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順人!除了鎖江塔,富順還有這座寶塔,你知道嗎?

在富順縣東湖鎮同心村7組

有這樣一座塔

坐東北向西南

傳說這裡曾有人煉丹修行

也有人說富順歷代人才輩出

也與此塔有關

那這究竟是一座什麼樣的塔呢?

一起來看看吧

文光塔是富順縣一處清朝七層樓閣式磚塔,位於富順縣東湖鄉同心村同心山上,座東北向西南,有“富順文筍”之稱。始建於宋朝(宋紹興元年),原名為曰“文筆塔”,清乾隆、道光年間補修,更名為“文光塔”,現保存為公元1846年(清朝道光二十六年)時任富順知縣陳長鏞集資修建的狀態。塔為樓閣式七層石塔,塔平面八角,塔高42.3米,須彌座,八角攢尖寶珠頂,通高38米,登級可至塔廳。門頂有清朝富順知縣陳長墉題“文光塔”三字石匾及對聯。文光塔是清代的磚石結構建築,因此1982年7月,富順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富順人!除了鎖江塔,富順還有這座寶塔,你知道嗎?

該塔的塔身、塔基呈八邊形,須彌座,塔基條石建造,邊長2.5米,高1.83米。塔身磚石結構,七級樓閣 式,層層上收,各層均開窗,八角攢尖寶珠頂,通高38米。座層弧形頂門,額刻知縣陳長墉題“文光塔”三字。門柱刻:“七級重光喜毓鍾英書檯啟秀,三臺上映看經文緯武天榜題名”,乃縣人進士張震撰書。題記為“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冬月。”塔內有螺旋石梯繞至塔頂,並可憑窗孔遠眺,登完113級踏道,即上頂層。塔身第二層的門額上,刻著“科甲濟美”,第三層門額刻著“拔地參天”,以上層的刻字風化。

富順人!除了鎖江塔,富順還有這座寶塔,你知道嗎?

關於文光塔的傳說

縣誌載:晉葛仙翁煉丹於此,常有 異人同煉,故名同心山,後建同心觀。宋邑人呂震、呂糙讀書其上,俱以文顯,山頂建塔9層,宛如玉筆指天,曰“ 文筆塔”。又記:明人就其頂平曠處為浮圖七級。

據說與宋朝時期富順的“文明”有關。因為當時富順出了進士六十七人,明朝又出了進士一百三十九人(另外元朝出了一人),人們認為這除了與富順城內的孔廟有關外,還與城東的同心山有關,在上面修建一座挺拔如筆的寶塔,就可使富順的文脈代代相傳,文風年年昌盛。而且還把塔名取為“文光”,就含有“文風昌盛、光照環宇”的意思。

富順人!除了鎖江塔,富順還有這座寶塔,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