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下令分屍洪秀全,一向聽話的曾國藩為何抗旨不尊?

張海ded123-


曾國藩洪秀全這對死敵可用“既生瑜何生亮”來形容。洪秀全在天京建立太平天國據有東南半壁江山,而曾國藩的湘軍始終對太平天國窮追猛打,“天京事變”後天國形勢江河日下,洪秀全最終在內外交迫下服毒自殺,湘軍得到洪秀全的屍體後,沒等慈禧太后下旨,曾國藩即以極刑,讓洪秀全的屍體“灰飛煙滅”,這該有多大的仇才能做出來這樣的事?




從1851年於廣西金田村發動金田起義開始,到1864年在湘軍隆隆的炮轟聲中自盡於天京天王府。短短的十三年裡,以洪秀全為領袖的太平天國是如何從與清朝分庭抗禮、劃江而治到最後的身死國滅,大廈全傾?太平天國在建立之初,將星璀璨,出現了像楊秀清、馮雲山、石達開、林鳳祥這些能征善戰,智勇雙全的名將,中後期,陳玉成、李秀成、楊輔清等青年將領都能獨挑大樑,可為何僅短短的十三年時間裡,太平天國最後卻盛極而衰,迅速走向滅亡?




有兩個人對清軍最後的勝利和太平天國最終的覆滅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們就是曾國藩和洪秀全。太平天國滅亡,作為最高領袖的天王洪秀全要負主要責任。洪秀全為女色所迷,據《江南春夢筆記》所載,天京天王府“其中約有婦女千百,男賊僅洪逆一人,其中淫惡可知也”。自古“色字頭上一把刀”,天王洪秀全與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好不容易一路從廣西打到天京,清妖未滅卻一頭扎進後宮日夜美人偎依淫樂無度,他以52歲的盛年死去,其實正是被邪淫拖垮了身體。“天京事變”爆發前,洪秀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對東王楊秀清的傲慢無禮採取極端的措施,默許北王韋昌輝屠殺東王府上下,然後再“兔死狗烹”解決了韋昌輝,讓兩個無能的哥哥主持朝政,逼得翼王石達開憤然率領10萬天國將士出走。洪秀全一次次自毀長城的行徑最終斷送了天平天國的大好前程。




而最終摧毀掉太平天國這座曾經堅不可摧的大山的人,正是曾國藩和他的湘軍。曾國藩與太平天國的交集始於1853年,這一年的1月太平軍離開廣西誓師北上進入兩湖,曾國藩受咸豐帝詔命,在湖南組織團練,湖南是曾國藩的老家,所以,曾國藩練出來的湘兵,作戰勇猛而且非常團結。在僧格林沁等人率領的清軍與太平天國的作戰始終敗多勝少的情況下,曾國藩和他的湘軍成為了唯一一支可以和太平軍硬碰硬的清軍力量。1854年,在圍截太平軍的過程中湘軍遭到大敗,曾國藩兩次試圖跳船自殺都被人攔住,此敗差點讓曾國藩陷入眾矢之的。不過,他很快就證明了自己,重整旗鼓,採取分化瓦解,動搖人心,團困打圍的方式數次大敗太平軍。不僅捍衛了湖南,還控制了江浙皖贛四省,利用江南、江北大營實現了對天京的死死包圍。




曾國藩作為一個漢族官僚,以書生氣質帶出一支紀律嚴明,訓練有素,戰鬥力強悍的地方武裝力量,並最終憑著實力消滅太平天國,這讓清朝的正規軍無不汗顏。曾國藩和他的湘軍經過多年浴血奮戰,太平天國的地盤越來越小,而湘軍收回的土地卻越來越多,到最後“長江三千里,幾無一船不張敝人之旗幟”。但這些並沒有讓曾國藩感到輕鬆,相反的,他經常心悸和失眠:“權太重,位太高,虛望太隆,驚惶之至”。作為漢族官僚能成封疆大吏,他凡事都要小心謹慎,畢竟,他要面對的是一個本來就猜忌多疑的慈禧太后。


