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6市16個縣發現草地貪夜蛾,為害面積2804畝


廣東6市16個縣發現草地貪夜蛾,為害面積2804畝


草地貪夜蛾作妖不斷。自1月份在雲南為害冬玉米以來,草地貪夜蛾在我國西南等地定殖繁衍並不斷蔓延,發生範圍逐步擴大。繼雲南、廣西之後,廣東、貴州、湖南3省(區)相繼發現草地貪夜蛾為害。截止目前,入侵省(區)已達5個。入侵5省,部分地塊玉米被害株率達100%目前發現的草地貪夜蛾危害作物主要是玉米。據全國農技推廣中心植物病蟲情報,截至4月26日,雲南、廣西、貴州、廣東、湖南5省(區)29個市(州)112個

草地貪夜蛾作妖不斷。

自1月份在雲南為害冬玉米以來,草地貪夜蛾在我國西南等地定殖繁衍並不斷蔓延,發生範圍逐步擴大。繼雲南、廣西之後,廣東、貴州、湖南3省(區)相繼發現草地貪夜蛾為害。截止目前,入侵省(區)已達5個。

入侵5省,部分地塊玉米被害株率達100%

目前發現的草地貪夜蛾危害作物主要是玉米。據全國農技推廣中心植物病蟲情報,截至4月26日,雲南、廣西、貴州、廣東、湖南5省(區)29個市(州)112個縣(市、區)查見玉米受害,初步統計發生面積超過12.74萬畝。雲南部分地區還發現草地貪夜蛾取食為害苗期甘蔗,發生面積5.52萬畝,部分地塊受害較重。

雲南危害最為嚴重,發生面積為7.74萬畝,主要為害苗期至抽雄期玉米,部分田塊發生較重,如德宏州隴川縣重發田塊百株蟲量達150-200頭,玉米被害株率達100%。

廣東6市16個縣發現草地貪夜蛾,為害面積2804畝

據瞭解,草地貪夜蛾危害最嚴重的是幼蟲期,尤其4-6齡幼蟲取食為害最重。因此,準確識別幼蟲成為防治關鍵。草地貪夜蛾最典型的識別特徵有2個,一是頭部有“Y”形紋;二是第8腹節背面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個大黑斑。

廣東6市16個縣發現草地貪夜蛾,為害面積2804畝

廣東6市16個縣發現草地貪夜蛾,為害面積2804畝

廣東溫度適宜是合適棲息地

廣東省最早於4月23日確認在廣州市增城區發現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玉米。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數據,截至5月8日,廣東全省6市16個縣(市、區)已確定發生草地貪夜蛾,面積2804畝,其中花都危害面積最大,為1568畝;為害承擔最重的是廉江,為害株率達70%。

據瞭解,廣東全省2018年種植玉米284萬畝,目前草地貪夜蛾僅屬於點狀零星發生。

廣東農科院植保所入侵生物防控專家呂利華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草地貪夜蛾不僅啃食葉片,而且蛀食心葉/未抽出的雄穗,取食沒有章法,“逮哪吃哪”。目前廣東玉米處於大喇叭口期,草地貪夜蛾高齡幼蟲從玉米心葉內取食,破壞了玉米雄穗和生長點,使得整株玉米失去價值。

廣東6市16個縣發現草地貪夜蛾,為害面積2804畝

廣東6市16個縣發現草地貪夜蛾,為害面積2804畝

廣東6市16個縣發現草地貪夜蛾,為害面積2804畝

廣東6市16個縣發現草地貪夜蛾,為害面積2804畝

草地貪夜蛾在玉米田為害情況。(圖片來源:廣東省農業農村廳)

對此,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植保植檢處處長陳喜勞表示,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接下來將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繼續組織各地農業農村部門開展田間調查,在玉米和甘蔗主產區加密設置蟲情監測點,準確掌握草地貪夜蛾入侵危害情況,及時發佈最新預警信息,加強應急防控技術分類指導。二是開展聯合攻關研究,儘快制定廣東省草地貪夜蛾相關技術方案和規程。三是組織開展宣傳培訓,向基層農技人員和農戶宣傳普及草地貪夜蛾的識別和防控知識,開展群查群防群治工作,提高科學防範意識和水平。

