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说从未遇见一位没亏过钱的富人,却遇见许多从未亏掉一毛钱的穷人。你怎么看?

琅琊榜首张大仙


遇没遇到过,全凭一张嘴,两层皮!

富人天生是富人吗?不见得吧,例子多了去!

穷人永远是穷人吗?不见得吧,例子多了去!

富人破产的如雨后春笋,到处都是!他们花的是自己的钱吗?不见得是!

穷人致富的人也如雨后春笋吧,到处都是!他们花的是别人的钱吗?不见得是!

巴菲特永远是巴菲特,不可复制,包括人不可复制,时代不可复制!

富人企业破产的时候,融到资,那就是救命稻草!

穷人创造财富的时候,不融资,银行追着让储蓄!

富人有开着大奔,欠银行一屁股债的!

穷人有开着雅迪,存款百万的!

谁穷?谁富?

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理念,成为了两个世界的人!

但是,这个社会,也是由此才会发展进步,没有差异化,没有竞争,也就没有滚滚的历史洪流了。

总之,富人可以成为穷人,穷人也可以成为富人,这一切,不是巴菲特说了算,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自己!


逆流说教育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富人基本上都亏过钱,而有很多穷人没有亏过一毛钱!笔者觉着还是有些道理和哲理的。


富人亏钱源于投资和冒险,而同样富足于开拓创取。

为什么会亏钱,不投资不冒险基本不会亏损,但同时也失去了获利的可能,也就失去了成为富人的可能。而勇于冒险,敢于投资才是成功的具体行动,也就提升了成功,成为富人的基础。


穷人往往保守,不愿意过多付出和冒险

以普通工薪族为例,工资除了生活家用,基本上就存银行或者搞理财了,而很少投资或者用钱去冒险。当然这和大家收入水平有直接关系,但跟是否去投资和去冒险都有一定关系。

而没有付出,没有投资,没有开拓创新,想要获得收益概率就很低,想要成为富人可能性就不大。


郭一鸣


这是一句朴素的话,但却深入揭示了富人与穷人之间,本质的区别。也说明了,富人为什么是富人,穷人为什么是穷人。

第一,富人或有冒险精神。

不管是哪一种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但每一项投资,都可能战胜风险之后,获得丰厚的回报。创业也好,单纯的财务投资也罢,都是充满风险,这种风险,包括了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等。

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中国,概莫能外。

但正因为不惧风险,许多优秀的人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富人。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几乎中国所有一代富豪,都是冒着种种风险从枪林弹雨中杀出一条血路。许家印如果不敢冒险,就成不了中国首富。MIH如果不敢冒险,就不能造就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之一,投资腾讯10多年,获得超千亿美元的回报。

但许家印的恒大粮油、矿泉水、足球等,也消耗量许家印大量的资源,亏得一塌糊涂。恒大足球虽然未来看好,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一直是巨亏的。

南非的MIH投资腾讯是爆赚,但之前投资的脉搏网,至少让它亏损8000万美元。

第二,穷人有时缺乏勇气。

王健林曾经说过一句话很有意思:清华北大,不如胆大。

王健林早期下海,也是很有勇气的,从政府公务员辞职创业,这是非常勇敢的。

但对于大部分穷人来说,不是没有机会、也不是没有机遇,但他们没有勇气。小富即安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没有勇气,就没办法卖出第一步。连第一步都不敢迈出去,怎么去发财。

所以因为不敢投资,不敢冒险,随遇而安,成为穷人。因为不敢冒险,也就无所谓的亏本。但也没有办法从市场中赚到更多的钱。


波士财经


说实在的,巴菲特这句话我不知道他是在什么背景下说的。但是从我的角度我认为巴菲特这句话指的是进行投资的重要性。

巴菲特说的从未亏过一毛钱的穷人意思是说很多人因恐惧投资亏损而远离投资甚至终生都不投资。这样的人当然不会亏损。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这样——他们不炒股、不炒房、更不会去创业。他们终身都在给人打工,做工薪一族。收入都做存款和低风险理财,过着稳定得不能再稳定的生活。这样的人不做投资,当然不会亏钱。但是远离了风险也就远离了发家致富的机会。任何投资都有风险的,只有不断的坚持投资、面对亏损继续努力才可能成为富人。

巴菲特自己做投资时也有过几次重大的失误,有过几十亿美元的重大损失,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伟大的投资家。而我们很多普通人极度厌恶风险,甚至终生只把钱存在银行。这样的人注定会平凡一生。