1864年,曾國藩的湘軍攻破天京,早已臥病不起的天王洪秀全於絕望之中服毒自殺。他死後,曾國藩並沒有罷手,而是“舉烈火焚之”,他在事後寫給慈禧太后的奏摺裡對處理洪秀全的屍體有較為詳細的描述:

至偽天王洪秀全逆屍,將士積憤之餘,皆欲得而甘心,直至六月二十七日,始從偽宮掘出。二十八日,扛至營次。臣與臣弟國荃驗看,所帶委員中有曾任刑部秋審處之勒方琪、龐際雲等,暨各文武公同相驗。該逆屍遵尚邪教,不用棺木,遍身皆用繡龍黃緞包裹,雖纏腳亦系龍緞,頭禿無發,須尚全存,已間白矣,左股右膀肉猶未脫,驗畢,戳屍舉烈火焚之。




洪秀全死後,他被以宗教形式葬於天王府,清軍入天王府將洪秀全從墓中挖出,從曾國藩寫給慈禧太后的奏摺裡可以看出,清軍將士雖然“激憤之餘,皆欲得其甘心”,但曾國藩對待已死的洪秀全,處理方式還算是比較剋制的,“戳屍舉烈火焚之”,這樣處理並無不當之處,畢竟人都死了,再搞出什麼花樣都沒什麼大用。所以慈禧太后收到奏摺後對處理結果也比較滿意。不過,幼天王洪天貴福雖然逃出天京但很快就被清軍抓住了,清朝要斬草除根,雖然幼天王願意歸順投降,但還是被清廷以凌遲大刑處死。


大國布衣


曾國藩外號“曾剃頭”,一輩子殺人如麻,尤恨太平軍,天京失陷後,李秀城保護幼主洪天富逃脫,城內無辜百姓則全部被屠。曾國藩之所以能在晚清耀武揚威,風光無限,其實是得益於洪秀全的成全。如果沒有洪秀全起義,就不會有曾國藩私募湘軍和一顯身手的機會。天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藩向清廷宣示忠心,馬上將一手培養起來的湘軍化整為零。但是剿滅太平軍也耗盡了曾國藩大半輩子的心血,中間好幾次還被太平軍打的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甚至尋死覓活的去跳河,所以曾國藩對洪秀全及其領導的太平軍恨之入骨。
(曾國藩畫像)


那麼,為什麼慈禧要求分屍洪秀全,而曾國藩抗旨不尊呢?

其實這裡有個誤解,因為中間存在一個時間差和人物差。

一、攻下天京的是曾國荃,當時曾國藩並不在戰場,所以曾國荃也沒有在第一時間接到分屍洪秀全的命令,而曾國荃進入天京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挖搶寶藏。據記載,天京破城後,湘軍蜂湧而入,他們的目的就是搶掠,上至總頭頭曾國荃,下至軍營僱傭的民工、文職人員,都想發橫財,當時傳聞洪秀全和天國新貴的財寶都在此地。湘軍三天三夜搜查全城,曾國荃和提督蕭孚泗率先洗劫天王府,他們撈盡官衙的一切浮財,就連幾萬名女俘虜也都據為己有。但是曾國荃認為,太平天國的財富不止這些,應該埋藏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因此當抓到李秀成時,曾國荃非常高興,一邊洩憤,一邊逼問寶藏下落。李秀成拒不交待,曾國荃就用錐子猛扎李秀成大腿,把李秀成弄得血流如注。雖然沒有從李秀成口中得出寶藏下落,但曾國荃並沒有氣餒,繼續在天京城內開挖。


