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辭掉工作,與葫蘆“相面”30年,如今作品被搶著收藏


她叫李月,今年50歲,家住天津市河北區增產道華屏裡小區,被稱為“葫蘆烙畫女神”。上世紀90年代初,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明清時期的傳統技藝——葫蘆烙畫,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痴迷創作近30年,作品有上千個,國際國內獲獎無數,如今作品被爭相購買收藏。

烙畫葫蘆藝術又稱燙畫葫蘆、火筆畫葫蘆,是用烙鐵在葫蘆上作畫。葫蘆,諧音“福祿”。古人認為它是吉祥物,可以驅災辟邪、祈求幸福。烙畫題材多是人物、山水、花鳥、走獸,代表了傳統的美好寓意。這項技藝在明清時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也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水平。但是近代以來,這項技藝的傳承出現了嚴重的斷代,李月就是看到了烙畫葫蘆的藝術價值,一點點從無到有,成了現代傳承和創新這項技藝的第一位女性。

李月,從小酷愛畫畫,也曾跟外祖母學習山西剪紙、繡片手彩等民間傳統藝術。十幾歲時痴迷流連在老天津的花鳥魚蟲市場,既觀察又臨摹,奠定了較好的繪畫功底。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看到一個清朝烙畫葫蘆的老物件,被葫蘆上的工筆繪畫吸引,得知傳統烙畫技藝已經斷代,瀕臨失傳,惋惜之餘,她決定試著自己摸索學習掌握這項技藝。


做從無到有的開拓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困難重重。為了爭取更多創作時間,20歲出頭的李月剛結婚,生完孩子,毅然決定辭掉原本穩定的幼教的工作,全身心撲到葫蘆烙畫技藝上來。沒有了收入,她就業餘時間打一些零工,刻蛐蛐罐、泥罐到市場上賣,勉強維持生活。她從早到晚一天工作10幾個小時,“印象中,這些年幾乎沒有在晚上12點之前睡過覺,工作到一兩點、凌晨四點是常事”。

對她來說,那時候,葫蘆烙畫是零起步:沒有師傅、沒有合適的烙鐵、沒有葫蘆、沒有市場、沒有專業書。她用“兩塊錢起家”,90年代花兩塊錢買個小葫蘆,回家練習。工具方面,她最早用電工焊接成的烙鐵,因用起來不方便,溫度和力度不好控制,經常燙得手上一塊塊的疤。隨後,她自己去找電工,不斷溝通,才做出了改良的烙畫機。圖為李月疤痕累累的手。

為了突破藝術創作的瓶頸,她跑去天津美術學院拜國畫名師學藝,虛心向孫克剛、劉棟等老一輩藝術家求教,從國畫基礎、素描基礎學起。同時,在天津傳統民俗的長期薰陶下,她試著將曾涉獵的繪畫、陶藝、編織等藝術融合到葫蘆烙畫中,豐富了內容題材。此圖為她與天津國畫名師孫克剛的合影。


李月的葫蘆烙畫不同於他人之處還在於,她尊重每一個葫蘆的生長規律。“我把每個葫蘆都看成有生命的個體,會依照葫蘆的長勢順勢而為,為它們著上賦有寓意的新衣,讓它們成為一件件精緻的藝術品。”所以長歪了的葫蘆頭正好可以烙成壽星側頭的神態,有疤痕的葫蘆,在她的手中變成水中凸起的蓮蓬。

為了讓自己更懂葫蘆,她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與葫蘆“相面”。在她家中,不到十平米的房間四壁掛滿了大大小小的葫蘆,這些葫蘆都是她千挑萬選出來的,如何把它們變成最適合的作品,還需要無數次的“相面”,需要長期複雜的工作。因為烙畫葫蘆不同於紙上作畫,一旦開始了就不容許出錯,這都需要極大的定力和耐力。

迄今為止,李月的烙畫葫蘆作品獲獎無數,在她家裡有一個大箱子,裡面全是各種獎狀、獎盃,大大小小獎有幾百個。她聲名遠播,很多人專程從外地來到天津,爭相收藏她的獲獎作品。


李月注重作品題材和類型的創新。在她豐富的想象力下,傳統的葫蘆變成了酒壺、鼻菸壺、把件、肖像畫,擺件、打火機、水杯、葫蘆哨、葫蘆項鍊、中外卡通人物等等。她的作品個個形象生動,最小的老鼠僅1釐米,比一元硬幣還要小。

李月的葫蘆烙畫作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作品經常被選為國禮贈送外賓,價值從幾百到上萬不等,她的工作室裡有一個架子陳列的是她的部分作品。估算了一下,僅這些作品價值就上百萬。

30年前的李月敢為人先,耐得住寂寞,開拓了她的葫蘆烙畫的藝術之路。最早的時候她的作品無人欣賞,也沒有市場,她邊創作,邊身體力行向別人講解這項藝術。如今,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工藝品的重視和推廣,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葫蘆烙畫的價值。現在的李月已經桃李滿天下,學生年齡從6、7歲到80多歲都有,雖然講課佔用了她大量時間,但她還是很高興能夠看到這項技藝傳承下去。


李月在葫蘆上的自畫像,惟妙惟肖。她也一直在探索傳統藝術與當代年輕人的契合點,不斷推出創新的作品,像自畫像、專為漢服搭配的古風葫蘆項鍊等等,很受年輕人的青睞。

30年的高強度工作給她帶來了肩頸、腰椎勞損等各種各樣的身體疾病,但她從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白天因為講課耽誤的創作時間,夜深人靜時,家人都睡了,打開臺燈,她繼續與自己的葫蘆“約會”。

“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不寂寞”,李月每天堅持從工作室到家兩點一線的生活,幾乎沒有休息日,她已經不記得上次看電視是什麼時候了。路上,每天與她為伴的是她狗兒子鬧鬧,這是3年前,她從路邊撿的一條流浪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