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不建都北京,而选择南京?

深山草绿


先解释一个问题,朱元璋时期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到洪武11年。在这个时间段里,北京指的是河南的开封。而我们现在所说的首都北京,在元朝的时候叫大都,后来1368年八月,被明军攻占后改名叫北平。



南京的名字也是改了好几次。公元1356年,朱元璋带兵三路进攻集庆(集庆是当时南京的名字),攻破后,将集庆改为应天。1368年正月初四建国的时候,朱元璋在应天即皇帝位,同年把应天改为南京。

朱元璋为什么不建都大都(北平)?那是因为那个时候,北平还没被打下来呢,还在元朝人手里。明朝是1368年正月初四建立的,


一直到1368年的二月十二,常遇春攻克东昌,才打进山东。

四月初八,才打到了河南。

同年闰7月,七月十四,才攻克德州,

七月二十八才打到通州

8月1号改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

八月二日,徐达进入元大都。

八月十四日朱元璋来到北京,把大都路改为北平府。


少校柳下惠


专注于明史,我来回答。

公元1368年朱元璋于应天府(南京)称帝,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

《明太祖实录》记载:“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

在称帝之初,朱元璋为什么选择南京作为新王朝的帝都呢?

我认为原因主要是,朱元璋是从南方一步步打下天下的,他的大本营在南方,当时他采纳了朱升“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策略,以及刘基等人善待百姓的建议,在南方的根基非常深厚,有很强的控制力。而且南方比较的富庶,是当时的鱼米之乡。新生的帝国定都这里,在后勤方面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而且这里还有之前王朝留下的宫廷建筑可用,再建一座皇宫实在劳民伤财。从节省民力这方面考虑,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而当时的国内形势又是怎样呢?

他建国之初,全国的统一还远未实现,朱元璋只是占据了今天的两湖地区、河南东南部、江西、安徽、浙江等地,基本上都是当时全国土地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最富庶的地区。其余如云南、四川、山西、两广地区都在各个势力的手中。而这一时期的北京还叫作大都,是元朝的首都,仍然在元朝的控制之下,所以说并不具备定都这里的条件。

综合一下全国的形势来看,定都南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并且进退有余,可守可攻。

1367年七月,大将徐达挥师北上。七月十八日,元顺帝弃大都北逃;八月初二,徐达大军进入大都。所以说直到这时,北京才算纳入大明王朝的版图,已经错失了定都这里的最佳时机。

其实朱元璋对于定都南京是有一点忌讳的,因为自古以来凡是定都这里的基本上都是短命王朝,大明会不会因此就步他们的后尘呢?

所以朱元璋就考虑迁都的问题。当时他曾考虑了他的老家凤阳,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北京等地方。还派出了太子朱标去考察了一下,朱标最后选择了洛阳,回来后就着手准备搬到洛阳。可惜朱标是个短命鬼,没多久就死了,迁都洛阳的事也就不了了之。而这时朱元璋也已经年近古稀,已经没有了再去主持迁都的那种决心了。所以洪武年间,大明王朝的都城始终都在南京。

参考书籍:沉暮与新生 张海英

听历史说话


朱元璋以一个放牛娃兼和尚的身份,参加了元末的农民起义,加入郭子兴的义军。他先是铲除了几股农民起义的力量,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剿灭方国珍,一统江南。于是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建立了明朝。而此时,元朝还占据着北方,北京是元朝的都城,称为大都。

朱元璋之所以迫不及待地在南京称帝,是为了名正言顺地号召各地的人民起来反元。他在北伐的《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就是以汉人的正统为据,在政治言论上占了先机。

另一方面,朱元璋及时称帝,也是为了激励将领。将领们有了封妻荫子的殊荣,自然会勇往直前,有了个人拼斗的明确目标。

其实,朱元璋对南京这座都城并不满意,考虑过迁都。但是北京并没有作为他的迁都目标,因为那里离蒙古近,元顺帝逃在蒙古草原里。他曾经派太子到西安和洛阳考察,准备迁都,后来作罢。


正经说文史


因为南京是最适合朱元璋的。

为什么不选择北京呢?

