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和其他诸侯国比面积很小,却能算战国七雄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一书生


不知道题主了不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

可以说魏国在战国中前期那是巨无霸一样的存在,如果魏国都不能算战国七雄的话,那么还有谁可以入选呢?

魏国在战国中前期称霸将近百年,可以说当时的魏武卒没有谁可以打得过,吴起以五万魏武卒打败了秦军50万人,魏武卒在吴起的手里更是创造了不败的神话。

当时的魏国把秦国打的不能自理,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又把齐国打的求和,把楚国在中原的大片领土都占了,灭了中山,即使韩赵是自己一家的,也照样被魏国揍。可以说当时的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国家都可单挑打得过魏国,即使几个国家联合起来都不一定能打得过魏国。

魏国在战国初期是最先强大起来的,魏国率先改革,其实之后的各国变法基本上都是以魏国的改革为模板的,商鞅变法也是根据魏国变法来的。魏国也是率先改变士兵的组成成分,在春秋时期我们都知道实行的贵族兵,当时能够当兵打仗的都是贵族才可以,战国时期魏国开始把一些普通老百姓,甚至是死囚都招募成士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到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数十万级别规模的战争。

在魏惠王时期魏国达到了顶峰,当时的天下没有人敢惹魏国,魏惠王甚至把都城迁到了大梁,开始经营中原地区,想继续维持他的霸业。但是魏国的衰落也是在魏惠王时期,这个时候的魏国已经把能打的国家都打遍了,所以也把能得罪的国家都得罪遍了,魏国两次内斗,打赵国和韩国,结果都被齐国在半路埋伏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失败,也宣告了魏国的霸业走向了陌路。

在这之后魏国才开始走下坡路,在战国中期之后,秦国,齐国,楚国等等大国也崛起了,魏国的领土才一步一步被蚕食,很多以前抢占的土地也没有了。秦国也把河西之地夺了回去。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战国时代并不只是这七个国家,当时还是有很多小国的,越国在战国中期的被楚国灭了,但是当时的越人继续在闽一代建国。还有宋国,齐灭宋导致了五国伐齐,宋国也是在战国中后期才被灭,还有中山国,虽然被魏国灭了,但是后来又复国了,又被赵国灭了。还有卫国等等,一直到秦始皇的时候还存在。之所以说战国七雄,是因为这七个国家的实力都是远比其他小国要强大很多的,即使弱小的燕国,韩国也是比其他国家强大太多了,魏国和韩国,燕国比起来强大的太多了,即使到了战国后期,韩国,燕国也依然是最弱小的。魏国也比他们强大。


中国历史研究所


战国其实是从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开始的,而韩赵魏三家分晋,魏国虽然从土地面积上不如赵国广大,但肥沃程度却是赵国所不能比拟的。

首先,魏国占据的河东,也就是山西南部;还有大梁、邺,也即是洛阳地区黄河两岸,都是中原富庶之地。魏国不仅仅是“能算”战国七雄这么简单,而是人家实打实的从先天上就有这个优势。

其次,魏文侯作为魏氏家主,魏国开国之君,在位时礼贤下士,聚拢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以及李悝、翟璜、乐羊、吴起等当世人杰,再加上魏文侯在战国时首先实行变法,从人才、制度等各方面都领先于当时各国。

再次,军事上吴起为文侯打造的魏武卒,作为当时第一支职业化、系统化训练的重装步兵,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的辉煌战绩,甚至在阴晋之战中以五万破秦五十万众。

综上,魏国成为战国七雄,甚至是第一个崛起的强国是实至名归的,若非魏武侯仗着兵强马壮,四面出击,放弃了他老子的西进战略,天下归属尚未可知。



泸州七豆


魏国(公元403~225),也称梁国,领土包括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西部、河北南部、当时他西临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交错接界,南边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公元前403年被封国,公元前344年称王,至公元前225年被秦国所灭。共一百七十九年。

公元前453年的赵襄子,韩康子和魏桓子的三家分晋,至公元前403被周威烈王承认诸侯后,这个勃勃雄心的年轻国家的传奇故事就开始了。

战国200余年中,魏国是最先称霸、最先变法、最积极的,可是,魏国的面积并不怎么大,却能称霸100余年,这也是有原因的。

1.魏国面积虽小,但地处中原富饶之地,也是四战之地,拥有着战略位置重要的河西之地,还有当时的大城市大梁城,而相比楚国,虽然疆域大,却有一半以上的领土都是荒地。这就好比一个小小的江苏省,却能抵上中国西部的所有GDP。