二、天京失陷時,洪秀全已經死了一個多月了。1864年正月,曾國藩攻克鐘山後,就合兵南京,之後他就回到了安慶,攻城任務交給了弟弟曾國荃。原來,1861年曾國藩佔領安慶後,就創建了一個軍械所,曾國藩也移居到了安慶。因此安慶經常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而當時天京城又久攻不下,因此曾國藩暫時趕回安慶辦公。後來,天京城攻破,慈禧下令曾國藩分屍洪秀全,所以曾國藩才從安慶來到天京先是表揚了曾老弟一番,然後親自將洪秀全掘墓碎屍,用大炮崩上了天,比慈禧要求的大卸八塊還要到位。所以,由於前後的時間差,造成了曾國藩抗旨不尊的假象。曾國藩對慈禧的忠誠無可挑剔,因此完沒有幻想和懷疑的必要。
(洪秀全劇照)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清朝末年,最大的威脅便是由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所以慈禧對洪秀全可以說是恨之入骨。她讓曾國藩將洪秀全的屍體分屍然後拿去全國各地給百姓觀看,以此洩憤。曾國藩並沒有按照慈禧的旨意去做,而是將洪秀全的屍體進行火葬,然後放進大炮轟到了天上去。而跟洪秀全一起參加運動的洪天貴和李秀成等人也都被曾國藩殺死了。並沒有帶去北京讓慈禧治罪,曾國藩為什麼要抗旨不從呢?


曾國藩有一個外號“曾剃頭”,一輩子殺人如麻,其實曾國藩是非常恨太平軍的,天津失去以後,李秀成保護洪秀全的兒子逃脫,而曾國藩便將城裡無辜的百姓全都殺害,可見他是多恨太平軍。其實曾國藩的晚年,之所以那麼風光無限。我覺得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洪秀全,太平天國運動。如果沒有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那麼曾國藩就不會有私募湘軍和大顯身手的機會。

後來太平天國被滅以後,曾國藩就把湘軍給解散了,但是在曾國藩在攻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曾經有好多次都失去活下去的勇氣。甚至尋死膩活的去跳河。所以曾國藩對太平天國和洪秀全都是恨之入骨的。

當清政府知道洪秀全的屍體被這樣處理以後,不但沒有怪罪曾國藩,反而大大的認可,曾國藩得到一份聖旨是這麼說的:前諭曾國藩將江寧首逆洪秀泉剉屍梟示……茲覽曾國藩奏,各將士於六月二十七日在偽宮內掘出洪秀泉逆屍,經該大臣等驗畢戮屍焚燬。該逆雖逃顯戮於生前,難免極刑於身後,亦足大快人心。由此看來曾國藩其實並不是對洪秀全有私心,反而更加憎恨他,並不是抗旨,反而是更加的完成了旨意。


司徒聊歷史


洪秀全於1864年6月1日因病死在天王府中,據說他病體纏身,天京攻防戰又十分不利於太平天國,因此他服毒自盡了。此時湘軍正在圍攻天京城,李秀成扶立幼主登基,然後指揮太平軍餘部頑強守城。洪秀全死後,大臣們將他用錦繡綢緞包裹藏在宮內,秘不發喪,十餘日後方宣之於眾,然後葬屍於天王府中!1864年7月19日湘軍攻破天京,他們將洪秀全的屍體挖出來,亂刃分屍,然後烈火焚燒,骨灰塞進大炮中一轟而散!當時清政府給曾國藩下的命令是:洪秀泉屍身覓獲後,剉屍梟示,仍傳首被害地方,以洩眾憤。這道命令傳來時洪秀全屍體已經被處理了,清政府對處理效果十分滿意,降旨褒獎曾國藩!

曾國藩殘酷處理洪秀全的屍體,分屍、焚燒、炮轟三道程序處理下來,洪秀全真是死無葬身之地,不僅身死魂滅,更是魂飛魄散。曾國藩如此處理洪秀全屍體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洩私恨,因為洪秀全的太平軍給湘軍沉重打擊,不僅數萬湘軍將士戰死,曾國藩很多親人也死於戰陣之中;其二、洩政恨,曾國藩以儒家大儒自居,處處維護孔孟之道,而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是異端學說,是對孔孟之道的褻瀆;其三、威懾太平軍餘部,讓洪秀全死無葬身之地,可以大大的威懾太平天國的餘部以及教眾,讓他們不戰而降。蘇格蘭的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反抗英格蘭王國的統治,給英格蘭沉重打擊,最終威廉·華萊士被英王捕獲後分裂四肢,首級與四肢傳示不列顛全島,大大的威懾了蘇格蘭的反抗勢力!曾國藩處理洪秀全屍體跟英王處理華萊士的目的是一樣的。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它沉重的打擊了清皇朝的腐朽統治,也打擊了西方列強的囂張氣焰!同時太平天國運動也造成了上億民眾的死傷,江南富庶之地也變成人間煉獄!不論是太平軍,還是清軍(湘軍、淮軍、楚軍)都大量屠戮百姓,兩軍交戰區的百姓都是待宰羔羊,被太平軍與清軍反覆剿殺,百里無人煙,千里有白骨!湘軍攻破天京(南京)後,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很多百姓都被當成附逆殺害了,湘軍大小將士則接管了他們的財產!清朝晚年,內外戰爭中不論是勝還是敗,最苦的還是天下百姓!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朝又延續了47年,最終被革命黨與袁世凱合力推翻!


