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關懷勵出教師快發展

中小學教師隊伍中存在的職業倦怠現象,不僅是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絆腳石”,也是影響教師隊伍穩定、阻礙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負能量”。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倦怠現象更應引起關注和重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小白楊中學在學校管理中,努力用人文關懷消除這一“頑疾”。

“我們學校的教師都沒有職業倦怠感,這是作為校長的我最感欣慰和自豪的。”日前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小白楊中學採訪時,校長周忠陽的一席話,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讓職業倦怠遠離教師,校長能做些什麼呢?

引導學校管理者和教師間建立新型關係

“在學校,教師感受不到溫暖和人性化關懷,心涼了,職業倦怠自然找上門來。”周忠陽說。

2004年上任校長之後,周忠陽主動提出了要把小白楊中學建成“教師家園”的理念。生活上遇到困難,是一些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原因,小白楊中學為此建立了學校領導“四必訪”制度,即:教職工有婚喪喜慶必訪到家;教職工生病住院必訪到病床前;教職工發生意外必訪到身邊;教職工生活困難必訪到家。教師王光輝的孩子生病,“學校不僅安排人看望和安慰,還主動給我放了假,同事們又自發捐款,讓我深受感動!”王光輝發自內心地說。

周忠陽認為:“對待教師必須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教師才會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而學校只有成為教師的家園,才會成為學生的樂園。”教師們說起學校的人性化理念,臉上無不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校長總說,‘有病就去醫院,不要硬撐著來工作,’我們學校不主張教師以健康為代價拼命工作。”教師徐萍說,“學校用一顆仁愛之心對待教師,我們也會把這份愛傳遞給學生,從而實現雙贏。”

周忠陽說:“學校不是工廠,8小時之外教師還要做很多工作,這算不算工作量?”所以15年來,該校從未實行過打卡上下班,而且也不坐班。教師們十分珍惜這份信任,自覺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學校從不擔心教師遲到早退。倒是早來晚走的教師越來越多,以至於學校不得不採取“清樓”的辦法,到了下班時間一個個請教師回家。

在利益面前形成教師互讓的學校文化

“在我們學校,教師們在利益面前互相謙讓,已經成為學校的一種文化了。”

評職稱對教師來說是“天大”的事,誰先評上誰就能先獲得實實在在的待遇。對這個熱點處理不好,就很容易導致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感。2007年評副高職稱時,小白楊中學只有一個指標,當時全校符合條件的3人中就有校長周忠陽。一看這個情況,周忠陽當場表態:這個指標自己堅決不要。最後聽取各方意見,大家達成一致,將指標給了王建團老師。

之後又有一年,遇到了有9位教師符合條件、卻只有一個名額的情況。怎麼辦?“我們當時把9個人叫到一起,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和想法。”讓周忠陽沒想到的是,9位教師竟然都表示願意把這個指標給更需要的教師。他們在會議室裡互相謙讓的情景,至今讓周忠陽難忘。大家在利益面前,沒有互相爭奪,而是表現出了一份份難得的平和與大度。後來,學校積極從上級爭取來更多指標,在兩年內把剩下8人的高級職稱待遇都解決了。而30歲的體育教師張陽,曾兩次把評職稱指標讓給了班主任教師。這樣的故事,在小白楊中學還有很多。

周忠陽告訴記者,學校把評審權、推薦權、選擇權都交給基層和教師,校領導不做具體指示和決定,不打招呼,一碗水端平,讓大家心服口服。因為要讓教師信服,校長和學校領導必須做到民主,把公平公正放在行事和管理的第一位,才能在教師隊伍中形成正能量。

有人質疑小白楊中學這麼寬鬆的氛圍和環境,會不會“寵”壞了教師呢?周忠陽說,“15年來,學校從未有教師提出過過分要求。”校黨委書記邵凌雲說,“我們提出的要求是,領導幹部要當師德楷模,後勤幹部要當管理能手,班主任要當師德標兵,教師要當教改先鋒。”

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增強價值獲得感

很多上崗不久的青年教師,最怕學校的各種考核和評比,因為自己還沒有足夠經驗。這方面的擔憂,在小白楊中學的歷年曆屆青年教師中都沒有出現過,因為學校給了他們三年左右的“成長期”,這期間很多評比內容和項目不納入青年教師的考核中。比如學校鼓勵青年教師搞課改,但並不計入考核,這樣可以減輕青年教師的壓力。“不苛求青年教師,甚至在很多方面不考核他們,是為了給他們一個成長的寬鬆氛圍和良好環境。”周忠陽說。

與此同時,所有青年教師都被納入學校開展的“青藍工程”,每人都配備一名或多名老教師傳幫帶。“一年成型,三年成才”的“青藍工程”的實施,構建起了青年教師“以老帶新、建樹威信、量才使用、搭建平臺”的成長、重推、任用、發展機制。雖然不考核青年教師,但關於青年教師的成長,學校是要考核傳幫帶的老教師的。

“很多方面不考核,不苛求,給了我們難得的成長空間,再加上青年教師有老教師用心帶領和專業指導,所以成長很快。”青年教師李璇沒想到,才兩年時間,自己就不僅成為校級骨幹教師,還在省級講課比賽中頻頻獲獎,贏得優秀班主任等十多項榮譽,“很感激學校的人性化關懷政策!”她說。

有了內在驅動力,青年教師的敬業精神也讓老教師們佩服不已。王光輝做班主任已15年,但他從來沒有想過“撂挑子”,“付出和奉獻讓自己更有價值,很舒心、很幸福,精神上和價值上的獲得感很強”。記者看到,在這裡,即便工作幾十年的老教師,精神狀態也都特別好。

談到職業倦怠,王光輝笑了笑說:“大家都忙著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想著怎麼更好地培養學生,哪有時間倦怠?”而周忠陽說:“我們花了15年時間努力營造讓教師舒心、開心、寬心的氛圍和環境,目的就是為了消除教師的職業倦怠。”

所有的結果,歸於周忠陽這樣的觀念:引領比領導更重要。作為校長,應該站在教師隊伍的最前面,而不是站在教師的對面。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08日第7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