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研究生、博士生這麼多卻出不了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

黃蜂二師兄


近年來,中國在諾貝爾科學獎方面,並不是沒有獲得者,咱們不是出過一個屠呦呦嗎?

其實,很多年來都有人提出過這個問題,最著名的就是“錢學森之問”——為何中國的大學培養不出頂尖人才?

一般都認為這是中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出了問題,其實不止這些原因。

獲得諾獎需要積累,科學研究方面理論的突破是需要幾十年的默默耕耘和刻苦鑽研的。與國家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投入也有很大關係。

我覺得這個問題,我們現在不必過於糾結,首要的是破除急功近利的功利思想,不要為了得諾獎而研究諾獎。

持續不斷的積累,再過20年,必有收穫!


小剛哥說教育


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諾貝爾科學獎的提名制度。有提名資格的,首先是評委,這些人主要是瑞典人和歐美知名科學家,自己提名自己評,中國人想被評委提名,跟海底撈月差不多;其次,諾貝爾獎獲得者可以提名,這個也好象跟我們開玩笑,既無人得獎,又何來提名;然後是知名科研機構,這更是扯蛋,沒諾獎得主何來知名,哪個機構提名外人?比如屠呦呦獲諾獎,她的提名人就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知名瘧疾研究專家路易斯.米勒。米勒從2010年開始,年年向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委會推薦。屠呦呦2011年獲得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臨床醫學獎,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第二,中國的科研體制,即共同研究、集體努力。我國還有一項醫學成就,就是牛結晶人工合成胰島素。是人類第一次人工合蛋白,其原創性無容置疑。1973年,楊振寧向中科院院長郭沫若寫信,計劃提名生化所、有機所、北大各一名人選,參評諾貝爾化學獎。但經中央研究院,人工合成胰島素是在黨的領導下,集體努力的結果,難以提出代表人物。而屠呦呦呦獲獎,就耍了滑頭,儘管也是在黨的領導下集體努力的結果,但屠呦呦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GXC0107


中國教育立奇功,花園花兒萬千紅,

園丁辛苦裁剪中,億萬花朵一刀命!

高考工廠本領硬,考卷就是猜卷行,

是龍是蟲工匠型,模仿抄襲能力終!

民國大師起群雄,革命運動風雲湧,

千年封建被推翻,宗師大家個個雄!

兩廂對照大不同,民國大師太威風,

而今工匠仿照靈,要想進步迷茫中!

知識產權屢被告,再不改變找煩惱,

諾貝爾獎也想要,可是突破難辦到!

西方教育講個性,社會分化早就定,

根據愛好去搏命,看看足球全都懂!

我們太多大學生,大學畢業一張證,

到哪都是啥不懂,重新出發來逞能!

高校企業要結合,企業培養骨幹課,

教育資源少浪費,莘莘學子太解渴!

社會進步浪滔滔,教育改革桎梏撬,

條條框框跳出腳,諾貝爾獎全都包!


話說山東頻道


中國的研究生、博士生這麼多卻出不了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是因為過度的對科研進行量化考核,過度的對教育教學進行量化考核!

比如2015年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就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是,在她獲獎以後,人們驚訝的發現,她是一個三無科學家——即無博士學位、無海外留學經歷、無院士頭銜。仔細分析她的履歷發現,她是幾十年如一日投身於研究,從1955年參加工作開始就一直不斷的從事研究。直到文革後1979年,她才被評為副研究員。但是現在的很多人,甚至在25歲就能直接成為研究員。這樣的結果就是,很多人必然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搞科研上,而是獲取職稱上!而職稱評聘都是要量化考核論文和科研項目。最終結果就是炮製論文,批量完成科研項目。但是,可能對科研的貢獻微乎其微!

而這一切的根源都在於教育,這也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因為,我們對教育的理解就是要不斷的完成任務,因此小孩從小就是機械的完成繁重的作業,而不是實現身心的全面發展。從而使得他們對知識的學習,更得心應手;對實際操作和解決實際問題並沒有太強的能力。這樣的狀況就是,一旦學生畢業走上研究崗位,其主要目的仍然是完成任務,而不是探索未知世界!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做出具有開創性的成果?又怎麼獲得諾貝爾科學獎!

