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过30年,村里那些认识的大爷大娘都陆续去世了,周围的人你也不认识了,你还回去吗?

瓶子响当当


很现实的问题啊,我现在都快30岁了,每次给父母打电话,经常听到他们说村里谁谁谁家的老人去世了,感觉时间太快了,过年回家还和他们打招呼来着,这就没了。

现在好多人外出打工,每年才回家一两次,村里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而且老人们年龄到了,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等到我们过年再回家时,发现他们已经不在了。

随着我们越来越大,他们越来越老,慢慢都离开后,在村里子我们认识的人已经不多了,如果再定居在城市的话,连大爷大娘啥时离开都不知道,没有了认识的人,回家也就没啥意思了。

回家,是因为家里有念想,有回忆,有熟悉的人,现在如果人没了,院子里长满了草,也就没回家的意义了。我肯定不会回家频率那么多,顶多是啥时想回去了,才会回去的。


耕云社


别说再过三十年,就是现在,我也几乎不会回老家的。

无论在书本里,故事里,还是影视剧中,农民的形象都是憨厚,老实,朴实,纯朴,辛苦,勤劳等等吧,事实上呢?

我从小在豫东一个偏僻农村长大,村子很大,然后谁家兄弟多,谁家心狠手辣,谁家就是村里的覇头,谁家孤门独户,谁家人少,谁就是被欺负。而且都是照死了去欺负人,例如张三兄弟多有力气,欺负住李四了,那么李四这辈子就惨了,在人多地方,在田地里,在红白喜事上,张三会明里暗里去指桑骂槐,找个茬就把李四打个半死。

在农村老家,啥叫有本事?今天扒你几颗花生,拽你几个棉花桃,明天掰你几个玉米,偷你几个鸡蛋。种地时多犁你一点地边,老家这就是有材料。你敢不愿意?马上就是开骂,然后动手打你。

在农村老家,满眼看到的都是狡猾,奸诈,狠毒,鼠目寸光,勾心斗角,嘲笑蔑视,恨人有笑人无,从村东数落到村西,吃完饭几个老娘们往门口一蹲,看见谁路过,在背后叽叽咕咕,撇嘴弄眼,东家长西家短。

我家在农村老家属于最最弱的一户,从小在被欺负,被歧视,被嘲笑中长大,所幸的是,我大学毕业后留在省会,在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后买了几套房子,让父母兄弟姐妹几个也都搬出来了,现在老家连一个亲戚都没有了,很轻松,也很庆幸!

这是我自身经历,也许片面,但请勿喷!!


组装机会


其实,不必再过30年。

即使现在,我们也很少回老家了。

因为我家里没有男孩,只有我和我姐。

所以一直被周围邻居看不起,说是“绝户头”。

而父亲,也经常被人欺负,

比如,邻居家盖房子的时候,会往我们家的宅子多占一些,

地里的菜,经常莫名的被人偷走。

家里养的鸡,跑出去一天会少一只。

。。。。。。


因为父亲没有兄弟,只有他自己一个男孩,

所以在村里总觉得没有地位,

有时候遇到被欺负也不敢吭声的。

后来,大姐出去打工,

十多年过去,已经小有成就。

现在省会城市买了房子车子,嫁了人,几乎不回来了。

而我,也有了体面的工作,虽说是在小县城,

但车房都有,家庭幸福。

我们姐妹合伙给父母买了房。


父母在城市打工,虽然工资不高,但足够他们老两口生活用,

奶奶去世,爷爷跟着父母,父亲没有别的兄弟姐妹,老家没有人了。

所以现在一年不回去一次。

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

没有亲人,农村那个土屋,还是算了。

有时候,农村人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势力。

尤其是前些年,兄弟多的,在农村就是一霸。

而兄弟少的家庭。,往往就是受气的。


佛系妈妈育儿


三十年?我们现在就不想回!老公家父母己过世,姐姐嫁人了不想要那房子,我们住地级市,老弟住省城,兄弟俩各生一个女孩,我们常回家挂青,弟弟连清明节都回得少,两个女孩开导航才知道回家的路。如今,老房仍在,年久失修,算危房了,但是,前面的坪被修路占用了,左右后面均被邻居挤得没什么空地了。


自由的年龄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今农村大多数外出打工,一年也就回家一两次,有些人甚至在城里买了房子,平时老家除了房子也没什么人居住,有些人甚至过年回来拜个年就走了,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并不是少数。