最遠可遷飛至黑龍江,在10℃等溫線以南可終年繁殖

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在植物病蟲情報上分析認為,目前,西南、華南、江南等地進入春玉米播種和生長期,適宜草地貪夜蛾取食為害。5月份,隨著調查的深入,西南、華南、江南地區將發現新的草地貪夜蛾為害區域。伴隨西南季風,5月中旬始,成蟲可進一步遷飛擴展至我國長江和江淮流域;6-7月份,可繼續北遷至黃淮、華北乃至東北和西北地區,蟲情有擴散蔓延的危險。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生物安全研究室主任齊國君利用MaxEnt模型預測草地貪夜蛾的適生情況。從模型預測結果看,草地貪夜蛾在我國的適生區域十分廣泛,我國華南、華東、華中、華北大部、東北南部、西南東部及西北零星地區均存在高度適生區域。他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我國處於東亞遷飛場,每年春夏季盛行西南季風,可為草地貪夜蛾向我國北方遷飛擴散提供有利條件。“風吹到哪裡,草地貪夜蛾就能遷飛到哪裡,從模型預測結果看,草地貪夜蛾遷飛的北界能夠到達東北地區,最遠可到達黑龍江省,並極有可能在今年夏秋季遷飛至日本、韓國等地。”

廣東6市16個縣發現草地貪夜蛾,為害面積2804畝

據瞭解,草地貪夜蛾在10℃等溫線以南的地區可以終年繁殖,能夠在海南、廣東、廣西、福建南部、雲南南部以及臺灣等地區越冬,而在北方不能越冬。草地貪夜蛾在越冬區終年繁殖,次年北遷為害,呂利華提醒:“當草地貪夜蛾成功定殖後,越冬區的早春防治極其重要,如果防治好,北方的防治壓力就會減少很多,今後我國草地貪夜蛾的防治重點應集中在南方越冬區。”

呂利華預測,草地貪夜蛾在我國成功定殖以後,季節性南北往返遷飛便會成為常態,跟黏蟲發生和遷飛規律可能很類似。目前正值西南季風盛行、我國北方玉米種植季,未發生地的植保部門應加大監測力度,備足防治物資來應對草地貪夜蛾的擴散入侵,並有效地降低危害。

早發現早防治,生物防控和化學藥劑相結合

由於入侵迅速,我國對於草地貪夜蛾的研究才剛剛起步,目前還沒有登記防控草地貪夜蛾的農藥。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馮夏表示,斜紋夜蛾在廣東發生十多年,甜菜夜蛾發生20多年,其防治方法和用藥可以為防治草地貪夜蛾提供借鑑作用。農業措施和物理防治會在防治過程中發揮一定作用,及時清理農田,清除雜草,會減少害蟲發生的可能性;在種植時合理佈局,不要大面積種植單一作物,保持生態多樣性,利於天敵昆蟲發生,另外也可使用性誘劑和糖醋液進行誘捕。

在發生數量不大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天敵昆蟲來減少草地貪夜蛾的為害。利用天敵防治時注意不能使用化學農藥,可以施用生物農藥,並配合誘蟲燈、性誘劑等方法會有較好效果。

但生物防治的作用較慢,環境因素影響大,“天敵昆蟲在食物充足的時候才大發生,屬於滯後控制,發揮作用較慢,使用天敵防治需要大量飼養、提前釋放、不斷補充。”馮夏說。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徐漢虹認為,燈光引誘和食物引誘對草地貪夜蛾效果一般,應該充分利用性誘劑做好其監測工作,在成蟲遷至以後及時發現,在產卵前進行防治。

草地貪夜蛾入侵時間短,目前在我國未見抗藥性的相關報道,但如果緬甸、越南等蟲源地大量使用化學農藥,草地貪夜蛾產生抗藥性後,遷飛至我國後的防治難度將會大幅度增加。

聯合國糧農組織防控草地貪夜蛾指導手冊及國外登記防控該害蟲的化學農藥有氯蟲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溴氰蟲酰胺等農藥。《2019年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方案(試行)推薦噴施白僵菌、綠僵菌、蘇雲金桿菌、芽孢桿菌製劑以及多殺黴素、苦參鹼、印楝素等生物農藥。但在廣西/雲南等地的具體操作中,往往需要多種農藥混配使用。

“草地貪夜蛾一經發現,使用化學農藥進行撲滅式防治,可以將其扼殺在搖籃中,將疫情掐滅在萌芽狀態。”徐漢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