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薩比效應:“哇,沙B。怎麼這麼差,讓我來做”

富人的錢很少是花光的,他們如果不幸敗光家產,大多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賣掉的;

窮人的錢不管有多麼少,也會因為“瓦薩比效應”而賣掉最後一分錢。

第一創始人負責培育火種,第二創始人做大做強。

僅靠“瓦薩比”是不行的。第一代創始人其實已經完成了隨機測試

單純憑藉“瓦薩比效應”,介入陌生領域,即使成了,大多數也是撞運氣,無法複製。

成功的商業,一定有可複製的底層邏輯。

馬斯克的商業邏輯:技術+商業 激活一個產業。

布蘭森同時幹了幾十個看起來完全不搭的事兒,實際上聚集到品牌本身。

瓦薩比效應:“哇,沙B。怎麼這麼差,讓我來做”

維珍集團-布蘭森

維珍要推出的新產品或服務,必須具有以下屬性:

1. 最佳品質;

2. 有創意;

3. 較高的金錢價值;

4. 對現有其他選擇具有挑戰性;

5. 能增添一種趣味或頑皮感。

維珍的品牌戰略是:“它是一種(與用戶的)終身關係。”

一個人一輩子只能賺一種錢。

為什麼會產生瓦薩比效應?

原因一:幼年心結

原因二:咖啡館錯覺

很多人都有小店情結,認為既賺錢又浪漫,還自在悠閒。其實是用顧客體驗到的溫馨氛圍,替代了經營背後的艱辛。

原因三:覺得自己的經驗可以複製

一個領域的能力,很難轉移到另外一個領域。這就是多元化大多情況下是個災難的原因。

原因四:“烏比岡湖效應”

例如在中國,街頭的店鋪,關了又開,開了又關。咱們總覺得自己可以比別人幹得更好,別人開不下去,但“我”可以。

原因五:“積極思維”與“樂觀偏見”

積極思維也帶來“樂觀偏見”。

原因六:可行性啟發法

當你思考一件事情的時候,腦海中最快蹦出來的答案,並非理性的思考,而是那些容易冒出來的案例或逸事。

這種心理現象叫“可得性啟發法”,它強化了“堅持”這一理念。

原因七:比“自我高估”更狠的是“認知偏見”

原因八:“集體手熱幻覺”

畫鬼容易畫貓難,越陌生越美,越不懂越自信。

賭場最怕什麼?賭徒不來。瓦薩比效應就是賭場老闆的財神。

瓦薩比效應構建了循環食物鏈。

搞金融的盤剝搞地產的,搞地產的壓榨搞實業的,搞實業的虐待搞服務的,搞服務的鄙視當農民的,農民只好欺負五穀不分、出名前住在村兒裡的藝術家,藝術家成名後忽悠搞金融的。

上面的閉環,是靠瓦薩比效應完成的:搞金融的覺得自己真的懂藝術。

成功的隨機性,大約有兩種:倖存者偏差、湧現。二者都很難被精確還原。

技能是培訓出來的,智慧是湧現出來的。

隨機性無法“精確制導”。

怎麼對付“瓦薩比效應”?

辦法一: 極度理性

辦法二: 外部視野

辦法三: 對專家的建議也要有獨立思考

英特爾的格魯夫,被診斷出癌症時,醫生給出了治療方案。他還是自己去做足了功課,結果創造了奇蹟,戰勝了病魔。

辦法四: 可信度加權

多問外部專家的建議,甚至安排他們討論,然後進行可信度加權,做出自己的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