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打了,你该怎么办?怎么教育他?

FYCuyu02M4


孩子被打了,到底是打回去?还是不打回去?这似乎是我们每一位做家长的在育儿路上遇到的难题。我女儿滋滋小的时候,我也有同样的困扰。一次在社区的游乐园,两个小朋友因为抢一个玩具打起来了,那位被打孩子妈妈的处理方法,让我豁然开朗!
第一,孩子被别人打了以后,内心一定很难受,很委屈。家长一定要镇定自己的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理解孩子,稳定孩子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讲清事情经过。
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在骑滑板车,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走到那个小男孩身边,“给我玩一下!”“这是我的!我不同意!”小男孩说。“我要玩,给我玩!”小女孩一看小男孩不肯给,直接就来掐小男孩的手。小男孩“哇”地哭了!这时候小男孩的妈妈赶过来了,把两个孩子拉开了。
“宝宝,来告诉妈妈发生什么事了?”小男孩的妈妈蹲下来,擦擦孩子的眼泪,柔声地说。小男孩一边哭,一边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妈妈。
“那个小姐姐抢你的滑板车,太不讲道理!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妈妈抱抱你吧。”小男孩的妈妈拥着孩子,亲亲地拍了拍他的背。小男孩很快止住了哭声。

第二,叫停!告知孩子,如果被欺负,首先要大声地喊出来,并阻止别人继续伤害自己!
“妈妈看看,刚才掐的地方严重不严重,还痛不痛。”妈妈关切地说。“不痛了。”听到孩子这声回答,妈妈放心了。然后和孩子说:“我们不能随便打人家,但是如果别人不讲道理,来抢你的东西,还打你的话,你一定要大声地喊出来,阻止人家继续伤害你。”“妈妈,刚才我说了我不同意,这车是我的。”小男孩小声地说。
“嗯,你不仅要大声地阻止她,还要勇敢地说:你不能打我!打人是不对的!同时要把她掐你的手拉开!”

第三,寻求帮助:自己没有能力阻止对方对自己的伤害时,一定要大声呼叫,向成年人求助!
“妈妈,那个小姐姐力气比我大,我拉不开她掐我的手!”小男孩委屈地说。
“嗯嗯,妈妈知道。如果以后,在遇到这种不讲理的小朋友,而你也阻止不了她打你,那你就大声叫妈妈,你知道妈妈会保护你的。刚才因为妈妈碰到阳阳的妈妈,和她说话去了,没有注意到你,妈妈向你道歉。如果你在幼儿园里碰到这种情况的话,就要大声地叫老师来帮助你。

第四,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当自己的力量与别人相差悬殊,而且没有外力援助的情况下,一定要想方设法离开现场,保护自己!
“妈妈,如果我打不过人家,而且你和其他的大人都不在身边,那怎么办?”小男孩着急地问妈妈。
“如果出来玩,你不可以离开妈妈的视线。但是如果真的遇到你说的这种情况,那你的滑板车或是别的东西,就不要了,给人家玩好了。如果人家打你,你打不过,你就不要顾着自己的东西了,快点跑开。东西不是最重要的,保护好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有什么事情,你回来一定要告诉妈妈,妈妈爱你,一定会帮你想办法的。当然我们平时更要锻炼好身体哦,这样你的肌肉很强壮,别人打不过你,人家也就不敢欺负你了!”

用同理心接受孩子,向孩子了解真相;告诉孩子及时制止别人对自己的欺负;如果自己制止不了,就向外界求助;当自己没有能力制止,也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舍弃东西快速离开现场!孩子被别人打了,不管是打回去,还是不打回去,总之孩子的心身健康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对孩子做好疏通和引导哦!
亲爱的朋友们,当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打了,你们是怎么处理的?欢迎通过评论,转发的形式参与讨论哦!
育儿路漫漫,所幸有你陪!我是有滋有味妈妈,家有学霸滋滋姐姐和萌宝味味妹妹,欢迎大家关注哦!更多的育儿欢乐和坎坷,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有滋有味妈妈


这个问题基本上所有的父母都会碰到,可能也都会有困扰。

我也遇到过,我觉得:如果孩子被打了,当然是让她打回去!