孟可的思想空间


钱有两种,一种是无风险收益,主要又分两种,一是劳动收入,二是利息收入。

另一种为风险收益,主要为广义上的投资收入,买房产买股票是投资,做实业经商,也是投资。

无风险收益有一个特点,就是收益相对投入,不论是资金投入还是劳动投入,是相对固定的,由系统整体决定,偏差较小。

而风险收益,收益相比于投入,有很大的可能范围,可能是十倍百倍,也可能是负数。

风险收益为什么有这个特质?因为风险收益,本质上是对存量的重新分配,而无风险收益是对增量的分配。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风险收益是对存量的分配。

股票收益是对股市投入资金的重新分配,从宏观来说,也是对全体居民财富的重新分配。房产投资收益,也是对居民财富的重新分配。

这是纯投资。那么,实业投资呢?我的收益不是来自于我制造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吗?

一部分是,但很多时候不是。

举个例子。马云创办阿里巴巴,他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哪里?直接说,来自电商的服务。但从根本上说,它挤占了实体商业的利润,来自于对商业消费存量的重新分配。

一般实业投资也是如此。

你开一家火锅店,就会对其他火锅店产生分流,是对现有客户的重新分配。

其他类型的也大致如此。

为什么拜关公这个武将为财神?因为想暴富,只能依靠存量的重新分配,很像战争。

回到主题,为什么敢亏钱才容易变富?因为你要想快速变富,就必须参与到存量的重新分配中去,而不能仅仅依靠自己创造的增量。人与人的差别总是有限,增量的差别也会有限,但存量的分配,却要大得多。

一个人如果怕亏钱,而不敢参与到存量分配的游戏,那自然就失去了暴富的机会。

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都参与这个游戏,因为毕竟,即使参加了,你也最有可能是被分配的那个人。

说到底,暴富不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

劳动最光荣,创造财富增量的人最可敬。


如实境界


说明一点,投资有风险,穷人一定是最不愿意担风险的群体之一。

是什么原因穷人一般不愿意担风险,应该是思想观念保守,如今全社会蒸蒸日上守财奴不受宠。有人一定会提出疑义,说自己并不富裕但是天生就富有冒险精神,光脚的还怕什么风险?其实担风险与喜好博弈不是一个概念。我就是个天生不守份的家伙,只要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就敢于承担风险去做投资,有一次投资,朋友们认为连百分之十的机会都没有,几乎都认为这回投资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最终我拼尽全力获得了二千倍的回报,呵呵,终于可以说自己小富裕了,可是,因为天性使然很快又尘归尘土归土,又回到了穷人队伍里。说了半天,我只是告诉大家,担风险与敢于博弈不是一回事,承担风险属于智勇双全的人,博弈精神只是赌徒心理,穷人一般来说有两种特性,一种是保守一种是博弈,这两种人十有八九富不起来。


万里白光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富人基本上都亏过钱,而有很多穷人没有亏过一毛钱!笔者觉着还是有些道理和哲理的。

富人亏钱源于投资和冒险,而同样富足于开拓创取。

为什么会亏钱,不投资不冒险基本不会亏损,但同时也失去了获利的可能,也就失去了成为富人的可能。而勇于冒险,敢于投资才是成功的具体行动,也就提升了成功,成为富人的基础。

穷人往往保守,不愿意过多付出和冒险

以普通工薪族为例,工资除了生活家用,基本上就存银行或者搞理财了,而很少投资或者用钱去冒险。当然这和大家收入水平有直接关系,但跟是否去投资和去冒险都有一定关系。

而没有付出,没有投资,没有开拓创新,想要获得收益概率就很低,想要成为富人可能性就不大。


用户303102312329709


富人懂得“舍得”的辨证关系在商业实战中的应用,并且知道冒风险的利润比常规投资要高,穷人输不起不敢冒风险,赚的也就得少,但穷人搞不懂“货币贬值”坚持“埋头苦干”、“稳打稳扎”经不起市场动荡、货币贬值和金融政策的冲击,被富人“割了韭菜”、“薅了羊毛”最后沦为金融博弈的垫脚石。

说到底还是富人受的教育比穷人多,经历也比穷人丰富对“大势”的判断和选择比穷人做得早,动手执行也就比穷人快,富人在“跑马圈地”的时候穷人还在埋头苦干,显然富人要比穷人先人一步,抽身也比穷人快。终归揭底还是富人除了会经商还能和政治联合。


未来不在我还在1


巴菲特:我从来没这么说过。



传说小汗


《祝巴菲特88岁生日快乐,但您需要努力进步,避免故步自封!》

阴阳子 著

2019年5月4日,美国奥马哈,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巴菲特与芒格的投资朝圣专场!

