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的那些事

今天繼續更新赤水那些事之:值得一看的老照片(第二期):

...............................................................................

赤水的那些事

這是貴州引進的第一輛汽車。20世紀20年代,周西成任師長駐赤水期間,修建公路,購進機動車、船。圖為周西成從廣東購進的小汽車,周任軍長、省 長後,將車運去貴陽。

...................................................................

赤水的那些事

上世紀60年代的赤水一中校園。

赤水的那些事

抗戰期間,赤水人民和全國人民一樣,同仇敵愾,支持抗戰,成立了抗敵後援會赤水分會,赤水學生也成立了抗敵救國會。圖為赤水縣中學生進行抗敵宣傳活動後合影。

赤水的那些事

圖為1938年赤水縣**後方工作團附設的民眾識字班畢業紀念照。民眾識字班在學文化的同時進行**救亡宣傳。

赤水的那些事

抗戰期間赤水女子中學校長向茵谷,組織學校學生製作繡花被面、枕頭等到赤水、合江等地義賣,收入全部捐作抗戰經費。圖為女子中學學生在街頭義賣刺繡品。

赤水的那些事

《少年大眾》是1932年段雪笙回赤水時倡導進步青年學生創辦的進步刊物。另創辦的一本叫《寒夜之華》。現在的除了《今日赤水》,還有那些?

赤水的那些事

赤水民國時期成立的醫學研究會,附設醫學講習所,開創貴州醫學教育之先河。圖為1932年1月醫學講習所第一期學生畢業,全體師生和政要、社會賢達在赤水縣“平民醫院”大門前合影。其中知名人士有:毛光翔、侯之擔、石玉生(赤水著名中醫)。本圖亮點在左上角:平民醫院。

赤水的那些事

赤水古城東門坡石玉生住宅堂屋前的天井。石老先生曾在這裡開設家瑞醫院。

赤水的那些事

197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來赤水古城拍攝《四渡赤水》。圖為當時的十字口至川劇院一段大街(現北門口紅十字醫院至太平新街口)。《四渡赤水》中的“歡迎紅軍二進遵義”場景在這裡拍攝,工作人員正在懸掛五星燈橫幅標語“歡迎紅軍二進遵義”。看熱鬧的群眾人山人海。偶當年還在二小讀書,背起書包追著去看稀奇。。。。。

赤水的那些事

紅軍二進遵義城,遵義人民群情激奮,這個場面正在赤水城十字口一帶拍攝。圖為拍攝現場。

赤水的那些事

道閣寺舊址。位於赤水城南,建於清代,曾有道人主持。赤水古城九宮十八廟之一。民國時期已改為民宅。圖為道閣寺舊址改建建築,是不是很眼熟??

赤水的那些事

基督教堂舊址。建於1932年,當時由英、德等國及國內基督教牧師、傳教士在教堂主持傳教活動。近年來,由於城市建設拆遷到東郊路新建。話說新教堂,偶還沒去過,聽說每年平安夜有活動,熱鬧。

赤水的那些事

赤水兵工廠舊址(禹王宮)。1923年周西成駐赤水期間創辦,大量製造步槍、手槍、機槍(時稱“赤造槍”)和各種子彈、手榴彈,裝備所屬部隊。兵工廠工人最多時達3000多人,後隨著周升職後遷去貴陽。

赤水的那些事

赤水兵工廠生產的步槍,簡稱赤造槍。

聲明:本文所有照片均轉自《赤水留真》,感謝拍攝和保存這些老照片的人們,向你們致敬!本文所發之目的旨在向廣大赤水市民傳遞歷史,瞭解歷史,如有侵權或者不妥之處,請告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