大秦鐵鷹劍士


1851年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一路勢如破竹,橫掃十八省,最巔峰的時期佔領了整個中國的半壁江山,讓當時的清朝深陷被顛覆的危機。

1853年,洪秀全打下南京後,自稱天王,建立天王府,廣納後宮,天王府內各類女性高達2300多人,全供他一人享受,一頓飯的花費大概是上千兩白銀之多,天王洪秀全11年間沒有出過南京城一步,他一直醉心紙醉金迷的奢靡生活。

1856年,“天京事變”的發生,楊秀清被滅門,韋昌輝被誅殺,石達開率部出走,盛極一時的太平軍由盛轉衰,一蹶不振.

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創辦軍械所,也因此也移居到了安慶。1864年正月,曾國藩攻克鐘山後,見南京久攻不下,他自己在安慶又有公務需要處理,為此他自己就回到安慶,攻城任務交給了弟弟曾國荃。。

1864年7月曾國荃率領湘軍攻佔天京,搜出部分錢財,拿下中王李秀成。聽說洪秀全大殿內有寶藏,曾國荃帶領湘軍翻遍天京城,挖掘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挖出寶藏,將錐子將李秀成大腿紮成血葫蘆,但李秀成寧死不屈。

此時洪秀全已死近2個月有餘。

洪秀全病體纏身,天京攻防戰形勢危急,內外交困,1864年6月1日他服毒自盡。大臣們將他用錦繡綢緞包裹藏葬屍於天王府中!

湘軍攻佔天京後,從俘虜的一些太平天國高級官員口中得知洪秀全已經服毒死亡,埋葬於天王府。曾國藩在7月26日據此向清廷上奏,在一宮女告密指引下,7月30日湘軍在天王府內挖掘出了洪秀全的屍體,曾國藩等人一同驗視,當時看到的洪秀全屍體的情況是:“該逆屍尊尚邪教,不用棺木,遍身皆用繡龍黃緞包裹,雖褲腳亦系龍緞,頭禿無發,須尚全存,已間白矣。左股右膀肉猶未脫”。

8月1日曾國藩為打擊太平天國舊部的信念,下令:“戮屍,烈火而焚之!”並且,還讓人將洪秀全的骨灰,摻以火藥,裝入炮彈,發射了出去。

曾國藩已經下令將洪秀全的屍體焚燬後,於8月11日接到清政府諭旨:洪秀泉(原文如此)屍身覓獲後,剉屍梟示,仍傳首被害地方,以洩眾憤。

當清政府瞭解到洪秀全的屍體已經被處理掉之後,還曾有一份諭旨,對曾國藩的處理方式予以追加認可:

前諭曾國藩將江寧首逆洪秀泉剉屍梟示……茲覽曾國藩奏,各將士於六月二十七日在偽宮內掘出洪秀泉逆屍,經該大臣等驗畢戮屍焚燬。該逆雖逃顯戮於生前,難免極刑於身後,亦足大快人心。

以此來看,曾國藩實際並沒有抗旨不尊,反而是加量完成了任務。


美麗青春您真痘


曾國藩沒有抗旨不遵。

太平軍威脅到清政府的統治

道光30年(1851年)洪秀全楊秀清等人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爆發於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展迅猛,太平天國橫掃十八省,佔據半壁江山,成燎原之勢。