现场一共五万人,其中中国人就要1.5万人!考虑到能参加股东大会的人至少要有一股伯克希尔股票,而一股接近33万美元!这1.5万中国人绝对是中国的高净值人士。

巴菲特在美国被称为奥马哈先知,在中国被称为股神!

几乎与财神同级别!

深受中国投资者崇拜与推崇!

我也非常喜欢巴菲特,我尤其喜欢芒格!我多次研究芒格的演讲,发现几十年前的芒格的经典分析,今天都实现了。

可以说巴菲特与芒格确实是美国金融资产阶级的金字塔顶层的王中王。

但实事求是的讲! 虽然60年投资生涯保持着罕见的19%的平均收益率,把1960年1万美金变成了2019年的1亿美金,49年翻了1万多倍!

可是认真观察,最近十年,巴菲特的投资收益率并不理想!

2018年以几千亿美元只赚了40亿美元。收益率才0.4%左右。

2019年一季度略好,也不太如意。

纵观巴菲特投资,1980年代到1999年是其黄金期!大概是他50岁到70岁之间。2000年以后他的投资就没有太出彩的。

投资金额虽然很大,但投资收益率都不能说优秀,只能说在这种体量资本投入下表现中庸!

我认为原因有三:第一。2000年互联网第一次泡沫破裂,巴菲特以不投资互联网高科技的理念躲过一劫,但也从此受到严重影响!长期不敢果断大举投资互联网科技企业。居然错过了亚马逊,谷歌,苹果,微软这样日后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企业。特别考虑到,2001年巴菲特以3.5亿欧元买入过亚马逊的欧元债券,获得几亿欧元利润,但他过于谨慎,就是不肯在亚马逊美股3美金时买入(现在每股1962美金,巴菲特却买入)。巴菲特与微软比尔盖茨是几十年老朋友,却一直不买便宜微软股票,结果微软股价一直涨,前几天股价128.90美元,市值到了1万亿美元了!

苹果也是从几美元涨到96美元时,巴菲特才开始入手~~

巴菲特还错过了阿里巴巴,腾讯等!

可以说,从2000年开始最波澜壮阔的一波财富浪潮,巴菲特错过了!

如果这是短期趋势也罢,可是这是一轮长达20年的大趋势,巴菲特居然错过!

股神难道已经巨人黄昏了?

第二。沉迷于自己能力圈故步自封!巴菲特投资一大特点就是:能力圈和安全边际!

能力圈是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安全边际是为了保护本金!

但巴菲特过度沉迷自己的原则。对金融市场成长股和科技股关注不足,把过多资金留存在美国,传统行业。在风险投资领域和中国新市场参与严重不足!错过了很多优秀的初创企业!投资中国比亚迪,也是在芒格软磨硬泡下勉强出资完成。

事实是,风险投资在全球的高速崛起,同时期中国的张磊高瓴资本,李录喜马拉亚资本(芒格支持)都取得比华尔街顶级专家高的多的投资收益!

芒格说:中国水更好,鱼更多!

巴菲特重金集合在美国,而美国市场早就严重饱和,想取得高收益率太难!

第三。巴菲特拥有资本总额太大,使其投资效率下降!造成伯克希尔收益率不如人意!

如果给巴菲特1000万美元,他可以快乐赚个每年了50%收益率。但他有几千亿美金,困难就很大!无论则么投,都很难跑赢大盘指数。

所以近十年伯克希尔的表现差强人意!几乎和大盘指数持平!

所以巴菲特要解决收益率不佳问题,必须改变自己投资组合和公司架构1.在高科技公司大规模投入!2。加大风险投资。投早期。把伯克希尔分三部分,一部投资传统行业,一部做风投,一部做中国市场!3。加大中国市场大规模投入!4。启用中国人来执掌伯克希尔集团!(李录投资成功率明显比巴菲特找的todd和ted高)。

故步自封必然落后,没有谁是天生王者!巴菲特非常伟大,如果他能在88岁还坚持改变,与时俱进,那他就更加伟大,更加卓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