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不到30天了,可孩子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满满的干货来了!

现在学生学习的压力很大,很多人被弄的手忙脚乱。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面前总放着一大堆书,但你每次只能拿起一本书,认真阅读,而不是同时拿起十几本书随意浏览——这是一种最浪费时间的学习方法。只有读完一本之后,再去拿起另一本来阅读。

那么,该选择哪一本呢?答案很简单:最重要的那本。对第二重要的那本,坚决不看。当年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后,第二重要的,也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了。

第一原则:学会舍弃

确保自己一直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确保了自己的时间一直都在被高效的利用。

离高考不到30天了,可孩子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满满的干货来了!

觉得时间不够用的学生,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在于:事情太多。时间永远是不够用的,需要完成的事情永远是无穷的。但上面的第一张表,却启示我们——

◆ 既紧迫又重要的事,马上去做

这些事在短期内会带来较大的收益,需要在当下优先完成。

◆ 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抽时间也要做

这些事虽然不会在短期产生明显的收益,但确是长期发展不可或缺的任务。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归纳知识结构、分析错题错因、背单词、课外阅读等。

◆ 紧迫但不重要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这些事看似十万火急,但对自己短期和长期的收益有限,却往往会占用非常多不必要的时间。例如朋友圈的一个新消息提醒、突然的一个电话、社团的一个临时任务,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底线和处理规则(比如拒绝或寻求帮助)。

◆ 既不紧迫也不重要,想做也不要做

这些事暂时搁置或是削减必要的时间投入则是最合理的决策。

分清楚哪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而哪些事情不过是紧迫的。

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每天的时间安排,知道自己的时间花在哪里,是否在一些看似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上消耗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不妨在每天结束的时候,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一天的时间是如何花掉的,按照15-30分钟的最小时间单元记录下自己的时间安排。在每天、每周结束后,考虑是否存在更有效率的安排方式?娱乐、活动、休息的时间是否过多或过少?

离高考不到30天了,可孩子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满满的干货来了!

第二原则: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太简单的题目不要去做,太难的题目也不要去做。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太简单的题目不要去做,太难的题目也不要去做。让高手去做12道难题吧,我们只做12道中等难度的题目就行了。等我们把中等难度的题目做熟练之后,你自然会发现,原来很难的题目已经不那么难了。

利用好睡前15分钟的时间,如果精神状态较好,则可以适当增加思考的强度,尤其是一些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可以在睡前进行回顾和复习,比如巩固英语单词、背诵语文古诗词、熟悉作文素材、背诵文综知识点。

离高考不到30天了,可孩子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满满的干货来了!

当然,如果觉得一整天的学习已经足够,或者想给自己偷个懒放个假,其实没必要强撑,早些休息才是正途。

第三原则:根据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来安排时间

每一个小时都是很独特的,在每一个小时里面,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发生变化。上课的时间和在家自习的时间,显然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24个小时进行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然后往里填充内容,然后就管这叫“时间计划”。我们必须学会用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时间相契合。

◆ “黄金时间”:高强度的主动学习

大段完整的高效率时间的“黄金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时间,学生可以完成一些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例如各科的限时训练(尤其数学、理综)、难题的重点突破、复杂问题的深入思考。

◆ “垃圾时间”:低强度的被动学习

碎片化的低效率时间是学习的“垃圾时间”,学生的精神状态欠佳,也没有充足的完整时间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习。此时适合进行一些不需要进行大量思考的低强度学习任务,例如听英语新闻/录音、进行课外阅读、语文或英语的练字、摘抄积累作文素材。

◆ “反馈时间”:归纳、总结、调整、计划

完整的低效率时间是一天当中的“反馈时间”,适合进行对白天所学知识方法的总结、错题的分析与归纳、反思自己的学习计划、思考下一阶段自己努力的方向。

◆ “积累时间”:背诵、记忆、复习、提升

碎片化的高效率时间是一天当中的“积累时间”。“积累时间”,适合进行与记忆和积累相关的学习任务,例如巩固英语单词、背诵语文古诗词、熟悉作文素材、背诵文综知识点。
离高考不到30天了,可孩子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满满的干货来了!

第四原则:注意适当的休息

但在制定时间计划的时候,保证必要的休息还是应该的。有很多同学在喜欢熬夜,因为夜里安静,有利于学习。但这样就会影响白天的精神,上课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师发现,睡的很不安稳,于是课没有听好,觉也没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

多跟一些学霸交流学习经验以后,你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从不熬夜,每天定时睡觉,定时起床。

现在很多同学喜欢熬夜,或者中午不睡觉,结果上课没精神,老师的课听不好,但又不敢在课堂上睡觉,既使睡也睡不熟。所以一天到晚都没精打采的样子,成绩当然上不去。他想靠几晚上的突击来快速取得好成绩,却走了不知比别人多多少的弯路。

其实中学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要浪费时间很容易,一晃就过去了;要努力学习也足够长,学习任务重的时候偶尔熬夜可以,长期如此肯定坚持不住。

离高考不到30天了,可孩子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满满的干货来了!

第五原因:学会执行--把良好的计划变成现实

无论做了什么事情,每天睡觉前都回想一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做得不好,该怎样改进。这样才能不停的进步,而不至于停滞不前。我们制定了计划,就需要每天都检查自己的完成情况,这样才能督促自己不断改进,真正做到制定好计划、执行好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