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散雾
第一:清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太祖努尔哈赤于公元1616年建立后金,开始与明王朝分庭抗礼,再到皇太极于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清,建元崇德,清王朝正式建立。可是皇太极只在位十七年,于公元1643年去世,他未能完成入主中原的愿望,后来由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皇帝。但由于新帝年纪尚小,由皇叔多尔衮代为辅政,是为摄政王。于公元1644年联合吴三桂打败李自成的大顺军,迎接顺治帝进入北京城,这时清王朝开始作为全国政权统治中国,到宣统帝溥仪于公元1912年退位,清王朝走向灭亡,享国296年。
第二:每一个王朝由盛转衰都是必然的。纵观历史,没有一个王朝不是这样的,比如说唐王朝,经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力达到顶峰,但后来不也退出历史舞台了吗?所以这都是历史的选择,是必然的。
第三:即使没有西方列强的侵入,清王朝也必然灭亡。清王朝的灭亡都是统治者造成的。
(1)-清朝自重入关以后就开始架空议政会,从而最终造成了皇权的空前高涨,这个不是外人强加的,是清王朝自己造成的。
(2)-清朝入关之前,对于剃发、服饰一类,并没有太苛刻过份的要求,但是过江之后不久,就搞了个留头不留发,留头不留发的政策标志着清王朝已经彻底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了。
(3)-清朝入关之前,汉人、蒙人,掌旗主者有之,封王者有之。
而到了其后期,即使是要死的关头了,而且已经先有承诺应许,结果曾国蕃还是一个侯爵就给打发了。骗子,骗子都是魔鬼的儿子。
(4)-旗人被剥夺了最起码的人身自由,不准随便离开驻防地,不许经商、不许作工,只能随时准备着当兵,可是可是旗丁数目又人为的设了定额。一家若有几个白丁,生活就不能不越来越困难。旗人失去自由,也就自然失去了自信,很多人因此终身失业,不学无术,游手好闲。
(5)-清朝在架空议政会的同时,同步进行了另一项得意的自杀的行为,大兴文字狱,很多人因为说话,写字,而犯死罪,因而再不敢多思多想,只好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于是,思想被禁锢,逐渐僵化,思想的僵化,使这个王朝成为了僵尸。
(6)-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一心的唯护当权统治者的统治可以继续下去,却根本不顾现实社会发展的事情,愚蠢的认为,凭着自己的努力可以把那种吃人的统治继续下去,但是,人民岂是羔羊呢?
再来看清朝的几个现实中的“掘墓人”都是怎么形成的?
洋人、农民起义和革命党
首先,洋人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根本原因,就是清朝坚持禁海,顺、康、雍年间,西方对华的交流,主要体现为友善的、和平的、宗教文化的模式。基督教向中国传教,绝对没有要征服中国的意思,而是本着爱神爱人之心,要与中国人做弟兄。是雍正皇帝因为怕西方人进入中后,中国百姓大多归入基督教,而不再听命于自己,完全是基于自己的统治野心着想,于是竟然污蔑基督徒和基督教,甚至杀害基督徒,又强制的禁止一切洋人进入中国。
而之所以后来西方是以鸦片的名义发动战争,并不是说洋人就是成心要做毒品生意,而是除了毒品,在中国,西方已经无法开展任何生意,最后,清王朝起初对此不闻不问,然后又突然宣布鸦片犯法,使西方人为此蒙受了重大的损失。
并且,清朝无视国际间的平等互利原则,一味的要求来华的各国使节和商人,向其臣服,这本身已经是对世界各国主权的公然践踏了。
所以,洋人,根本是清朝自己给逼出来的。
再说农民起义,洪秀全本来是一心要考科举的,考科举是为什么?当然是为了报效朝廷,但是清朝搞得他怎么考也考不中,考不中是因为他无能吗?这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洪秀全的确无能,二是他虽然有能力,但是清朝的考试制度不合理,所以不能选拔人才。
那么洪秀全有能力吗?从他后来进行的事业发展来看,至少他要比相当多的清朝文武官员有能力,他从一介乡村教师起家,从西到东,硬是建立起一个新的政权,虽然这个政权有诸多的不是,但是,如果清朝的正常的取士方式能够选中他,让他能有一个正常的发挥才能的机会,这一切又会怎样?
洪用全即使说不是当皇帝的材料,但至少他能与城共存亡,而咸丰连这种勇气也没有。
所以,洪秀全之流,完全是清朝的选士制度不合理,才被逼出来的。
最后说革命党,革命党是孙中山先生发起的,原来叫同盟会,而和洪秀全一样,孙中山先生当年也是想报效朝廷的,他还曾经给李鸿章写过信,提过自己的建议。
结果如何,大家就都很清楚了,李老爷子根本没兴趣见这个无聊的年轻人,在他看来,这些建议和想法都是放空炮。
最后,这个年轻人不断的放空炮,最后把大清王朝轰倒了。
总得来说,清王朝的灭亡不仅仅是西方的侵入,而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墨子小游戏
大清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擅长自我表扬的朝代,当然在某些领域也确实做得很成功。若是没有西方的入侵,仅仅是天地会白莲教这样的小打小闹,大清国至少还能多维持100、200年的统治.