但是再过30年,村里那些认识的大爷大娘基本上可以肯定已经不在人世,而父母那辈人都尘归尘土归土了,自己再回到家乡,确实周围的人全是生面孔。而此时家中除了宅基地上的老房子,其他的真的没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问我30年后,村里认识的人都不再人世了,周围人也都不认识,我还会回去吗?我的答案是,会的,会回去的。

农村人讲究落叶归根,30年后或许我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但父母的坟墓尚在生养我的农村土地上,家中老屋虽然少有人住,那一砖一瓦,每一件家具,却都沉淀着我的成长,我的欢乐,我的童年,我的记忆。而且人有一个特点,越是年纪大,越是乡愁重,这种对家的怀念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哪怕你年长了,很多记忆都想不起来了,村里的成长,老屋的物件却无法遗忘。、

我们村也有很多人在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在外地“下海”,赶上了时代的发展浪潮,混的风生水起,几乎很少在村子里见到他们的身影,并且如今过去这么多年,他们家中的老人早已不在人世,可他们依然会每年回村,祭奠一下父母,摸一摸曾经的老屋,走在村子里几乎没有多少熟面孔,却依然阻挡不住他们每年回家的心情。

有些村里的人出去后再也没回来过,但当他们老了,家乡的熟面孔都已经不在了,他们却会携带妻儿一起回到村子,老泪纵横。这份感情是不会随着村里熟人的老去而消失的。

我姥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全家迁到了千里之外的城市生活,可是当他年纪大了,走不动路了,却还是每年都要回家乡一趟,哪怕家乡他所熟悉的人都已经不在,他还是愿意在曾经的街道上走走,在年轻时玩耍过的地方看看,在祖坟上撒一把黄土。

现在我姥爷也不在了,可是我大舅年纪大了,却也开始走上了姥爷曾经走过的路,家乡熟人越来越少,大舅他们却每年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多。这种感情可能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

所以,再过30年,或许家中熟悉的面孔都已经不在人世,但我依然会选择每年都回去至少一次,不会常住却会因为抚摸到老屋的砖石勾起无尽的回忆。


李阿冰


肯定回啊

我19岁出去读书,到如今20年了,工作娶老婆,都在外地,离家千里。

在外地买房买车,把父母也接了出来,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挺幸福的。父母老了,每次聊天,就聊老家的话题,聊我小时候的趣事,那时候很穷但很幸福。

爷爷奶奶在老家,80多,每年过年,五一十一的,叔啊姑啊都回去,说看一眼少一眼,我总觉得,爷奶还能活个几十年,死亡离他们还很遥远。正因为有爷奶在,家才像个家,一家人都有了回家的盼头,她们代表着我们心中的故乡。

老家在我看来最开心的时刻就是过年,爷奶生得多,7个孩子,现如今四世同堂,过年吃年夜饭2张桌子坐不下,只能轮流坐。今天爷爷家请,然后几个叔家轮流请,过年都是在吃饭中度过的,那真是快乐的时光。

这段时光能持续多久,不知道,也许等爷奶百年以后就没有了吧!真心希望爷奶能长命百岁。现在每年回家,爷爷都会带我祭祖,一边给我介绍这是谁,一边讲他和家乡的往事,应该是让我不要忘了祖先,一代代传承下去,等我老了,我也会带着我的孙子,把这些讲给他听。

30年后,我会回去,看看墓碑。只是我是站在墓碑外面的那个人还是躺在里面的那个人,还说不定呢。

最后愿家乡人一切都好!


tzhsilver


遥想往事不堪回首,刚分田到户那时候我还在上高中一年级我家在村里是单姓,记得那年七月二十五日全村的田都插得差不多了,我放学回来看到我家依然一片荒原,父亲为这事去了很多次大队找书记,书记来几次都调解不了,妈妈坐家里流沮,我放下书包静静听家人诉说,一听到说不给用水插不了秧苗我当时火来了拿了把锄头!腰上别了一把菜刀直奔门口塘的水闸,全村人都出来了对方开始骂说我要开闸放水要打死我,老子当时不知那来勇气直奔那个人而去那家伙见我要砍他就逃了,我依然去开闸放水有个对方跟我差不多的男孩子跳出来奔我而来,当时我站路中间握刀就砍那小子又跑走了,当时有老人发话大概是他们族长之类的人说不给人家放水那是断人家生路等着死人吧!我不管谁自己去开闸放水拿着刀将所有田放白茫茫一片,然后我关了闸门回家睡觉第二天又去上学了。后来我离开了农村每年只有过年回一次,后来父母也离开了房子田地都荒了,回想往事不堪回首农村刚分田到户时宗族闹得非常凶,我们那里主要为用水,后来种田没收入都到城市谋生我也极少回村里,只有上坟时回村里看看,老了的残疾的给他们一百块钱是个意思,他们也会硬要给我鸡蛋之类的土特产,我不恨他们依然爱着故乡的山水,梦里常现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金色的稻田,山上的红薯,水塘里的喜头鱼,暴雨后的地皮菜。慈祥的老人们!他们也是贫穷的人侍强凌弱是农村几千年的劣根性,一个新时代来临农村那些东西慢慢消失了。


