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氣和,千祥雲起;心浮氣躁,一事無成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劉餘莉品讀《群書治要》

心平氣和,千祥雲起;心浮氣躁,一事無成

《群書治要360》講座第59集06

《孟子》上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這種恭敬心推而廣之,以孝敬父母、孝敬老師這樣的態度,來恭敬和我們有緣的一切人。

心平氣和,千祥雲起;心浮氣躁,一事無成

敬重尊長,這個就是講的兄長、長輩、領導等等。在《了凡四訓》中講:“敬重尊長,與凡年高、位高、德高、識高者”,都應該尊重。

“年高”就是年齡比我們高、比我們長;“位高”,位子比我們高,他是領導、是主管;“德高”,德行比我們高;“識高”,見識廣博,這樣的人都要恭敬。“深愛婉容,柔聲下氣。”對長輩說話要柔和恭敬,而且要習以成性,養成習慣,當然這種恭敬的習慣,是從對待父母、對待老師已經養成了。

所以這種恭敬和氣,就會怎麼樣?導致的是千祥雲起,古人說“心平氣和,千祥雲起;心浮氣躁,一事無成”。你看他這麼樣的恭敬和氣,怎麼會沒有福報?心平氣和地伺候人,應對事物,這樣的話,這個人就特別地有福氣;相反,心浮氣躁,一事無成。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說不好教?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心靜不下來,心浮氣躁,學什麼都很難學踏實。

心平氣和,千祥雲起;心浮氣躁,一事無成

除了敬重尊長之外,還要恭敬一切人。像《孟子》上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這種恭敬心推而廣之,以孝敬父母、孝敬老師這樣的態度,來恭敬和我們有緣的一切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恭敬別人,同樣也得到別人恭敬的回報。這個是尊敬、恭敬心的養成,它是有一定的次序。

孟子也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最後,不僅僅把這個恭敬心停留在對人的恭敬上,還延伸到對一切萬物的身上。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弟子規》?《弟子規》整篇教導我們學會一個“敬”字,譬如說:“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這是對冠服的恭敬;“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這是對房室、對我們學習工具的恭敬;“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我們自己的心不恭敬,我們自己覺察不到,我們可以觀察我們周圍的環境,如果我們的物品擺放不整齊,衣服亂丟亂放,還有字寫得很潦草,別人都認不清楚,說明什麼?說明我們的心不恭敬了。

心平氣和,千祥雲起;心浮氣躁,一事無成

有一個朋友曾經送給我一份清代狀元的考卷,結果我們打開這個考卷一看,非常地感嘆。為什麼?因為這個狀元所寫的考卷是一筆一畫,全是小楷字,沒有絲毫的潦草,沒有一個字的塗抹,乍看起來,就像現在的字帖一樣,像印刷的字體,大小勻稱,筆畫都非常地清楚,沒有一個是潦草的、隨意的。

從中我們感覺到,說現在人心浮氣躁、心浮氣躁,只是我們自己沒有體會。

看了這個考卷的複製品,我們突然意識到,我們的心浮氣躁已經達到了怎樣的程度,特別是我們看這些考博士的卷子,字寫得非常地潦草,確實都很難辨認,這樣的學生心不恭敬,要想考取也是非常困難的。

心平氣和,千祥雲起;心浮氣躁,一事無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