有一次孩子放学回家,发现孩子颧骨那里有一道红印,问了之后说是同班的男生打的,我问清楚不是故意欺负,只是在玩闹的时候碰到的,这还好,我说一下当时我们的实际做法:

家长的应对

  1.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她的后盾。不论是被人欺负,还是其他什么事件,受委屈、被老师批评等等,难过了都要告诉爸爸妈妈,有很多事不是小孩子能够应对和解决的,但是爸妈可以帮你,任何时候父母都是你的坚强后盾。这一点非常重要,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这会让孩子心里有依靠,不会有什么事闷在心里不说。这样就不会出现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很长时间了,家长都不知道的情况。如果受委屈没有地方倾诉,会对孩子身心成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 安慰孩子。不论是玩闹还是故意的欺负,孩子心情肯定都比较差,所以应该首先平复她的心情。我看到有家长认为孩子没出息,还骂应该去欺负别人不能被人欺负,这样清奇的脑洞只会把孩子带跑偏,绝不可取。

  3. 和对方家长沟通。我们和男孩的妈妈联系,说明了这件事。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共同关心的育儿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协作,共同努力,就进一步教育好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会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4. 教育孩子今后如何应对,也就是下面的四部曲。


孩子应对四部曲

  1. 制止。当击打行为出现可能发生的苗头时,一定要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我还教给了她动作,摊开手掌,胳膊伸直,就像武侠片中打出一掌那样,然后大声、义正言辞地说“不!我不喜欢你这样!”“你打人是不对的!”“我要告诉老师/我爸/我妈了!”或者类似的台词。小孩子不像成人有很强的意志力和执行力,这一招就可以吓退多数想打人的小孩。

  2. 抗争。如果第一招不管用,或者击打已经近在眼前来不及用了,就要适当反抗,反抗的同时要把第一招中的语言加进去,增强威慑力和对打人者的心理压力。说到这,就想提醒很多父母不要让孩子只学习,还要加强体育锻炼,要不太弱小,被欺负都没法反抗。

  3. 逃跑。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好汉不吃眼前亏,这是很自然的,没必要在那挨打。这里还是要说锻炼,要不跑不过人家,被追上打就更尴尬了。

  4. 事后找老师或家长。当事件已经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的时候,自然要让父母或老师出面,当然家长出面不是去兴师问罪,或者找人家麻烦,找家长和找老师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制止打人行为的再次发生。

当然,这四部曲不是说一遍就行的,还要反复说,反复练,孩子才能慢慢理解、应用。


题外话

  1. 在教育孩子抗争的时候,也要告诉她,不能去欺负别人。自己很高、很强壮,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小朋友是没本事、没出息的表现,会被所有人笑话。

  2. 反抗时还要提醒孩子注意,千万不要用铅笔、削笔刀等尖、利的物品,万一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就得不偿失了。

  3. 谁被欺负不吭声,就越被欺负。如果小孩被欺负一直忍气吞声,再长大点面对可能的校园霸凌就更无法应对。校园霸凌现在被报道的越来越多,被欺凌的那些同学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不反抗,内向,不爱说话,朋友少。他们面对欺凌一般选择的都是忍气吞声,但是这种选择没有换来谅解,反而是更强烈的霸凌!

各位宝爸宝妈还有没有其他好的意见呢,欢迎讨论!

天天月月爸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从未经历过伙伴冲突也算不上是好事,因为能够应对和处理冲突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个性的孩子在应对冲突方面,需要妈妈爸爸提供不同的支持和帮助,这里就先说说一般的通行原则和方法。

1、 已经发生的冲突应以淡化为主,尤其是面对被打的孩子,家长反应越强烈越持久,对孩子的影响越大越负面,因为孩子会通过家人的反应来推断这个事情的严重程度,心理学上叫做社会性参照;

2、 处置的重点应是尽量防止再次发生,因为重复的负面体验比起单次的挫败对孩子的影响要强烈得多。对于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不能完全指望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家长须要通过控制环境来预防,比如跟老师强调并要求事先采取管控措施,跟其他家长正式沟通并要求干预限制打人的孩子等等;

3、 循序渐进教给自己的孩子有效应对冲突,关键不能干讲道理而是要一步一步地带着孩子进行模拟练习,这样才能真正学会应用必要的办法。具体而言,“一喊 、二跑、三告状”是非常有效的可行办法,大家用心琢磨琢磨或者实验一下就知道了,其中道理暂不赘述。



