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很多植物都是中草藥,但是為什麼自己沒有見人來收呢?

農村一山貨


問:農村中草藥多,但為何沒有商販來收購呢?

名貴的草藥沒氾濫成災,而普通不名貴的草藥卻已氾濫成災為影響耕作的雜草。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農村到處都是植物,而好些植物都有藥性,算得上是草藥。比如我們牽狗出去放就可以看到狗狗會咬地上的野草來吃,老人們說那是因為狗狗生病了,狗狗會自己找藥來吃,刺楸聽說某白藥就是因狗狗而發現的。既然草藥多得暴,那為啥現在很少見販子來收購呢?


一、草藥有標準

目前,在中草藥的鑑定上有藥典、部頒和地方共三種標準,收錄的藥材範圍不同。其中藥典收錄的藥材為療.效較好且使用較廣的;部頒標準收錄的藥材為藥典中沒有但有一定療.效且常用的;而地方標準收錄的藥材則是上述兩種標準中未記載的,或雖有記載但由當地省區生產的有不同規格的,只在本地區性管用。

某些草藥只是當地的,或者雖然在全國分佈很廣,但其規格不同於外地,所以這類草藥沒有販子來收購。

二、草藥的質量良莠不齊

某些草藥雖然符合標準,但是草藥生長的環境複雜,導致其成分含量相差大,又由於野外的草藥量不大,不可能單單從某個地方收購,而倘若從各地大量收購,不同產地的同一種草藥在各個指標和成分含量上可能千差萬別。

三、有專門的藥材基地

由於市場大,現在有專門的藥材基地,各種草藥都批量化、規模化生產,產量高,藥材品質可控,同一草藥的各項指標的差異小,且採摘、前期處理起來都比較方便。



而農村的草藥雖有,但數量上並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並沒有哪種名貴的草藥能像瘋長的雜草那樣已經氾濫成災。

刺楸認為,如果哪種使用廣的名貴藥材像絲茅草、鼠麯草、魚腥草、藤三七之類的草藥那樣瘋長,定會有人前來收購。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草藥多但沒有人前來收購的看法,如果覺得回答的不錯,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農村山嶺上的花花草草,有很多植物實際上就是中草藥,這類原生中草藥往往就是好多農村人在農閒時賺錢的源泉。雖然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農村街圩是否還有人來收購中草藥,但是在我家鄉那些相對山區的地方(蒲蘆瑤族鄉),至今在圩日上,仍有人來到市場上現場收購原生中草藥。

我沒有賣過中草藥的經歷,但每次回老岳家的時候,都可以看到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偶爾也有中青年)肩挑背扛著一大把中草藥到收購商的店鋪處賣中草藥,平常的中草藥往往有著較為穩定的收購價,所以在買賣過程中沒有什麼討價的情況出現;但是,當農村人採摘到為數不多的名貴中草藥(野靈芝、石斛),他們在賣這類有價錢的中草藥,往往就會與收購商討價還價一番才會成交呢。

至於題主您那裡沒有人到街圩上收購中草藥,荔浦青山猜測的原因如下:

1、平常的中草藥價格不高,農村人上山採挖一天才賺幾塊或十幾塊錢,感覺付出與收入不對等的時候,就讓很多人不再採挖原生中草藥;

2、當地已經大面積種植某種經濟作物,造成當地中草藥數量銳減,收購商一天都收不了多少藥材等種種原因才出現沒有來收購中草藥的現象吧。


荔浦青山


我國的中草藥有地域性分佈,南方的農村咱不清楚,但是在北方農村,荒山野外還真是不少自然生長的中草藥。整個山東的大型農貿市場我沒去過幾個,不敢說有多豐富,我是煙臺地區大招遠的,老家農村的大集可是我經常光顧留戀的地方。不說遠的,就說身邊這幾個農村大集吧!在招遠大集沒搬遷之前,那叫一個紅火啊!河東市場一到二,七集日。靠西路邊一溜煙全是擺攤出售野生中草藥的農民。


看那些農民朋友的打扮和行頭你就知道那可真是百分百不造假的野生草藥,有的還帶著新鮮的泥土,有的甚至還可以買回家繼續養活。不過價格上真說不上便宜,也不能說是太貴,畢竟都是一些上了歲數的老農們手挖腳刨得來的,採挖中草藥也不容易。又是純野生的,藥效和價格賣貴一點,也是物有所值。

我看很多講究的城裡人在購買,有的回家自制藥酒,有的是為了保健治病。我看了一下交易量還不錯,品種也是不少,有枸杞,沙槮,金銀花,地黃,桔梗,黃岑,紫蘇,丹參何首烏,半夏,連翹,元胡,蒲公英,青蒿,茅根,茵陳,葛根,太子參等品種很多,但因為是野生草藥,數量上並不是很大。這也是為啥沒有人來收的原因之一。

其實我們山東處於南北過渡性氣候條件,地理環境複雜多變,是不少地道的中草藥出產區。魯西北的,菊花,桑葚子,地黃,牛蒡枸杞子。章丘的紫蘇,丹參。各地都有的全蠍,土鱉蟲等中藥材需求量很大。也有不少中藥材種植基地。一般中藥店都是有直接大宗進貨渠道的。省時省力。為了效益也就直接忽略了野生中草藥真正的藥效和好處。這也是農村野生中草藥,沒有人下來收購的原因之一。

但是,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野生草藥的優點和藥效,都要比大批量種植的要高,所以還是有有心人不怕麻煩的到大集來選購自己需要的野生農村藥材,不圖別的,安全,高效,實惠。農民朋友們也樂得賣上個好價錢,挖的更有勁頭。也就不願意賣給下來收購的藥材公司人員。因為價格差不少的。再加上純野生的中藥材產量低,難找尋,消耗體力大就更沒有人願意批發價便宜賣給收購人員了,這是農村很多中草藥,不見人來收的主要原因吧!


