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吴三桂本可以灭了康熙,成为皇帝,却因两件事误了战机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吴三桂考上了武科举人,几年之后成为辽东总兵,实力确实是有的,明朝败亡后吴三桂降清,山海关大战中打败了李自成,被封为平西王,1662年,吴三桂联合耿精忠、尚可喜围攻康熙,史称三藩之乱,历时八年终于被康熙帝平定,吴三桂一家也被灭门,其实吴三桂本是可以打得过康熙,成为皇帝的,可他在关键时刻因两件事耽误了战机,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藩之乱,吴三桂本可以灭了康熙,成为皇帝,却因两件事误了战机


吴三桂起兵不久后,发展速度惊人,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把云南、贵州、湖南、四川拿下,而且基本上每次大战都很轻松,吴三桂这一举动过后,很多不满大清的地反官纷纷向朝廷发难,连京城的朱三太子都开组建兵马对抗大清朝廷。

三藩之乱,吴三桂本可以灭了康熙,成为皇帝,却因两件事误了战机


而且广东的尚可喜、广西的孙延龄、福建的耿精忠、陕西的王辅臣都响应吴三桂的号召对抗朝廷,就连蒙古察哈尔王都起兵了,除此之外,远在海外的朝鲜都想趁机率兵进入东北三省反清,吴三桂此时已经率领大军马上要跨过长江,如果联合全国人马北上,很有可能打进紫禁城,成为皇帝,但吴三桂还是因为两件事耽误了最佳的战机。

第一件:称帝

吴三桂是带着“反清”的名义出战的,也曾在永历帝坟前号啕大哭,发誓要“复明”,天下的兵马元帅很多同意吴三桂这一做法,正是因为这样,吴三桂才能进兵神速,但吴三桂渐渐的将这个口号给遗弃了。

三藩之乱,吴三桂本可以灭了康熙,成为皇帝,却因两件事误了战机


1674年,吴三桂称帝,定国号为“大周”,有一人曾建议吴三桂应该用“大明”为国号,这样一来可以收拢人心,二来可以鼓舞士气,但吴三桂根本没有听进去,这就让很多想跟随吴三桂“反清”斗士伤了心,很多人宁愿隐退到乡下生活也不愿意跟随吴三桂北上。

第二件:不过长江不北上

虽然吴三桂遭到了很多人反对,但吴三桂的军事力量还是很强的,吴三桂当时已经带兵来到了长江,这个时候清军并没有集结对抗吴三桂大军,只要吴三桂带兵跨过长江,就能将军事主动权攥在自己手中,拿下湖北更是一件小事,湖北拿下之后,华北地区一览无余,很快就能打进京城。

三藩之乱,吴三桂本可以灭了康熙,成为皇帝,却因两件事误了战机


但吴三桂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长江边待了3个月!吴三桂率兵在长江南期间,很多谋士建议吴三桂北上,吴三桂就是不听,这就是吴三桂犯得最大的错误,吴三桂一生征战,野心也是有的,眼光也是有的,可是此时的吴三桂年老,胆子也变小了,野心也变得小了。

吴三桂想的是现在长江南屯兵整顿,巩固实力,并建议“划江为国”:长江以北为康熙的,长江以南为吴三桂的。而且吴三桂的儿子还在京城,吴三桂觉得自己能凭借军事压力,让康熙放出自己的儿子,然后与自己谈论“划江为国”的事情,的确,吴三桂就是这样做的。

三藩之乱,吴三桂本可以灭了康熙,成为皇帝,却因两件事误了战机


吴三桂三番五次的给清军将领写信,让他们告诉康熙自己的想法,可是康熙帝根本不采纳吴三桂的意见,康熙帝把吴三桂儿子杀了之后,率领清军南下与吴三桂大战,吴三桂先是失去了几位将领的支持,借着又没有占据军事上的先机,只能一败再败,最终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