1852年7月,太平軍殺到了湖南省會長沙城下,此時曾國藩正在湖南長沙湘鄉縣荷葉塘白楊坪(今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大坪村)為去世的母親守孝。

曾國藩積極配合清政府鎮壓太平軍

鎮守長沙城的張亮基等人想到曾國藩,他在兵部任過職,練兵方面有經驗,就請出曾國藩在全省組織團練。曾國藩就在家鄉湖南一帶,依靠親朋好友等一切關係,建立團練軍隊湘軍。

曾國藩殘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用刑苛刻,抓到太平軍立刻審訊立刻正法。他的弟弟曾國荃鼓勵湘軍燒殺搶掠財物,以封官加爵鼓舞士氣。



曾國藩和他的父親及他四弟都曾親手殺過人,殺人如麻。“曾剃頭”“曾屠戶”,名聲遠揚。據說江蘇要有小孩哭,只要媽媽說“曾剃頭頭來啦!”小孩嚇的立刻不哭了。湘軍在腐朽的清朝武裝力量中脫穎而出。曾國藩被清朝封為一封勇毅侯,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居一品。

太平天國“內訌”曾國荃迅速取得勝利

1856年,太平天國領導人之間發生矛盾,導致“天京事變”的發生,太平天國運動從內部受到重創,一蹶不振,北王韋昌輝和燕王屠殺東王府2萬餘人,最後被洪秀全處死。



1864年曾國藩攻下鐘山,回到安慶,攻破天京的任務交給了他的弟弟曾國荃。

1864年6月曾國荃率領湘軍攻到太平天國都城天京,挖地道埋火藥,轟炸天京城,搜出部分錢財,拿下中王李秀成。聽說洪秀全大殿內有寶藏,曾國荃帶領湘軍翻遍天京城,挖掘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挖出寶藏,嚴刑審訊李秀成,沒有結果。有宮女告密洪秀全已死,曾國荃派人根據宮女的指引,從天王府大殿內挖出洪秀全的屍體。

清朝政府下旨處置戰俘

清政府對洪秀全恨之入骨,給曾國藩下諭旨,對曾國藩及湘軍軍士論功行賞,並提出“李秀成洪達二犯,即著曾國藩等派委妥員,檻送京師,訓明後盡發處置”“洪秀全屍身,覓獲後銼屍梟示,扔傳首被害的地方,以洩眾憤。”

曾國藩從安慶火速趕到天京。洪秀全的屍體再次被挖出,曾國藩曾與洪秀全交戰數年,從沒見過面,老曾一看,躺著的這人嘴上只剩幾根發白的鬍子,禿頭,左大胳膊上有點肉,身穿黃段繡龍的袍子。加上宮女指證,認定這就是洪秀全。

曾國藩忠於朝廷沒有抗旨不遵

8月1日曾國藩下達了狠命令,命刀斧手把洪秀全的屍體剁的粉碎,又命人把肉泥拌成火藥,裝入炮彈發射到天空,挫骨揚灰。

關於洪秀全的死因,據他兒子幼天王洪福瑱(洪天貴福)在“自述”中交代說:“本年四月十九日,老天王病死了”。後來洪天貴福按清朝旨意凌遲處死。

曾國藩對李秀成,洪仁達處以極刑。李秀成勸曾國藩反清稱帝,遭到曾國藩的反對,曾國藩認為對這樣的徹底反清餘孽,死是最好的結果。


小姐姐講史


抗旨不遵?沒有吧,到底超額的完成了任務,雖沒有將洪秀全分屍,但是卻將其挫骨揚灰,更是將其骨灰用大炮轟入天空之中,下面為您詳細的介紹一下此過程。

無敵湘軍

太平天國運動大家都知道,席捲半個中國,歷時十多年之久,而清朝後期十分腐敗無能,已沒有能力鎮壓。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曾國藩的湘軍誕生了,由於國家沒有給其糧餉,所以曾國藩無奈,攻城必取,搶奪錢糧充當糧餉。