(如果大清还在,世界主要媒体的头条就会是这个)
首先,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清王朝已经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自西周以来一直骚扰中土世界的北方游牧民族,已经被基本摆平——而且摆平的方式,不纯是战争或是和亲。当然战争也有,譬如针对葛尔丹这样,自然是非打不可。但面对更多蒙古部落,大清帝国采取的其实是怀柔的手段。
怀柔第一术,便是和汉朝和亲颇为类似的和亲。但清朝的和亲,却是汉朝和亲的威力加强版。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汉朝只是将公主嫁到匈奴去,却不能保证匈奴单于会把自己和汉朝公主所生的儿子立为下一任单于——事实上一次都没有发生,也就是说匈奴单于和汉朝的亲戚联姻关系,其实并不成立,至少是不踏实。
大清的和亲就不一样了,更多是皇帝娶蒙古的女人,而且不光皇帝娶,亲王大臣也娶。也就是说,蒙古和大清的关系,就不再是纯政治性的和亲,而是全方位的融合,真正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大清国的喇嘛将走向世界)
怀柔第二术,则是推动大清国事实上的国教,即喇嘛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这个我们不好多讲,大家意会就可以了,大意就是慈悲为怀,既然慈悲了,彼此之间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也就大大降低了——佛教国家的好战程度,确实低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世界。
其次,对于国内的百姓,大清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文字狱,成功地捕杀了很大一群汉人中的文化精英,留下的是一些文人的渣——这个其实影响非常深远,大清国亡国许多年,这些文人的渣,仍旧大量存在,且随时兴风作浪,与官场中的蔡九知府高衙内、有产阶级中的西门庆、平民百姓中的武大郎这三种类型结合起来,便足以制造扼杀一切鲁迅式文人和武松式豪侠的社会氛围。
而如果清朝不灭,这些文渣就很可能更厉害,而反过来,文渣也会极力维护清朝,鼓吹大清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最幸福的国家,谁敢说不是就灭了他。
这样的大清,必然是闭关锁国的,必然是腐败繁荣的,必然是专制强大的。如果不是外来入侵者强行打开他的门户,平民的抵抗是无用的,有识之士更会被视为威胁——哪怕不是造大清的反,只是希望推动大清真正实现富裕繁荣,也会被视为威胁,而是更大的威胁。
而且,但凡奥运会、奥斯卡、诺贝尔奖金评选这种,都会被视为大清的威胁而拒之门外。除非奥运会接受,奖牌数第一名永远内定为大清,奥委会每次开会要向大清皇帝请安。奥斯卡金像奖更是只能把奖颁给演绎乾隆皇帝如何爱民如子、和珅如何清廉、李鸿章如何威震四方这一类题材的影视作品。
呵呵,如果是那样的话,大清国的辫子也会成为世界流行款式,每年时装模特展最主流的表演,就是辫子造型展。
这样的世界,是不是会让清粉很向往呢?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首先要说的是历史没有假如。但是有时候大胆畅想一下也挺有意思。
假设没有西方入侵,清王朝也肯定会灭亡。因为清王朝和历代王朝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地主阶级统治,小农经济为统治基础。小农经济的周期性不解决,任何建立在此经济形式之上的统治阶层都无法持续很久,一般最多300年。
小农经济为何有周期性?也比较好理解,一般古代政府依靠的是农民交税,获得财政收入,用这些财政收入调动社会资源维持内部稳定,抵抗外部入侵。王朝初期一般是建立在前朝的废墟之上,经历战乱,人口大量死亡,地主阶层也被农民起义冲击,大量减少。
人少了,地多了,国家出面把土地分给农民,唐朝的“均田制”就是如此做,这样整个帝国就有了大量的自耕农,他们是支撑国家财税的主力军,所以随着秩序的重新建立,王朝财政状况会越来越好,能够调动越来越多的资源维持稳和抵御外敌。
而随着帝国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自耕农越来越少,食利的地主阶层越来越多,政府财政越来越恶化。于此同时,政府官僚集团越来越腐败,效率越来越低,政府维持存在的成本越来越高,需要的钱也越来越多。于是路只有一条,增税!然而越增税,农民处境越悲惨,越要起来反抗,越反抗,政府越需要钱镇压,结果形成恶性循环,王朝便很快难以维持,轰然倒塌。
然而,历史上封建政府不都是束手就擒的,有三次著名的自救运动,第一次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改革,第二次是北宋中后期的“王安石变法”,第三次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改革”,结果全部宣告失败。所以,传统封建王朝的统治能力和统治根基注定他们无法摆脱灭亡的厄运。
而晚清西方的入侵给中国封建王朝带来了一剂良药,虽然苦口但治病。第一,西方国家很多完成了现代化转型,政府的治理能力远非传统政府能比,清朝可以参考进行政治改革。第二,带来了工业革命,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压力,而且可以逐渐摆脱小农经济,自然跳过周期陷阱,但难度非常大。
而假入没有西方的入侵,清朝的统治会倒塌地更快。晚清人口已经达到了将近4亿,人地压力已经到了临界点,农民起义已此起彼伏,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一次比一次来势凶猛。这跟唐朝末年很类似,结局要么是藩镇割据,要么是改朝换代。清王朝几乎没有继续存在的可能。
本来回答到这里结束,但我们不妨再畅想一下,清王朝灭亡之后,中国又将如何。在起义军的势力中,中国沿海的力量将会变得强大,这从元末便以初露端倪,江南起义军张士诚就是商人出身,江南商业的影响力已不能忽视。
明末更是明显,海上郑氏集团竟然能够反攻大陆攻打南京,这在唐宋是难以想象的,所以,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海上的财富和热兵器会让中国沿海拥有更强的实力争夺全国的统治权。
而中国的政治制度酝酿着一次大的改革,明末统治阶层已经觉得旧有的制度难以得心应手地统治全国,部分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反思中央集权皇帝专制制度的弊端,探索度改革,黄宗羲,顾炎武开始提出一些改革的尝试。
所以,即使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并不是单一的循环往复,明清时期新的因素正在酝酿,当它有一天长大,崛起,即使没有外国的入侵,中国也可能将跳出历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