豔陽之美


中藥材標準

中藥材確實是野生的好,這不容置疑!

我上小學的時候勤工儉學,學校每年都是發動學生上山採集中草藥,集中加工、統一晾曬,到點兒藥材公司上門收購!但,為什麼現在收購的少了呢?

這得從中藥材生產標準說起。中藥產於中國(主要),用於中國中醫,但是,不得不承認,中藥的研究尤其是深加工,我指中藥有效成分提取、適應症、有效劑量都是西方比較先進,我國中醫中藥兩千年以上的使用實踐,一直的觀念就是模糊的,藥,講性,量,估量,配伍,辯證,不是說不好,確實量化指標很少!西方人研究中藥,先是找著有效成分,有效劑量,然後研究藥草有效成分含量到底有多少,怎樣獲得有效劑量!所以,他們對中藥材生產提出了一整套生產技術規程,力求收穫的原材料藥有效成分含量一致,這樣提取工藝就可以固定下來,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這種種植規程簡稱為GAP(good agroculture processure),咱國家目前接受了這套技術規範,中藥材生產基本實現了基地規範化生產!

我不是說西方的東西肯地比咱們的好,但是,好的一定要認真學習!



北京花事


農村藥用植物資源豐富,在農村常見的蒲公英、毛地黃、車前草、益母草等都是中草藥,田間地頭、荒坡等均有生長,為啥沒有人來收購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數量少,收購成本高。中藥材一般都要幹品,農民採集中藥材費工費力,需要採挖、清理、晾曬和保存等過程,普通中藥材收購價又不高,沒人願意挖中藥材賣。藥商收購的話需要走街串巷,收購成本高。

二是藥材質量參差不齊。野生藥材由於生長環境不可控,農民採挖沒有標準,可能大大小小都有,收購後後期處理困難。

三是受種植藥材衝擊。現在藥材基本都有種植,統一管理,藥材生長和質量可控,大規模生產成本還低,也就沒人願意去農村收購了。

但是,名貴的中藥材還是有人收購的,如野人參、鐵皮石斛、三七等。野生的價格高,基本快要挖絕了。





首都農業人


農村的確許多自然生長的植物可以作中草藥,但是是不能作為流通中藥材收購的。許多人納悶了是吧?

一,安全性上考慮。

作為流通中正規中草藥材是用於己經非健康人服用,其標準應高於一般食物,應該具有來源可索,安全,低殘,無毒,無汙染,環境空氣質量可靠,還有土壤,灌溉水源符合國家飲用高標準等。可以說大部分農村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生產的周邊地區己經沒有能夠達到以上標準了,縱是這些生產地方內有許多植物存在,就算收購上去,一經檢測,絕大部分達不到標準,保準被拒收。這是最大原因之一。

二,收購儘量區域性。

中草藥收購講究的是地道性,從中藥歷史來看,其應用中效果上差異,多選擇傳統地道中草藥材產區,不在地道產區內,同樣植物收購價格差別很大,時有碰上不易識別的亞種被收購,在檢測中測出,這些同植物品種內變異,退化不可知,或內在質量暫時不知,這些是不被允許的。

三,具有操作性上困難。

一在非專業藥材種植基地的農村收購,操作性上存在困難,中藥材採收時間上千差萬別,各地時間不同,根,莖,葉,花,果實等有效藥用成分含量各不相同,藥性差異很大。

如全草類,大都植物在生長旺期收購(紫蘇,薄荷),有些還需連根拔起(蒲公英,地丁)。

如葉類,以花開期摘葉為最好,還有宜在深秋季或霜後(桑葉)。

根莖類,通常在秋葉莖枯萎後或早春未發芽以前,也有夏季採收(半夏),還有根莖藥材需生長至少兩年以上才能採收。

根皮類,樹皮一般在春,夏植物漿液豐沛時剝取(厚朴,杜仲),根皮在秋後採收(桑白皮,丹皮)。

果實,種子類,一般都在成就時採收(車前子,萊菔子),枳實,茴香要在種子未成熟時採收。

花類,一般以花蕾期(金銀花,辛夷花),在花蕾未開放前,紅花則由黃變紅時。

而農村農民採集來的藥材隨意性,自認死理,收購商可能將不合格商品下調級別,而農民又不願意,這是收購商最不願到農村地區有合格藥材去收購原因之一。

我幫過藥材公司收購過藥材,碰上過許多的農民小意識自我為大,困難從從,所以大部分收購商多願去收購專業種植戶的,也懶得去農村收購的原因。


老艾葉


零幾年的時候,聽別人說有一種草是中藥,而且有人在收,我和媽媽去挖了一天,風吹日曬的,還有蟲咬。回家還要曬幾天,結果才賣了十幾塊錢。當然我這說的只是一小部分原因。現在農村大多數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了,還有現在好多年輕人都不認識哪些是藥材,哪些不是。市場需求量沒沒有那麼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