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波动不会影响社融后续进入平稳向上期

信贷波动不会影响社融后续进入平稳向上期

核心观点

4月金融数据略低于市场一致预期。全月新增信贷1.02万亿,新增社融1.36万亿,M2同比增速8.5%。我们认为,4月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节奏的小幅变化是金融数据不及预期的主因,但“变奏”不代表停止,后续货币政策偏“宽”的态势料将贯穿全年。伴随专项债的持续发行及货币环境重回“舒适区”,我们认为社融增速在5、6月份将进入回升状态。

事项

2019年5月9日央行发布2019年4月份金融信贷数据。其中,新增信贷1.02万亿(前值1.69万亿);新增社会融资总额1.36万亿(前值2.86万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0.4%(前值10.7%);M2同比增速8.5%(前值8.6%),均略低于3月表现。

正文

▌ 信贷总量及结构均显弱势,住户部门有支撑,但企业短贷下降明显。信贷4月净增1.02万亿,净增量低于去年4月的1.12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自连续12个月高于前一年同期水平后,首次出现低于前值的现象。结构上看,居民部门方面,整体贷款为5258亿元,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去年多增622亿元,我们认为居民中长期贷款的高增主要受到房地产市场的支撑作用。向后看,我们对全年楼市的高景气保持谨慎,因此未来居民贷款增速或有小幅下行压力。而企业部门层面,4月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信贷新增3471亿元,同比少增2000多亿元。其中,4月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约2150和1850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多增约1850亿元。我们认为企业短期贷款下降主要受到一季度末考核冲高回落的影响,而在3月经济数据高于预期情况下,中长期贷款受到逆周期调节“变奏”作用影响,同比少增,这一下降亦在预期之中。向后看,我们认为后续对贷款增速无须过于悲观,4月PMI仍在景气区间,整体经济企稳仍有支撑,贷款总额,尤其是对公贷款增量后续将逐步恢复。

▌ 社融增速略缓,信贷减量和非标下降为主要拖累,但企稳继续确认。4月新口径下新增社会融资总额1.36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4%,略低于前值,我们认为社融下降主要受到信贷减量和非标融资下滑拖累。其中,社融项下贷款新增8773亿元,同比少增2558亿;非标融资减少1427亿元,同比少增1305亿,主要受未贴现汇票同比多降1811亿影响,而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分别同比少降282亿和多增223亿。其他方面,企业债券4月净融资3574亿元,基本持平去年同期,而地方专项债净融资1679亿元,高于去年同期。整体而言,现阶段社融增速尽管环比小幅放缓,但从1-4月看,趋势及结构变化仍好于去年同期(图5)。向后看,后续受益于地方专项债的持续发行、非标融资的逐步回暖、以及人民币贷款在结构改善下的稳健增速,我们认为社融增速将继续改善。

▌ M1与M2均有回落,在4月货币政策略微“收”的状态下,信用派生能力小幅减弱。广义货币供给方面,4月M2同比增速为8.5%,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M1同比增速为2.9%,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尽管个税减税帮助推动居民存款在年初高增,但企业存款出现负增长,一定程度负面影响了广义货币供给。而非标融资自3月回升后的再度小幅“反复”也对货币派生能力贡献了副作用。向后看,我们认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仍未结束,5月针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也印证了这一判断,因此相对舒适的流动性环境预计还将帮助广义货币供给向上修复。

▌ 4月银行间流动性略紧,但后续货币环境将重回“舒适区”。4月SHIBOR上升趋势明显,月末较上月末上行13.5个bps,至2.93%;而以DR007为代表的银行间利率在经历月初的下行后,开始逐步回升,4月末为2.652%。其中,4月份共有6天跌出以7天逆回购利率(2.55%)为底的走廊下限,且都集中在上旬;而截至5月7日,5月份DR007均保持低位,在4月“宽”的节奏小幅收紧后,货币市场重现较为宽松状态,整体来看,这也将继续有助于实体经济的融资。

附录图表

信贷波动不会影响社融后续进入平稳向上期

信贷波动不会影响社融后续进入平稳向上期

信贷波动不会影响社融后续进入平稳向上期

信贷波动不会影响社融后续进入平稳向上期

信贷波动不会影响社融后续进入平稳向上期

信贷波动不会影响社融后续进入平稳向上期

信贷波动不会影响社融后续进入平稳向上期

信贷波动不会影响社融后续进入平稳向上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19年5月9日发布的报告《2019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信贷波动不会影响社融后续进入平稳向上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相关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信贷波动不会影响社融后续进入平稳向上期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有道云等方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使用本资料。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