2.魏国变法积极,战国初期,魏国经过了李悝、西门豹、吴起等人的变法,国力蒸蒸日上,还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魏武卒,几乎每国都被他欺负了一顿,可是摊上了一个坑里连摔两次的庞涓,而且在在马陵之战被齐国打败,魏国从此由盛转衰。

战国初期,魏国是最强大的国家,北灭中山、西攻秦、东攻齐、南攻楚。可是终究因为自己太作,而衰落下去。






水清山蓝


魏国,自魏文侯建国后,进行李俚变法强国,重用吴起,组建闻名天下的重甲步兵魏武卒,南征北战,无一败绩。

抑制赵国,灭掉中山,连败秦、齐、楚诸国,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待魏武侯继位,重用吴起改革,军事水平更上一层楼,并不断东征西讨,夺取楚国在中原的大部分土地,为后来政治中心的东移打下基础。

魏惠王继位迁都大梁后,国力达到巅峰,魏国已经称霸中原百余年了。

公元前343年,魏惠王率领诸侯朝见周天子,史称逢泽之会,正式标志着魏国成为新一代的霸主。




我是一个存在483


孟子曾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在战国人口数量不多的环境下,诸侯称霸不仅仅是地大物博那么简单,晋国称霸时疆域也不小,但还是被韩赵魏三家权臣分晋。

魏国任用李俚、乐羊等变法,使魏国农业、水利、经济都得到很大发展。后又经吴起变法,改革军事制度,使大魏武卒称为当时最强的军队,大梁也一时成为中原政治经济中心。相对当时地广人稀民风刁顽内斗成风的秦国,魏国可谓一方霸主无法撼动。与魏国同源的韩国面积更小,但在申不害变法后,十万新军的战力也使其成为劲韩,称霸一方。

在春秋战国几百年年,只有变法才是唯一出路。楚国疆土最大但反成了其变法路上的绊脚石。所以战国七雄称霸并不是靠疆土广。

手机码字不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如有不同看法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Jysnzhang


魏国国土虽小,却占了整个中原的最肥沃的土地。虽号称四战之地。在三家分晋之后。三家联手抵御外敌。为商家赢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其二为文侯礼贤下士,招揽了大批能人。如李悝,吴起,乐羊,等等。

李悝通过变法使国家短时间内。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商鞅就是带走魏国的法经开始变法。)吴起为卫国训练了一批。当时战力最强的重装步兵魏武卒。并且占领秦国河西地区,在吴起领导下的魏武卒没有败绩。乐羊带兵,攻灭中山国。魏国短时间内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如果他儿子也坚持他的战略。统一天下的应该是魏国。


David姚姚


天下之腹,纵横的交点,魏国占尽天时,这是魏国的一张王牌。魏国国土可以不用多,军力可以不强大,依旧可以算七雄当中的佼佼者。无论连横还是合纵,魏国都是首当其冲的,所以,只要深知纵横的规则,依靠政治诈术,示弱,低调的魏国平时可以保存实力,关键时可一鸣惊人,冠带于天下。魏安釐王时期,借助秦赵长平之战,残魏崛起,攻齐,伐燕,存赵,破秦,服韩,败楚,堂堂六国,竟无一能挡者,令诸侯胆寒,比起赵国的几霸,楚国的复强,魏国毫不落下风。


猫爪锋利


魏国是晋国分立出来的,地处中原有人口,有耕地,有畜牲。农力资源丰富。

魏国人才储备量也是特别大的,有著名军事家吴起,战国初期第一将。有著名政治家李裡,出台《法经》,强化了国家法律,完善国家结构。

有人有钱有律法有军队,为什么不能称雄,魏文侯时期,算得上七国战力第一,谁打的过??



怪异世界研究会


魏国是晋国分立出来的,地处中原有人口,有耕地,有畜牲。农力资源丰富。

魏国人才储备量也是特别大的,有著名军事家吴起,战国初期第一将。有著名政治家李裡,出台《法经》,强化了国家法律,完善国家结构。

有人有钱有律法有军队,为什么不能称雄,魏文侯时期,算得上七国战力第一,谁打的过??


中国人寿景文


那时候国力不能看国土面积。如果真的要参照的话,应该看有多少乘战车,也就是人口。魏国地小但处于当时人口最密集的中原地带,战力不吃亏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