當然,隨著楊振寧先生等諾貝爾學科學獎獲得者,回國執教和支持建立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西湖大學等舉措;隨著國家對大學教育的極其重視。我們相信未來中國的諾貝爾科學獎會越來越多,碩士博士們也能為科研做出更大的貢獻!


地震博士


篇幅所限,我們首先看一下近3年諾獎得主:

18年

物理: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以及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里克蘭,以表彰他們在激光物理學領域的突破性貢獻。20世紀八十年代(1987年前後)成果。

化學:美國科學家弗朗西絲·阿諾德和喬治·史密斯以及英國科學家格雷戈裡·溫特,以表彰他們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於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方面取得的成果。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成果。

生理學或醫學: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癌症免疫治療方面所作出的貢獻。研究開始於上世紀90年代,成果在2010年前後發表。

17年

物理: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們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和發現引力波所作的貢獻。上世紀90年代在路易斯安娜州利文斯頓和華盛頓州漢福德各建造了一個LIGO。引力波則提出來更早,比相對論晚幾年。

化學:瑞士科學家雅克·杜博歇、美國科學家約阿希姆·弗蘭克以及英國科學家理查德·亨德森,以表彰他們在冷凍顯微術領域的貢獻。20世紀八九十年代。

生理學或醫學:三名美國科學家傑弗裡·霍爾、邁克爾·羅斯巴什和邁克爾·揚,以表彰他們在研究生物鐘運行的分子機制方面的成就。1984-1994年之間成果

16年

物理: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邁克爾·科斯特利茨這三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方面的理論發現。四十年前的成績可謂姍姍來遲。

化學:讓-皮埃爾·索瓦日、弗雷澤·斯托達特、伯納德·費林加這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分子機器設計與合成領域的貢獻。1987-1999

生理學或醫學: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細胞自噬機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20世紀九十年代開拓新研究進展。

從最近十幾年的諾獎成果也可以看出,哪怕是中國自然科學諾獎第一人——屠呦呦的青蒿素(1971年研製成功),都是有一個漫長的等獎過程。

我國第一個博士——馬中騏,男,浙江杭州(臨平)人,1940年3月生於上海。42歲獲得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證書編號10001,成為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位博士。1981年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畢業後留所工作,1991年被評為“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

而前幾批博士人數也沒有現在這麼多,記得在一篇科普文章中看到,未來20年,諾貝爾獎會有更多中國人的身影,因為在新世紀,新千年,中國科學迎來爆發式增長。不要說那些論文早假事件,可以發現,一些國外的科研硬性指標,中國確實發展勢頭非常足。

我們是起步晚,但是我們正在追趕前人,這是需要時間的。並且在某些方面,中國人已經走在了世界前面。

所以我們不能用現在的人數來要求馬上就出多少諾獎的主,拿著三十年前的博士研究生人數的數據,這樣才會更具有參考價值!

附錄:

諾貝爾獎是根據諾貝爾遺囑所設基金提供的獎項(1969年起由5個獎項增加到6個),每年由4個機構 (瑞典3個,挪威1個)頒發。1901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5週年時首次頒發。諾貝爾在其遺矚中規定,該獎應每年授予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與和平領域內“在前一年中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瑞典銀行在1968年增設一項經濟科學獎,1969年第一次頒獎。

  諾貝爾在其遺囑中所提及的頒獎機構是:位於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皇家卡羅林外科醫學研究院(生理學或醫學獎)和瑞典文學院(文學獎),以及位於奧斯陸的、由挪威議會任命的諾貝爾獎評定委員會(和平獎),瑞典科學院還監督經濟學的頒獎事宜。


樹木也要樹人


我想說一個事情,那就是真正理論突破的土壤是什麼?設備?經費?還是高智商?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貴族精神和氣質。這裡的精神和氣質,並不單單是物質那麼簡單,而是建立在物質豐富基礎上的精神的富足。

理解這個問題,我來舉個例子,達爾文。

達爾文是個典型的富二代,但是身為名醫的老達爾文很重視教育,看兒子並無心接班,於是把達爾文送到了劍橋的三一學院學習神學,想讓他將來當個神父。並不辛苦,還受人尊敬。於是達爾文就在劍橋求學,然後還得到了父親的資助去參加了小獵犬號的全球航行,並且也是在這個旅程中,提出了最初的生物演化的理論。