攻破天京城

太平軍後期經歷了天京事變,實力日漸衰弱,因此局勢逐漸的被曾國藩所掌握。終於在1864年7月19日,湘軍攻破了天京城,這裡有個冷知識,攻破天京城的是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其實曾國藩更擅長的是運籌帷幄,而其弟弟曾國荃則擅長帶兵打仗,還有一點則是距離攻破天京城,洪秀全已經死了一個月了。


收刮財寶

攻破天京城後,大家喜出望外,同往常一樣。燒殺搶奪,搶奪財寶。可以說湘軍將能收刮的財寶全部收颳了,但是並不滿意,沒有自己想象的多。正好活捉了李秀成,為了看其還有沒有藏起來的寶藏,曾國荃對李秀成用盡了酷刑,將其折磨的不成人樣,用錐子將其扎的渾身是血,將其折磨了一個多月,但是也沒有問出有關寶藏的事。所以說這次攻破天京城並沒有收刮很多的財寶。

太后之令

慈禧太后得知曾國藩攻破了天京城後,喜出望外,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於是下旨讓曾國藩將洪秀全分屍,以儆效尤再將李秀成壓入京中,以待發落。這裡前面已經說了,當時曾國藩並沒有在天京城,在天京城中的是其弟弟曾國荃,命令是傳給了曾國藩,而不是曾國荃,所以並沒有立即執行命令。

挫骨揚灰

待曾國藩到達天京城後,可能是覺得將洪秀全分屍並不夠解恨,而是將死了一個多月的洪秀全用以“火刑”,最後更是將其骨灰放入大炮之中,轟到天中散去,挫骨揚灰以解心頭之恨,所以說是超額了造成慈禧太后的命令。



處死李秀成

曾國荃對李秀成嚴刑拷打了一個月,其已經不成人樣了,最主要的是還沒有問出財寶的下落,所以並沒有將其送入宮中,一是因為其身體確實不允許長途跋涉,二是因為自己沒有問出什麼,一但到宮中說出一些不利自己的話,有些得不償失,於是下令將其殺害了。


兵敗如山倒,太平天國的高級將領失敗後,均都沒有獲得好的下場,反之是悽慘至極,形神俱滅。而曾國藩也沒有不聽從慈禧太后的命令,反之將其超額完成。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曾國藩自動放出自己的兵權,將組建的湘軍解散,以免自己功高震主。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太平天國勢力不斷壯大,直接威脅到清政府,成為慈禧最為憂心的敵人。1864年,“四大重臣”之首曾國藩終於剿滅了太平天國。14年之久的太平天國運動終於結束了,慈禧下了兩道懿旨。

第一道懿旨:將已經死了的洪秀全挖出後分屍。第二道懿旨:命令曾國藩將洪天貴和李秀成押送到北京。而曾國藩卻未遵循懿旨。這是為什麼呢?
曾國藩對於第一道懿旨是怎麼做的?將洪秀全火化後骨灰放入大炮中,轟到了天上。對第二道懿旨曾國藩並沒有將二人押到北京而是直接殺了。他這樣做是為了隱瞞一些事情。

洪秀全後來收斂了很多錢財,稱帝后第一件事就是選妃。他死後寶藏去哪了呢,曾國藩沒有找到,並把事情報給了慈禧,慈禧相信嗎?所以要方面問一問李秀成和洪天貴二人。如果二人對慈禧說曾國藩拿走了寶藏,本來疑心的慈禧,曾國藩是跳到黃河洗不清了。

而殺掉他們只需要一些說辭,曾國藩回報慈禧:他二人曾經差點害我性命,所以直接替太后你除掉了。對於洪秀全以更慘的下場示眾了,曾國藩畢竟手握重兵,這時慈禧吃了虧還要大大的賞賜。


歷史別墅


慈禧下令分屍洪秀全,曾國藩並沒有抗旨,而是照做了,哪怕是洪秀全的屍體當時已經被掩埋了。

現代很流行“曾國藩家書”之類的東西,而曾國藩也由此被人吹噓成了“聖人”。不可否定,曾氏家書還是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鑑之處的。但這個“聖人”符不符合事實,還是瞭解一下背後的史實,再做決斷吧。

