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防溺水知识,请一定让孩子知道!

夏天将至,学校和家长都开始反反复复不停地向孩子强调要预防溺水、注意安全,但每年因溺水构成孩子生命威胁的事件却并没有减少。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家长们真的要看护好自己的孩子。

我国每年因溺水意外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溺水已成为危害青少年的一大杀手。溺水是指呼吸道淹没或浸泡于液体中,产生呼吸道损伤的过程。溺水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神经系统便会遭受不可逆的损伤。由于人溺水时肌肉变得僵硬,无法挣扎和呼救,所以孩子溺水时即使有家长看护,也可能发现得不及时,从而错过最佳的救援时机。

这些防溺水知识,请一定让孩子知道!

一、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溺水

溺水者的黄金营救时间是事发后30秒,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溺水现象,就可能挽回孩子的生命。如何辨别儿童是否溺水?请家长牢记这7种迹象:

这些防溺水知识,请一定让孩子知道!

1. 孩子的嘴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 孩子的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家长移动。

3. 孩子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30秒之后下沉。

这些防溺水知识,请一定让孩子知道!

4. 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 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则可能前倾。

6. 孩子可能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家长的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救援。

7. 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这些防溺水知识,请一定让孩子知道!

二、教育孩子做到“六不”

日常生活中,家长不可能随时跟在孩子身边,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家长平时要教育孩子做到这几点:

1. 不私自下水游泳;

2.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这些防溺水知识,请一定让孩子知道!

3. 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 不到自然水域(如溪、湖、河、渠、水塘、水库等)游泳或玩水;

6. 看见有人溺水不得擅自下水施救,更不可手拉手盲目施救,也不可视而不见、默默走开。应立即寻求大人或拨打110、119寻求帮助,学会智慧救援。

这些防溺水知识,请一定让孩子知道!

三、溺水后如何自救

有时候,即使家长千防万防,也难以避免意外发生。所以平时仅仅教育孩子远离危险区域是不够的,家长还需要让孩子了解一些自救知识,起码在危险来临时,能够多给孩子一分求生的可能。

这些防溺水知识,请一定让孩子知道!

首先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万一不小心落水千万不能慌张,应该保持镇静,积极自救。游泳时如果用鼻子吸气最容易呛水,所以如果落水了,一定要张大嘴做深呼吸,哪怕喝上几口水也不能用鼻子吸气。

这些防溺水知识,请一定让孩子知道!

1. 水草缠身自救法

如果落水后被水草缠住,千万不能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让肢体被缠得更紧或是在淤泥中越陷越深。应该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或者平卧在水面,使两腿分开,像脱袜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

这些防溺水知识,请一定让孩子知道!

2. 水中抽筋自救法

水中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和胃部等部位也会抽筋。如果在游泳时发生抽筋,不要惊慌,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先吸一口气,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方式缓解抽筋症状。

抽过筋后应该改用别种姿势游回岸边,如果不得不用之前的姿势游,那就需要小心再次抽筋。

这些防溺水知识,请一定让孩子知道!

如果已经接近了旋涡,不要踩水,应该立刻平卧在水面,沿着旋涡边,用爬泳姿势快速游过。因为旋涡的边缘处吸力较弱,不容易卷入面积大的物体,所以身体必须平卧于水面,不能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

这些防溺水知识,请一定让孩子知道!

夏天是溺水高发期,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一定要做好安全教育,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避免悲剧的发生。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还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如果宝妈宝爸还有什么其他想了解的话题,可以告诉我们。写文不易,多多帮我留言点赞转发哦,海螺妈妈谢谢你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