再說個八卦,達爾文和表姐愛瑪結婚的時候,雙方父母給了他們2萬英鎊作為家庭開支,那可是1839年的2萬英鎊,整整2萬磅白銀啊。所以達爾文一生都在追尋生命起源的真相,而且滿腦子都想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說達爾文不是諾獎時代的人,那我們來說說諾獎得主吧。前兩天剛看了費曼的生平展覽,簡直震驚了。費曼先生不僅僅改變了我們對物理的認識,對量子力學的認知,甚至還在納米技術上做了先導性的研究。並且在臨終前一天還在黑板上留下了一句名言,“如果我不能創這種東西,說明我還沒有理解它”(What I cannot create, I do notunderstand),這是一種多麼大的氣魄啊。

再看費曼的生平,就會發現,簡直是一路平步青雲。當時,入讀當時的麻省理工學院還必須要求有校友推薦。為此,費曼的父親找到一個不認識兒子理查德的熟人打通了關係。21歲就從麻省理工(MIT)畢業,隨後進入普林斯頓學習。後來,24歲就參加了曼哈頓計劃,去參與原子彈去了。

但是費曼的個人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的非洲鼓表演非常精湛。而且有個惡趣味是破解其他人的保險箱密碼,甚至在好友保險箱裡留下文件已被取走的字條。

費曼的一生都是在追求真相,也正如古希臘的傳統一樣“科學即真理”(Science is truth)。到1980年代的時候,費曼逐漸改變了對弦理論的成見,並師從老對手蓋爾曼,學習弦理論。這是何等的大氣。

再來看我們的很多研究生,在畢業之後就陷入了買房子,還房貸的泥潭。從此只是關心基金本子中不中,單位是不是解決學區房,有沒有好的幼兒園可以上。好吧,如果是這個樣子的話,怎麼能做出真正的有開創性的工作呢?

當然,也不是說我們今天的科研工作者不努力,但是,很遺憾的是我們需要足夠積累才有可能培育出大師。貴族不是一天養成的,科學大師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植物人史軍


中國眾多的研究生、博士生卻出不來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什麼原因呢?

第一,中國國情使然。

我國現在還處於初級階段。什麼是初級階段?簡單說,就是不發達,這種不發達表現在各個方面,也包括教育和科技。儘管改革開放40年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很多方面的發展水平還不夠高,不均衡不充分,各種具體制度不完善,特別是教育體制和科技體制都不完善。

第二,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功利性太強。

儘管現在國家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由於長期生活水平不高,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必然是功利性的。例如,家長培養孩子的目的就是為了將來多掙錢,不可能考慮孩子的終身發展,屬於技能性的培養。所以,培養出的孩子綜合素質還不高,更多的人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沒有大情懷。

第三,中國教育的評價標準層次簡單。

對人才的評價主要是通過高考這種選拔式的考試實現,企業對人才的選拔也看大學是否是985還是211,教育科研部門對員工的評價也是看是否有論文,是否有課題。這種評價不能說錯,但是我覺得過於簡單,目標性太強了,容易讓人直接追求領導量化的標準。當越來越多的人都忙於為了完成各種任務時,追求對科研深度思考的人就越來越少。

第四,中國對高精尖人才待遇不夠高。

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儘管國家也很努力,但是在對科研人員的工資、發展空間上與國外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所以容易導致人才外流。

第五,讀研讀博的人絕大多數不是為了科學,也不是為了熱愛,而是為了就業,為了生存,為了生活。

這也是國情決定的。

第六,諾貝爾獎獲得者是什麼樣的?

諾貝爾獎獲得者只與科學有關,與其他無關,而現在更多的人似乎與其他名利都有關,只與科學無關,這是無緣諾貝爾獎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科學又與創新有關。反思我們的人才,在應試教育下,把來自千差萬別的人,最終打造成千篇一律的人,輸出給人才這個市場,失去了個性,也失去了創造力。沒有創造力,也就沒有科學精神。

總之,由於經濟不發達,我們對人才培養的模式過於功利,沒有長遠眼光,過於注重實用,導致一系列評價標準的功利性太強,從而導致人們追求名利式的成功觀,使得科學人員遠離科學,過於注重應試教育和聽話教育也導致創新能力和意識減弱,最終導致我國眾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卻沒有諾貝爾獎獲得者。

你怎麼看待這件事?寫在下面評論區。


中考政治劉老師


題主的問題很好,值得深思。我國現有博士生八萬人,研究生大概二百萬人,研究生錄取率29%,每年新增50萬人,人數居世界前茅。先談談這些研究生博士生都在做什麼?