主要是因为外患比较强。当时北元刚刚被赶进草原,反扑之心很强,从朱元璋一直打到朱棣时期才逐渐安定下来。而一个刚刚建立起来的政权,首都定在这种外患强烈的地方,自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至于朱棣迁都北京,情况又不一样。

朱棣本身的根基就在北京一带,加上朱棣时代,整条北方防线已经比较稳固,还有大明朝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国力持续上升,拥有足够的实力压制蒙古人的反扑。

那为什么朱元璋会选择定都南京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钱粮方便。

宋元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逐渐南移,所谓天下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

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而南京又是其中的交汇之地,有着如此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以南京为都城,绝不会有物质经济之忧,这是定都北京所比拟不了的。

第二,没有更好的选择。

朱元璋曾考虑过好几处地方,比如开封、西安以及凤阳等。但开封地势平坦,无险可守;西安虽然地势险要,但却气候干旱,土地蜕化,到了此时也不适合做首都。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想定都于此,但考虑到刘伯温等人的建议,而且历史上也没有哪个王朝在此立国,这里无论是经济还是地理位置都不适合作为都城。

第三,南京是发家之地。

朱元璋在此经营多年,南京是他开疆扩土过程中最理想也是最稳固的大后方,甚至说他的一切都是围绕南京展开的,既然没有别的选择,那么就只能定都南京了。


金兔历史


大家好!我是燕月阁!

如有不对,烦请指正。若有不同,恭听君言。


为何不建都北京

北京在当时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作为前前前朝陪都、前前朝和前朝旧都,且扼守连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更舒服的是,还有现成的宫殿,不用大兴土木,耗费钱财人力重新修建。真的是巴适的很。

那为什么朱元璋还不定都北京呢?主要是因为北京不安全。要知道朱元璋建立大明时,北方尚未收归己有。即便是攻取了北京之后,北元依然有着较强的实力,随时可以南下攻打北京,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把比较能打的儿子封于北方的原因。不过,又有说法是朱元璋等老一批集团,认为北京不是汉家土地,是蛮夷之地(北宋后,一直是少数民族统治),不适合建都。在《皇明宝训》中就有记载:“若就建业北平现成宫室,虽曰暂省民力,然皆地非中土,亦非长治久安之道。”。

又为何定都南京

其实早期朱元璋,是并不愿意定都于南京,因为南京偏安一偶,还曾多次与群臣讨论迁都事宜,也派过人去考察过西安(远离中心且不富)、开封(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又战火摧残且不富)、凤阳(一个字“穷”且势力盘根错节)等地。而且古代人迷信,纵观定都于南京的王朝,很多都是短命王朝,朱元璋等人都认为风水不好。那为啥最后还是定都南京了呢?

在元末明初,南方的经济文化早已经超越了北方,而南京地处江淮,也是古都之一,可以说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了。说白了,四个字“有钱有人”。

南京又右临大江,左临山险,地理条件优越,北伐不成,还能据险以守,再不济也能当个南朝皇帝。朱元璋起兵发家在江淮一带,可以说根基都是在南方(朱棣:不愧是我老爸,定都原因都一样耶)。定都南京,有利于稳固统治。而且朱元璋在南方有很多对手,如东吴的张士诚,汉国的陈友谅,浙江的方国珍,蜀夏的明玉珍。南京又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可以四处平定群雄。所有定都南京,也是出于争霸天下,统一天下的需要。到了朱元璋后期,他和那些大臣都老了,都不想再折腾费事。(南京到北京还是很远,古代条件,远行很难受滴)

总之,明初定都南京,自是有当时的一番考量,而事实也证明了朱元璋的决定是正确的。不得不服古代老祖宗的智慧呀!



燕月阁


其一,南京又叫金陵,明朝之前的其他朝代在这里定都过,朱元璋在这里定都也是理所应当。

其二,元朝的势力还在北方,元大都就是北京,在元朝手中,朱元璋无法定都,再说都城太靠北不安全,太靠南又不利于进攻北方,只有南京最合适。

其三,南京属于当时经济发达地区,可谓是经济中心,作为农民起义的朱元璋,在刚刚建立明朝需要发展的时候,必然缺少钱粮,不靠近经济中心怎么可以。

其四,从历史上看,南京是龙兴之地,有旺龙之势,这一点可有可无。


历史的流浪者


南京在朱元璋建都前叫金陵,是朱元璋呢龙兴之地,并且明朝前期北方的蒙古还掌控这北方的大部分领土,都城靠北容易被受北方的军事威胁,当时的南方是富庶之地容易供给都城,知道朱棣时期测底的把元朝政权打垮,收复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同时为了震慑北方才迁都北京。


历史大问号


当时朱元璋的总部在应天,也就是南京,而他登基的时候还没有攻破元朝,也就是说朱元璋登基的同时元朝还存在。当时的元大都就是现在的北京,所以说朱元璋不可能跑到一个有元朝皇帝的地方登基。而就全国大势来说的话北方尚未统一,应天府基本位于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在这登基是再好不过了。


吃裸裸


朱元璋起家于淮南,建都南京离老巢近。朱棣后来迁都北京也是一样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