需要补充的是:告诉孩子“打回去”几乎是最有风险和最不容易奏效的方法,其结果更多或是让孩子变身为打人者,或是被人家更狠地毒打,哪一种情况都是弊大于利。当然带着孩子做一些安全的具有打斗性质的游戏是有益的,可以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不被冲突吓倒的自信力。


冯国强老师谈新早教


楼主这个问题提的太过泛泛!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情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自然不同,举2个例子说一下,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可:

一、我们家男孩子3/4岁,对面的小孩也就差不多大,在一起玩的时候被打了一下。对方家长没有说话,应该是觉得小孩子还小不懂事,打打闹闹很正常都是小事,不值得小题大做。其实我觉得也在情理之中,我们从小的几个发小也就是这么过来的。这个时候就大人不要随意参与孩子的事情,孩子有孩子们的相处方式,一般情况下几分钟后两个人就会好得成一个人了。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过去插一脚,结果有两个不好的方面:1、扩大问题,指责对方孩子一般会引起大人的矛盾,导致互喷大战甚至大打出手,后果轻重难以预料;2、在孩子心中,会形成一种无论什么事都要依靠爸爸妈妈解决的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更有甚者会给孩子养成一种睚眦必报的坏习惯,不利于男孩子的成长。在这个社会想要发展,从小学会吃亏是福也不是什么坏事。至于对方孩子怎么培养和发展,那是对方家庭的事,不需要我们操心。

二、两个孩子打架,比较急眼的情况下,无论是对方孩子占优势,都是要及时阻止的。一是为了防止孩子手没轻重,造成较大的伤害;二是逞能比凶不是一个健康宝宝的成长之路。那么问题来了,之后该怎么做呢。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把两个小家伙搅在一起,从言语上各打50 大板都批评一下。然后像其他网友说的那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目的是让小家伙们在打闹中结交朋友,而不是结冤家。一般情况下,对方家长也会赞同的附和。当然也有一种烂人不顾一切的护犊子,非要就孩子的事讲出个123,甚至扯开嗓门,亮开架势要和你比划比划。这种情况下,微微一笑,爱咋咋地吧!终究这社会教育他们的人有的是,何必自己动手呢?

孩子打架的情况有很多,但总的来说这本身就是孩子成长该经历的过程,只要没有涉及到校园暴力或者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情况,还是小事化了,过多争执只能带来更坏的效果!


影评哥


亲爱的宝妈,估计你也是第一次亲身经历这种事,所以一时懵了不知道该作何反应,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最开始也遇到其他孩子动手打了洋宝,那会儿洋宝还小,只会哭,而且对方的家长也呵斥了他们的孩子,所以就不了了之了。后来,遇到小朋友们争抢玩具,对方动手打洋宝,洋宝还是哭,我便知道我得帮洋宝想想应对策略了,所以这里将我的经验分享与你,供参考。

1. 询问打人的孩子。

遇到其他小朋友打我的孩子,主动、故意打,而不是无意的触碰或者争执引发的打闹,这种情况下,我的孩子也处于不知所措时,我会介入去询问,牵着我的孩子的手,去问那个小朋友为什么打人,并告诉他动手打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注意语气平和,因为孩子在学习我们的处理方式。

2.关怀自己的孩子。

“刚才xxx打你,你没有哭,是个勇敢的孩子”

“刚才xxx打你,痛吗?无缘无故被打,是不是觉得有点委屈和难过呢”

诸如此类,孩子突然被打,也可能吓一跳,觉得委屈之类的,我们记得抚慰自己孩子的情绪。

3. 和孩子交流处理方式。

询问孩子的想法,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怎么做?也许孩子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许他还不知道该如何做,我一般会和孩子说:

  • 如果有人无缘无故打你,那么大胆的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并且远离他,不要待在一起玩;
  • 如果对方还动手,那么就请你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并打回去,用手就可以,不要用其他东西,另外,不要打对方的头部,因为这是我们脆弱的地方;
  • 如果对方明显比你大很多,那么就请寻求他人帮助,比如附近的成年人,爸爸妈妈或者老师等。

一般来说,当洋宝4岁左右时,我便看他和小朋友处理纠纷,而不介入,确实打闹起来了,我才会过去岔开话题调停,但如果孩子还小,可能并不懂得如何处理,我们做家长的还是要辅助孩子,一起寻找解决之法。

