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中國礦業大學ESI前1%學科增至7個!

根據2019年5月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的最新數據結果,中國礦業大學計算機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至此,中國礦業大學進入ESI全球前1%的學科數增至7個。

統計結果顯示,中國礦業大學計算機學科共發表SCI/SSCI論文593篇,總被引3336次,篇均被引5.63次,總被引次數在全球所有進入該學科ESI排名前1%的448個科研機構中排名430位。

此外,中國礦業大學2019年3月份新增數學和環境與生態學兩個學科進入ESI前1%,本次又新增計算機科學學科進入ESI前1%,在全國高校中表現突出。

點贊!中國礦業大學ESI前1%學科增至7個!

ESI是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重要的參考依據。目前全球很多知名高校都在採用ESI來衡量和評價學科實力,國內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大學最近幾年來也開始越來越重視ESI指標,越來越多的大學把進入ESI全球前1%的學科數量定為發展目標之一。

中國礦業大學“雙一流”建設主要有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在國家“雙一流”引導專項和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經費支持下,做好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兩個特色優勢學科群建設,力爭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二是利用學校專項經費的集中投入,通過ESI一流學科創建加強基礎研究和基礎學科建設,為“雙一流”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2015年初,中國礦業大學僅有工程學進入ESI前1%,ESI綜合排名在江蘇並列第15位,與學校建設世界一流礦業大學的發展目標有較大差距,是影響學校排名的重要因素。在此情況下,學校採取多項措施為ESI一流學科創建提供國際前沿動態跟蹤、服務諮詢等技術服務,全方位持續推進建設,購置了ESI和InCites數據庫,在校內開放使用;學科處網站設置專欄,介紹宣傳ESI相關知識,公佈ESI學科領域期刊,聯合校圖書館定期發佈學校ESI學科發展狀況研究分析報告,並邀請相關專家開展ESI相關講座;2016年出臺《中國礦業大學創建ESI一流學科資源優化配置辦法》,首批啟動了3個學科——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和化學領域的ESI創建工程,兩年來共投入5000多萬元,購置高精尖基礎研究設備33臺(套),派出優秀青年教師海外研修35人次,培養ESI創新博士34人,經過建設,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化學領域相繼進入ESI前1%。

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學校將繼續加大對基礎學科建設支持力度,進一步落實ESI博士生招生指標,繼續大力支持優秀青年教師出國研修,加大對ESI學科購置設備的集中統一管理,充分發揮效益,通過凝練方向拓展ESI創建學科領域,培育ESI學科新的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