chajghua


不回了

我在外婆家长大的

父母常年在外务工

17岁步入社会后才每年跟着父母一起回自己家

家长没有熟悉的亲朋好友

只有那一丝属于自己故乡的归属感

熟悉的乡村成长环境却不属于我

现在的家长对于我来说只有父母,那一丝归属

我也有自己的家庭了

我曾想过等我老了回乡过着田园生活

我也明白我的伴侣未必愿意陪着我

我曾想过我也可以一个人多回去走走

守着一亩三分地

种点菜,养几只鸭或者鹅,再养2只狗,有伴

我又觉得人老了怕孤独

那我一个人回去了我的老伴更孤独吧?

我还是不能任性,我更需要陪着她。

如果她愿意,我带着她回去。

等我能回去了

30年后

我的父母也许都不一定健在了吧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我的妹妹也成家了,还不知道会去哪里

她幸福就好

而我 将这一切存在整理清楚后

家长对我而言还剩什么?30年后?

如果没有亲人?

没有朋友?

没有年少一起吹过牛逼的老头?

还剩什么?仅有的也只剩宁静了吧?

所以到那一步,现实的想法。

我的老伴愿意在哪我就在哪

兜兜转转一辈子,不容易

老了也许就踏实了,不想那么多了

也不用奋斗了,想吃什么吃点什么

想去哪就去看看

越老,熟悉的人越少,心里也越空虚

我害怕老去

我害怕长久的孤独

我害怕无梦可寻

30年后 我并未老 我也才五十多

可对于我来说也老了

我想健康的活着

当我步履蹒跚

连老伴也照顾不了

不能再帮忙洗菜做饭,洗碗拖地。

30年后应该有安乐死了吧?

如果我真正意义上的“老了”

也走不动了

再通过网络看看这个社会到底变化到什么样了

我的国家又变成什么样了

世界格局又有没有什么变化

然后我再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

30年后 我还是不回去了吧

30年内 我还是抽时间多回去吧


原来是木公子啊


这个问题太伤感了,现在就已经是这样了。初中一年级开始外出上学,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都很少回去过。如今快四十,每年也就回老家贴一次对联,家里的石榴树枣树结的果子落一地,也没人摘。村里的人大多都不认识了,原来热热闹闹的小学初中都撤掉合并到镇上了,老家生产队原来二三十户人家,现在常住的就俩家人。

小时候邻居有个奶奶对我很好,每次见我都嘘寒问暖,前两天,想起她了,就问我妈她现在过的怎么样,才知道老人家都去世十年了,之前很爱干净的一个人,后来中风了,每天被用轮椅推到门口晒太阳,晒的黑瘦,没多久就过世了。


旋木137683662


我是80后,从小生长在农村,特别心疼爸爸他们那一代,也就是50年代出生的农村人,小时候为了能跳出农门,爸爸告诉我一定要好好读书,一定要走出去,现在出来10多年了,最近还是经常想起小时候的一幕幕,仿佛发生在上个世纪一样。

现在回去,老家人都很少咯,以前诺大的院子现在只有几家人,到处都是一派衰败的景象,以前村民能为了一块地争的面红耳赤,现在到处是大片的荒地没人种,以前为了一只家禽大打出手,现在静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曾经的死对头现在也化干戈为玉帛了,以前生机勃勃的小村庄现在已被时代的洪流冲刷无几,可能在过几十年会彻底消失,虽然小时候很苦,但是看到这些衰败还是很感慨,曾经艰苦的岁月是一家人在一起的,那些岁月也凝聚了父母对我的爱,而现在母亲已经永远离开了我。总之,对我的故乡,感情很复杂,还是心存感激的。说不定有一天累了,重新想回去归隐山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