我是6岁洋宝的妈妈,育儿路上一起学习、成长,欢迎相互交流~

遇见洋宝妈


自家孩子被打了真的上件很无奈的事,在我就碰到过很多次(因为男孩比较调皮),最早的一次是在机场的麦当劳里,儿童游乐场地不准大人进去,可当时我家宝宝只有一岁多,还不会说话,我当然得多看着。别的父母都是坐很远玩手机。

玩着玩着,就有一个3岁大的女孩,把我儿子从台阶上推了下来,我当场就大叫:小朋友,你不能推弟弟哦!结果一旁的家长就冷冷的望了一眼,就没管了,我当时都气炸了!觉得孩子大人,父母就该管管。


可后来一次的经历让我的观念180°大改变:

有次带娃在附近幼儿园转悠的时候,看到一个壮壮的孩子(大概5/6岁,就教他壮壮吧)在努力甩开一个小点的(大概4岁,就叫他点点吧)孩子,点点手里使劲拽着壮壮脖子上的挂的钥匙,僵持了大概有5分钟,壮壮终于把点点甩开了,点点直接摔在了地上。这时候壮壮的爷爷把他拽开了,一路教训孩子。

而点点站起来后,径直跑到一旁的妈妈身边,我才发现他妈妈全程都在看着。我问她你孩子被摔了你怎么不气?她回答我:“孩子间的事情,让他自己解决吧,我去帮忙会越帮越乱,到时候和别人吵起来就不好了。”


我才发现解决问题居然这么简单。后来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把问题交给孩子解决”有很多好处:

1.少依靠父母

做父母的都知道,孩子摔倒时如果发现父母看到了,就会哇哇大哭,如果发现没看见,就啥事也没有的自己起来。这都是因为对大人的依赖。如果父母保护过多,孩子就会什么事都等着大人来解决。


2.养成独自解决问题的习惯

很多孩子一遇到问题就找父母,都是因为父母什么事都为孩子准备好,照顾得面面俱到,久而久之,孩子当然就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了。反过来,每次遇到难题时,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让他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解决,对孩子未来是很有帮助的。


3.情商变更高

孩子在解决自己“人际纠纷”问题的时候,不由自主的会考虑到:我这样做他会不会讨厌我?我该怎么做才能达到目的?怎么样才能不受伤的解决问题?等等很多问题。不知不觉中会越来越懂得人际交往。这可是大人介入后,孩子不能获得的经历哦。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受伤了怎么办?

很简单,当然是在一边观察啊。孩子间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一点小打小闹孩子没问题的,他自己一个人屎还经常摔跤呢。只要不是太严重的,随他们闹吧(当然,情况严重时还是得帮孩子躲开)。孩子总归是要长大的,也不可能一辈子活在你的身后。


大眼妈妈


在我的孩子将要上幼儿园时,我特别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我的孩子性格相对内向一些,做为母亲的心,总担心他吃亏。

于是也在网络上寻找了很多资料,然后摸索着前进,现在我孩子已经读大班了。

首先,教会孩子防御。我在家里和孩子模拟过如果遇到小朋友的拳头或者巴掌打过来,该如何躲闪。小朋友的反应可能没有那么快,但是人的本能有个推开的动作,强化孩子的这个动作,如果遇到威胁他才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第二,如果已经被打到了,那么我们应该不应该还手呢?很多家长教自己的孩子,不能打小朋友,但是如果被打了,一定要还手。我对这种观点很不赞同。如果对方强大很多,那么你的孩子就一定要受伤了。等孩子长大以后,现在的社会上有很多垃圾人,如果再抱着这种不能吃亏的思想,那么最后受伤的也是自己。

我都是教我的孩子,如果第一次没有躲开,那么接下来就一定要跑走了。如果是在幼儿园,那么就要马上去找老师了。这才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光光教孩子躲和跑,也许会让孩子变得很儒弱。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崇尚暴力的方法。

如果只是不认识的小朋友,我会告诉他,大家的家庭教育是不一样的,有的小朋友可能喜欢用动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果你不喜欢,我们可以远离他。

如果是幼儿园的同学,或者是自己的朋友,我就会帮助他,一起去寻找,如何,跟这样的同学和朋友相处。等他长大以后,不得不去面对各式各样的人,要学会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如何相处。