1)缺乏宏觀調控。高端人才以什麼為調控的標準?各高校各自為戰,缺乏宏觀指導,國家需要農業還是工業研發人才?未來需要多少高端製造人才,各層次比例?比如由中科院發佈需求指導和管理。



2)人才浪費嚴重。新一季國企招生開始了,大家可以看到,中石油基層操作工都要研究生,銀行裡每天打一到十的數字也需要研究生,讓博士生做高管,讓博士生去互聯網公司裡當碼農,這要浪費多少人才?它們的心態是反正高文憑的人多。


3)兩尖無法對接。大家知道世界先端前沿在國外,而出國的就不願意回來,把這些最尖端的人才白白送人。要麼在國內課題研究還缺乏與國際接軌的帶頭人,科研資源經費都落實不到位,也是難出頭的原因。

4)理論和研究兩手都不硬。理論上以發表論文為功利性,而研究方面又太重形式,很多高端院校論資排輩,像屠呦呦這麼大貢獻卻層層設限,為國爭光為什麼就不能破格升院士?


黃蜂二師兄


我認為中國人不是不聰明,中國人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一是社會太浮躁了。二是中國對有貢獻的科學家不夠重視或者說是中國人對科學的態度,三是一切向錢看等等還有很多。

首先我們說第一條,以屠呦呦為例,人家為什麼會得的諾貝獎,首先她有毅力和一顆潛心研究科學的心。當屠呦呦獲獎的同一天黃曉明結婚,大家都關注明星反而無視有貢獻的科學家 ,大家都追逐那虛無的東西,卻忽視了對人類發展有貢獻的科學家。

第二條,很多大學評職稱通多發表論文的多少,職稱越高待遇越好,通過發表粗製爛造的論文來獲得職稱,。。。。:一。。。。。。。第三條,國家對學術造假和學術腐敗打擊不嚴,例如人“漢芯”事件當事人騙取國上億資金最後的處罰卻十分輕,再就是學術腐敗,如翟天臨事件通過特殊手段對其一路綠燈至東窗事發,真是苦了那些的刻苦攻讀的博士,你說氣不氣人,只有嚴打學術腐敗才創造良好的學術環境和公平的競爭機會。

第四條,我們的教育比較務實。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這個基本國情一直都沒改變。在經濟、科技上我們都落後資本主義發達強國美國英國等。現階段我們的重點是發展經濟和科技,對純學術的投入和重視還是不夠

第五條,中國的科研環境不如英美國家寬鬆。一些祖籍是中國的科學家,如錢永健、高錕等,都是在美國從事研究獲獎的。

等六條,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是發展中國家,諾獎大戶美英德法等是資本主義國家,是發達國家,我們現階段確實沒有條件跟人家比這個。


經常用了


給大家普及一個小知識,中國正經培養的第一個博士你們知道是誰嗎?這位老師名字叫李尚志,1947年出生,1982年在中科大獲得中國第一個博士學位,博士證書編號尾號0001。

換句話說,中國從1982年開始,才有真正的自己的博士。我大學本科的線性代數就是這位老師教的,說年紀大,實際上年紀也不大,給我上課的時候剛剛60歲出頭【如下圖所示,就是李尚志李爺爺】。

說這個什麼意思呢?中國自己真正開始搞近現代的科學研究,其實歷史非常短,中國培養出來自己的第一個博士到現在不過才30多年,因此獲得諾貝爾獎還沒有那麼多,當然,也不能說沒有,比如說中國國籍的有莫言和屠呦呦,華裔的還有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等等。說明中國有這個潛力,只是需要一些時間。比如說現在拿了很多個諾貝爾獎的日本,也是從2000年左右開始一年一個密集出現的,這跟上個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崛起也有關。

所以說,還是要再等一等,經濟水平到了,人吃飽了,自然就開始研究科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