傳染病的疫苗研發能力,以防今後傳染病的防治相關工作受到影響。

2 提升隊伍整體素質

畜牧業獸醫的整體素質要從根本上確認,依據“按需要設崗、因崗定人動態管理”的方法控制相關人員的整體水平,為動物防疫監督執法部門標榜新的目標。要加強相關人員的培訓管理,從道德素質修養到相關法規、專業綜合能力及相關工作流程都加強培訓管理。對防疫監督執法人員做定期的檢查,以增強監督隊伍的整體能力。做好工作責任制管理,確保監督管理體系的高效、科技、先進的工作方式。

3 加大資金投入

促進動物防疫體系的健康發展,一定要遵循《動物防疫法》的相關要求,每個地區的財政收支要將防疫相關費用添加進去,並且要不斷加強防疫監督管控的內容。相關各部門要做好防疫經費的實際落實情況,依次檢查協調管理,並且要使防疫經費滿足疫苗、藥劑、醫療器械等醫用物資的用量,保證動物體系的正常開展。

防疫工作的關鍵在基層

基層畜牧獸醫防疫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做好這項工作能夠確保畜牧動物的健康,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增加人們的收入。要想做好防疫工作,必須從基層獸醫、防疫員打好基礎。基層防疫員是動物疫病防控的前戰兵,直接衝在第一線,為重大疫病的管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獸醫作為動物診療的關鍵人物,是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在畜牧業發展中時刻發揮著重大作用。但目前基層獸醫在執業中,由於職業因素加之缺少自身的防護意識,基層獸醫的安全健康水平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關注。

一、現狀及問題

近年來,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畜禽養殖量不斷增長,動物種類更加多元,動物疾病變得更具複雜多樣。大多數基層的防疫監測工作都是依靠鄉鎮畜牧獸醫檢疫的相關工作人員來實施,而這又會出現防疫人員的綜合能力低,專業技術不夠精湛,且容易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及技術水平、醫療設施等因素的制約,存在診療環境較差、自身防護意識不夠、執業操作不規範等執業特點,在實際的工作中難以操控各種防疫工作的問題,這種狀況對基層獸醫的自身健康構成了極大的隱患,並且對整體的防檢疫工作的展開有一定的影響。

1 獸醫防護意識較差、執業操作不規範。基層獸醫普遍存在素質參次不齊、年齡結構老化,文化程度較低,且非專業人士居多等特點。既有祖傳獸醫,也有從事養殖多年自稱的“看病能手”,還有部分相關專業畢業的從業人員,但這些所謂的獸醫在從事動物診療活動之前基本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也未取得相關的獸醫資格,這類型的獸醫在基層能佔到75%以上。尤其是祖傳獸醫以及所謂的“看病能手”,沒有一定的醫療理論基礎,基本是繼承了傳統的做法或憑個人感覺、經驗進行診療,保持原始工作習慣。診療動物疾病時,含糊粗糙、模稜兩可、操作簡單,缺少自身的防護意識,不能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以及佩戴合適的防護用品。這樣在進行動物診療的時候,很難確保自身的安全。

2 獸醫執業環境條件不完善。隨著養殖業的發展,動物疾病表現複雜多樣且更具不確定性,工作的特殊性使他們常成為動物疫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但目前基層獸醫執業環境條件令人擔憂,診療設備簡陋,用著基礎的診療工具看著複雜的動物疾病,一些先進的設備好像與他們無緣;工作環境較差,一些常備的消毒、隔離設施無從談起,防護用品嚴重短缺。這種工作環境與當前動物疫病的防控形勢很不相符,獸醫從業者在工作中很難保障自身安全。

二、對策

1 加強對基層獸醫防護知識的培訓。基層獸醫普遍存在對防護知識不夠熟悉、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等情況,加強培訓是關鍵的措施。應通過各種規範操作訓練,改正工作過程中的不良習慣,做到自我防護。

2 改善基層獸醫的診療環境條件。作為獸醫工作者,擁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必備的醫療、防護設施是做好動物診療工作的前提,也是做好自身防護的保障。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動物疾病,基層獸醫在進行動物診療活動時,應當採取消毒、隔離等措施,佩戴手套、口罩等防護裝備,而且儘量要選擇在符合診療條件的環境下執業,這樣才能確保獸醫工作者的自身安全。

3 保持良好的自身免疫狀態。獸醫經常接觸各類動物傳染性疾病,尤其是一些人畜共患病,對自身存在潛在的危險性。因此,長期從事不同動物種類診療的獸醫,要做好狂犬病、布病等疫苗的免疫注射,提高自身免疫狀態,防止一些人畜共患病的發生。

4 注重獸醫執業的標準規範。科學使用防護用具。常用的防護用具有口罩、手套、護目鏡、防護面罩、防護衣服等,獸醫人員在疾病診療或疫病防控工作時,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合理採取防護措施。

5 養成基層獸醫人員的手衛生習慣。手衛生是降低個人感染疫病風險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預防感染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基層獸醫如果不徹底洗手,常會導致傳染病的流行或造成自身的感染。

6 加強醫療廢棄物的管理。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管理辦法,實行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分離放置。做好自我保護,處理醫療廢棄物時一定要戴口罩和手套。

免責聲明:本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在此向轉載平臺與作者致謝,文章主要供大家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我們深表感謝!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