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妈妈跟婆婆在同一桌上,你该怎么称呼她们?

仙都瑞拉crr


还别说妈妈和婆婆坐在一个床上的还很少,大都不太来往;能坐在一个桌子上的倒也有,不是女儿生日,就是外孙生日。要说该怎么称呼,据我在农村观察,一般有三种:

婆婆就是妈妈。在农村绝大多数的儿媳妇还是做得很好的。要么与丈夫一块打工,要么留在家里照看老人,拉扯孩子。农忙季节下地干活。在家的日子,做饭洗衣,侍候着公公婆婆。与亲生女儿也没有两样。女儿做得象样了,这娘家父母也脸上有光,常来常往,像一家人一样。妈妈和婆婆坐在一起也是常有的事。不用说,儿媳妇都会叫她们妈。此时最高兴的是婆婆,还能与儿媳她亲妈相提并提并论了!


妈是妈,婆婆叫婆婆妈。婆婆和儿媳的矛盾总是不会避免,就看怎么去合理的对待了。农村娶媳妇难,一个儿媳妇娶进门掏空家底,还要拉下屁股的债务。又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农村被拱着的也不乏其人。只要不出大的过失,婆婆还是能装就装。儿媳不想做饭了就自己动手,睡个自然醒也不去理会。儿媳呢,心里有时还是不“舒服”,也只是装着不说罢了。与亲家母坐在一起,这个儿媳妇一定会把婆婆叫婆婆妈。当然娘家妈,还是会娇嗔嗔叫妈妈。


妈还是妈,婆婆是娃她奶。也有强势的婆婆,大都是儿子能干的,家里有钱的。儿媳是锥子,婆婆是剪子,谁也不谁。不是为孩子,一个不想过,一个还不让过。也就这样凑合地过着。能不怨亲家母吗?亲家母也觉得脸上抹不过去。很少来往,外孙的生日还不得不碰个面,两亲家母好不容易见面了。这儿媳也做得出来。娘家妈叫妈,婆婆只管叫XX(孙子名字)奶奶。才不管其他人感受呢!

婆婆本来就不是妈,这叫啥也无管紧要。称呼的区别却反映出儿媳的德行。既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何不融洽相处呢?


为生活而提神


如果妈妈和婆婆在同一个桌子上,你该怎么称呼她?

这个事情我还真的是遇到过的。

当年孩子一岁办寿宴的时候,婆婆和妈妈当时都在,因为要忙里忙外的迎接宾客,当时我手上抱着孩子很不方便。

我就随口叫了一声妈妈,快来帮我把孩子抱一下,我同事来了,我要去迎接一下。

当时婆婆和妈妈两人同时走到我面前了,我就把孩子随手放到我妈妈的手里,就转身去迎接宾客了。

宴席结束后的当天,回到家里后,我妈妈就和我说了,我那个做法让我婆婆很尴尬,其实这种尴尬是可以避免的,只是我当时疏忽了。

妈妈说,我们日常说的孝顺,并不仅仅是老人病倒后,在床前伺候,是在日常生活中小细节。要作到将心比心,你竟然叫婆婆一声妈,就应该让婆婆觉得,你真的把他当成了妈。

听了妈妈的一番话后,我进行了反思。后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就非常注意,家庭聚会父母婆婆公公一起吃饭。

我都会跟婆婆夹菜,夹菜期间还不忘说一句,妈妈,您多吃点菜。我对婆婆的称呼一直没有改变,但我注意细节,有尊称的时候,一定会在她面前叫出来。

这样当面叫出来,婆婆就知道我是在叫她。


结婚后我们作为媳妇,叫婆婆通常也是叫妈妈,但是在我们内心里面也知道,婆婆和妈妈不同。婆婆是老公的妈妈,不是自己的妈妈,对自己没有抚养之情。

自己的妈妈不仅对自己有养育之恩,还有血溶于水的亲情。尽管在日常生活中叫婆婆也是叫妈妈,但是和自己妈妈是不可能一样的。

这样的不一样,我们要尽量避免太过于凸显。作为媳妇就更要注意在妈妈和婆婆接触中的小细节,避免生活中出现婆婆妈妈分不清的尴尬。


松果1980


妈妈和婆婆很少同桌,偶尔的几次也是在重大的节日里吃饭才坐一桌,如果在同桌我都是用方言叫我妈妈,因为婆家是不同省份的,我都是用普通话叫婆婆 妈,在饭桌上妈妈和婆婆也是相互很尊敬。