现在的孩子大多比较自我,不易去理解不同的人。我希望我的孩子是能够大多数人都能够相处融洽的。



我的孩子上幼儿园以来,有遇到冲突,因为他及时离开现场,所以并没有造成双方的伤害,慢慢的,班里的小朋友都把他当作好朋友,挨打这种事情再也没有发生在他的身上。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蕾蕾老师话数学启蒙


小孩子打打闹闹本来是一件正常的事,一般情况下不用太在意,家长说一下也就过去了,我们都是教育孩子不能随便打人,要懂礼貌。

但是遇到个别熊孩子就是喜欢无缘无故动手打人,最可气的是家长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时候就会想:我教育我的孩子不能动手打人,别人的孩子却这样,太不合理了。那应该怎么办呢?

我的观点是,熊孩子背后如果有熊家长,那就找他家长理论,该教育的是熊孩子的家长,不能轻易就算了,免得助长熊孩子一家的嚣张气焰。

我告诉自己的孩子:别人是无意打了自己,玩闹的时候磕磕碰碰很正常,没伤到哪里就不必计较,应该和小朋友和睦相处。如果遇到不讲理的孩子,那就不能惯着,该争的要争,该还手就还手,别怕。

给楼主做一个参考,当然这是个人观点,可能有欠缺的地方。


指间清风绕


在校园暴力里,最好的方式是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小治女儿上幼儿园,从小就教育她要和同学友好相处,不能打架

有一天我接孩子放学,结果在车上的时候,问女儿今天有没有什么开心的事

女儿一脸认真的告诉我,说不开心,因为学校里面一个小男生总是打她,还打她的头

问女儿告诉了老师没有,说老师已经批评了那个小男生,可是批评完对方却是变本加厉

回到家我问女儿:“为什么他打你的时候你不还手?”

女儿很委屈的和我说:“爸爸,是你不让我还手的。你说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我告诉了老师。老师批评了他,结果他却经常打我,我再去告诉老师的时候,老师就不管了。”

说着说着,豆大的眼泪就落了下来,看着委屈的女儿,我不禁自责



把她抱了起来之后,擦干眼泪,很郑重的告诉她:“wuli女儿,下次如果有人先动手打你,一定要打回来!”

“那老师批评我怎么办?老师说打人的是坏孩子...”

“先动手打人的才是坏孩子,被人打只会傻傻哭的,那是傻孩子,你是只小笨猪吗?”

“不是!爸爸是大笨猪!”女儿咯咯的笑了起来

“记着,如果是别人先动手,一定要打回来,爸爸支持你的,不要害怕老师批评。但是,只能打人家的手脚这些地方!记住了!”



过了几天,去接孩子的时候,通过栅栏看到孩子们在练习舞蹈

那小男生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跑过去拍了女儿的头

结果这次,女儿一把夹着人家的脖子(这彪悍的女汉子),使劲的打人家的手,还一脸臭屁的和对方说:“你不能再打我!我会还手的!”,留下一脸懵的小男生

从这以后,再没有听女儿说有人欺负她了



父母总终会老去,你也会走向社会,承担责任

父母不能照顾你一辈子的,所以只能教你保护自己的正确方式,从现在开始,别人伤害你时,一定要勇敢出击,只有手中有剑,别人才不敢轻易冒犯


熊孩子专治


首先我想说,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打,如果二选一,相信所有人都选择自己孩子打别人孩子吧,这可以理解,但我想说那样真的对孩子好吗?

我自己也有孩子,孩子也很淘气,这个不能避免,孩子之间打仗也是经常的事儿,我对待这种事情的处理方式就是,分情况,如果打仗原因是自己的孩子,就会带孩子去上门道歉,避免因为小孩子影响了两家的感情,如果原因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我也会教育孩子以后不要经常打闹,好好学习,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我觉得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

当然有时候我也很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我不会和孩子说,那样会更加放纵,对孩子成长不利,转过来说,如果孩子之间打仗,并没有告诉家长,我也不会追问,因为我觉得小孩子之间打闹很正常的事,只要不太严重我都不会询问,毕竟小孩子之间打仗一会儿就好了,很快又一起玩耍了

遇到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对方家长思想道德上有问题,这样的家长也教育不出好的孩子,劝你不要在乎这种人,他们不是帮孩子,是在害孩子,跟这种人计较拉低了我们的档次

希望所有的孩子童年都是快乐的,身心都是健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