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5條建議送給家長

中小學生對網絡、網絡遊戲、玩網絡遊戲的人群等大多持積極看法,這說明網絡遊戲已經成為被中小學生普遍接受的一種娛樂方式,更有超過半數學生態度鮮明地表示喜歡網絡遊戲。這意味著成年人必須用接納的心態對待青少年對網絡遊戲的喜愛,要認識到網絡遊戲已經成為當代少年兒童快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年人應從兒童權利的角度看待青少年與網絡遊戲的接觸。

只有“樂孩子們所樂,憂孩子們所憂”,才能在關係和諧的基礎上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接納並不意味著放縱,成年人還需對孩子進行積極引導與管理,培育中小學生的媒介素養與休閒素養,使“00後”從小養成良好的休閒娛樂方式。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5條建議送給家長

維護兒童權利,“去功利化”看待網絡遊戲

認識到玩網絡遊戲是兒童的權利,就要理性地看待網絡遊戲,而不應將中小學生的娛樂活動功利化。調研中我們發現,中小學生更喜歡競技類的遊戲,最不喜歡的是教育類遊戲,這說明追求快樂是孩子的天性,好玩才是硬道理。競技類遊戲刺激、好玩,包含著競爭、策略、操作等要素,使人們在緊張的遊戲對抗中思維能力、協調能力、反應能力、團隊精神等得到多方面鍛鍊,從而獲得快樂,釋放壓力。而教育類遊戲大多是為著某種明確的教育目的而開發的遊戲,雖然遊戲具有一定的娛樂性,但是往往更重教育性。然而,人類遊戲的最根本目的是娛樂。因此,成年人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快樂需求,不要讓孩子的休閒時間過於功利化。當我們想讓孩子的休閒生活“有意義”時,要先讓他們玩得“有意思”。

功利化的另一個表現是成年人經常用成績作為衡量孩子是否能玩遊戲的標準,成績好愛玩多久玩多久,成績不好就不許玩遊戲。這些都是成年人忽視兒童權利,把兒童娛樂時間功利化的表現。成年人不應把成績作為親子溝通或孩子是否能接觸網絡遊戲的砝碼。家長對孩子接觸網絡遊戲的引導與監管,要保持一定的原則,

建議家長們既要允許孩子接觸網絡遊戲,又要和孩子一起商量確立玩遊戲的規則與時間,使孩子從小養成理智健康的娛樂習慣。

構建積極的朋輩關係,幫助孩子提升自我價值感

中小學生大多是從同齡人那裡獲得遊戲信息,最支持中小學生玩網絡遊戲的群體也是同學朋友、兄弟姐妹這樣的同輩群體。這說明在遊戲這一話題上,同輩群體之間的影響非常強大。網絡遊戲也是青少年進行同輩交往的談資,中小學生有時是在與同學或朋友談論遊戲中獲得認同感與歸屬感的,有的中小學生甚至為了得到同伴認同而去玩網絡遊戲。在青少年時期,獲得歸屬感和友誼是他們成長的重要任務。在與朋友交往的得意和失意中,少年的幸福感、友誼、歸屬感逐漸得以形成。如果少年時期未能成功地建立親密友誼,他們就會體驗到痛苦的孤獨感,自我價值感也會隨之降低。這說明,一個對網絡遊戲具有正確認知的朋輩群體和積極友善的朋輩關係,對於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關鍵的。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5條建議送給家長

因此,當家長或老師看到、聽到孩子在與朋友們交流網絡遊戲話題時,應坦然面對,不要暴跳如雷,因為這是孩子們之間在“確認眼神兒”,是他們建立友誼的基礎話題。家長應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尤其是與那些具有正能量的小夥伴交往。成年人也要為中小學生創造一些同齡人交往的平臺和機會,允許孩子們有自己的小天地、小秘密。例如,可以依託學生興趣社團、社區青年匯等組織,在老師和專業人士的引導下,幫助廣大中小學生構建積極向上、良性互動的朋輩關係,從而互相幫助、互相提醒,避免錯誤的網絡遊戲認知。

結合“興奮點”,把網絡遊戲作為親子溝通重要話題

網絡遊戲是孩子的“興奮點”,但卻是成年人的“痛點”。孩子們喜歡的東西,家長卻對遊戲閃爍其詞或閉口不提,甚至提起網絡遊戲就生氣發火,那麼無疑與孩子之間少了一部分重要的溝通內容。

如果家長只重視與孩子進行成績、名次等方面的溝通,忽視了孩子的快樂、友誼、情緒等問題,這種溝通就會成為“偽溝通”——也就是說,

家長滔滔不絕與孩子聊了半天,而孩子並不認為與家長進行了溝通,他們只感覺是在被教訓。中國有句古話,“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如果溝通質量好,孩子在網上的娛樂活動也會更願意聽取家長的意見。如果溝通質量不好,不僅達不到教育效果,兩代人對彼此的關係都會感到“疼痛”。因此,成年人應結合孩子的興奮點,把網絡遊戲作為親子溝通的重要話題。成年人也應認識到,喜歡網絡遊戲是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一代青少年基本的休閒需求,無論成年人支持與不支持,喜歡與不喜歡,青少年對網絡遊戲的天生親近感“就在那裡”。與其激烈反對,不如因勢利導,把網絡遊戲作為親子共娛、構建和諧親子關係的一個橋樑,與孩子在遊戲中度過有意義的親子時光。

陪伴是最好的管理,何不把網絡遊戲作為親子共娛的活動

當前,家長們對孩子玩網絡遊戲的主要監管方法是控制時間、費用、設備等,而告訴孩子一些網絡遊戲信息、與孩子一起玩網絡遊戲的家長非常少。由此可見,成年人對孩子與網絡遊戲的接觸,規定、監督、限制遠遠高於對孩子的支持與陪伴。

網絡遊戲是中小學生娛樂的重要內容,家長們不僅要對孩子的遊戲時長、花費等娛樂習慣進行管理,還要把遊戲作為親子陪伴的重要活動,不妨與孩子一起玩玩網絡遊戲。如果孩子願意與家長一起玩網絡遊戲,說明這是家長的“福分”,說明在這個家庭裡孩子與父母是親近的,親子關係是比較和諧的。家長如果只監管不陪伴,既缺少了兩代人溝通的話題,也易與孩子形成隔閡。陪伴是最好的管理,如果家長和孩子一起玩玩遊戲,既是很好的親子項目,又可以在與孩子的玩樂中瞭解孩子的興趣、交友、情緒等問題,從而引導孩子合理娛樂。

提升教育智慧,構建和諧民主的親子關係

其實,家庭教養模式對中小學生接觸網絡遊戲具有特別重要的影響。例如,民主型家庭的孩子對網絡的認識更理性,忽視型和專制型家庭裡的孩子玩遊戲時間更長、花費更多,沉迷網絡的比例更高。這是因為,親子關係好的家庭,父母用民主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也能更好地聽從父母的建議,在網絡遊戲時長、花費、類型上都能更理智。而且,民主型家庭長大的孩子,更自信更獨立,成長中遇到問題也能更積極地請求家長幫助,而不至於把網絡遊戲作為逃避成長問題的“避風港”。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5條建議送給家長

因此,建議家長們多學習科學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教育智慧,與孩子和諧相處,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構建和諧民主的親子關係,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中小學生形成健康的休閒習慣,既享受娛樂的權利又不傷害身心健康與成長髮展。

(作者:孫宏豔,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轉自丨微言教育新浪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