几乎是很少同桌,在平日里因为不同省份的,一些不同的习惯私底下还是会说的,如婆家那边过年说大年三十家人团圆时外人不能在主人家吃饭留在主人家过年,这样主人家不吉利,因为我们都是在深圳也不是在老家,自己妈妈也在深圳姐姐这里,本来大年三十想叫她们一起来这边过年,公公嘴巴里老是对老公念叨着说三十是家人团圆过年,在老家外人是不能在主家吃饭过年的,说得好烦,很反感公公,我说现在都是在外面不是在老家,一家人一起过年多热闹啊,他说一些习俗还是要信的,结果那年过年,老妈和姐姐她们那么近都没有叫她们来自己家过年,就为了他说的那个习俗。


超人妈妈生活录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说,我觉得婆婆也是妈。我平时跟我婆婆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她也是跟我们住,帮我带大两个孩子,很是辛苦,我很感谢她。她对我也很好,像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

话说回正题,我婆婆跟我妈两个人,几乎没有同桌过的。我结婚今年是第7年了,我妈就是在我刚结婚的时候来过,来过我婆婆家,吃过一次饭。后来我的宝宝出生的时候做满月酒,又来了一次,这是一两次同桌吃饭。

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根本就不是问题。我们情况是这样子的,因为我娘家是客家人,我老公家是本地的,说白话的,方言不一样。所以我叫我叫她们两个的时候,会分别用不同的话来说叫。不知道别人家是怎么叫的,哈哈。



遇见三十岁


婆婆是退休工人,自己亲妈是农村人。我称呼婆婆为普通话的妈妈,自己亲妈是用乡下方言。

婆婆和妈妈其实在我结婚后和婆婆分开住后也没多少机会同桌吃饭。婆婆是文化人,妈妈和她没什么共同语言。两个人见面没话聊也容易冷场。我邀请妈妈来家里时一般不会同时邀请婆婆一起。

过年时我们的风俗习惯是要和请娘家一大家子人聚餐,这个时候要婆婆在场更好,显得女儿在这个家里受重视。

一年一次的聚餐婆婆是会在场的。我也会多称呼婆婆为妈妈。这个时候不管平时有什么矛盾都不能在娘家人面前表现出来。

亲妈巴不得自己女儿在婆家过得好。婆婆也希望儿媳懂事孝顺。

聪明的婆婆也不会在意称呼上的区别。婆婆不是亲妈,只要大家能和睦相处,儿媳不要用亲妈的标准要求婆婆对待自己。但对待婆婆可以像亲妈一样,因为那个人毕竟是你老公的妈。人心换人心,相处久了婆婆也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妈妈。一家人,婆婆和妈妈有什么关系呢。



silinsuifeng


我都叫妈妈,我婆婆,大姑子跟老公都不是叫妈妈,都是闽南话:"老母"或者"母啊"只有我这儿媳妇到哪都是"妈妈"的叫,也有碰到过婆婆跟亲妈再同一场合过,两人在聊天,我就直接对着她们叫两位"妈妈"啥的。。。我婆婆对我也挺不错的,几乎婆婆不管我们一家三口的事,我们叫她帮忙干嘛的,她也从来没有怨言。但我看到婆婆很忙的时候,我都是主动去帮忙的。我们一走出去,很多人以为我们是母女。人都是互相的。


熊哥姐姐


婆婆也是妈,都叫妈,随意一点比较好!

至于在一起吃饭,或是生活中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担心叫妈的时候她们同时回答,从而产生所谓的尴尬,其实完全没有关系,即使偶尔发生,也没事的,聪明的人都知道如何化解和处理。

一.在吃饭的时候,如果饭菜是婆婆做的,可以主动夸婆婆烧的菜好吃,交流称呼的时候看着对方,即使自己亲妈听到叫妈,但是看到你和婆婆交流,也不会回答的,这样就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二.如果是要照顾两个妈妈的情绪,其实主要看我们做晚辈的情商和有效沟通了,首先要孝敬长辈,我们要善于交流,做长辈的不会蛮不讲理,很多时候我们做晚辈的要主动沟通,长辈之间碰到就相互较劲的,我们生活中比较少见,毕竟不是电视连续剧,当妈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好。

三.如果婆婆和妈妈因为家庭小事有各自的意见,但是不一致,可以做中间人沟通交流意见,其实家庭情感很多存在矛盾,都是生活中大家不主动沟通导致,最后演变成多疑,时间久了,误会就加深了。

母亲节马上就要到了,祝所有妈妈们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正能量吧!

加油!







大杰开箱



程永中国钓鱼岛


妈妈和婆婆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怎么称呼他们。一个称呼而已,干嘛那么较真。心之所向才是最重要的吧。不过较真的人还真是不在少数。有两个方法。

第一,可以称自己的母亲为娘亲,娘。成为婆婆为妈就好了。这样就能从称呼上区别开了。

第二,那就是眼神的交流了了。我就是用的这个方法。和谁说话就看着谁,之后在喊妈。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最起码从称谓上是公平的平等的。

大家还有什么方法吗?留言讨论一下。


兰兰情感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