晚晴出了四大名臣,曾國藩赫然在列,其他三位分別是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而在四人的功績中,曾國藩的功績,應該是最為人所不齒的。

其中,左宗棠曾率軍遠征新疆,抗擊沙俄和中亞諸國的入侵,奪回了伊利,恢復了清朝對新疆的統治。中法戰爭中,左宗棠又指揮軍隊擊敗法軍,奪取了諒山等多地。可惜,在慈禧統治之下、昏聵無能的清廷,卻以勝議和,造成了中國不敗而敗的結局。

而左宗棠的部下,也因為主戰,被人陷害。左宗棠也因此鬱鬱而終。左宗棠才是真正愛國的忠臣名將,實乃清末第一大功臣、大英雄。

張之洞同左宗棠類似,堅定主張抗擊外敵,積極抗法、抗日,還力主興辦洋務,並親力親為,促進了工業進步。

反觀曾國藩呢?不能不說他很會做人,但是卻毫無抗擊外敵之功,遠遠不如左宗棠和張之洞;興辦洋務又不如張之洞、李鴻章貢獻大;搞外交,遇到箇中法“天津教案”,選擇了明哲保身,跑了,將個爛攤子丟給了李鴻章。這點上,還不如李鴻章,至少李鴻章還肯揹負罵名。

曾國藩的確是“曾氏家書”的忠實踐行者,做人一流呀,而且對滿清絕對是知恩圖報,忠誠異常。

曾國藩最大的光輝與功績,就是平定太平天國。他也正是靠這一功績,進入了晚清四大名臣之列。但是,這場平叛,可以和清初之時的“嘉定三屠”、“揚州十日”作比了。

曾氏兄弟在天京(即現在的南京)的作為,並不比數十年後,所發生的仁慈。根據曾國荃的幕僚、好友趙烈文所著《能靜居日記》記載,此次總計死者約二、三十萬人,“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被戳以為戲,匍匐道上”、“老者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哀號之聲達於四方”、“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四十歲以下的婦人們去哪了呢?不用明說了吧。這可是連遮羞布都不要的屠城。

這就是曾國藩“湘軍”的所做所為。由此,曾國藩和他的弟弟曾國荃,有了“曾剃頭”和“曾屠戶”的美譽。

天京的百姓很悽慘,但曾國藩卻因此變得風光無限,受到了滿清朝廷的大力嘉獎,被作為忠臣良將的典型,進行大肆宣揚。曾死後,還被清廷冠以“文正”的諡號。內中深意不言而喻了吧,這個“文正”和之前的“文正”,可是大不相同呀。現代很多人把曾國藩當成“聖人”一般供奉起來,實在是無法理解呀。

至於洪秀全,在湘軍圍困天京之時,就已經因病去世。到天京陷落時,洪秀全已經去世將近兩個月了。

曾國荃入城後,派人挖掘出了洪秀全的屍體。曾國藩得知消息,立刻下令:“戮屍,烈火而焚之!”並且,還讓人將洪秀全的骨灰,摻以火藥,裝入炮彈,發射了出去。

曾國藩的目的,就是讓洪秀全徹底屍骨無存,灰飛煙滅,用來打擊太平天國舊部的信念。

以曾國藩的為人,怎麼可能忤逆慈禧呢,他見到慈禧都是戰戰兢兢的。曾國藩也正是憑藉對滿清、對慈禧無比的忠誠,得到了慈禧的欣賞,死後也是榮耀異常呀!


奕天讀歷史


這個問題有誤,因為曾國藩不但分屍了洪秀全,甚至還超額完成了目標。

現在關於洪秀全的死因有很多說法。

但是不外乎兩種

1.正常死亡

因為被湘軍包圍了,城中沒有吃的,洪秀全帶頭去吃一下稀奇古怪的東西(草露)。加上心中焦慮,得了重病,以致死亡。

2.非正常死亡

洪秀全知道天京是守不住了,於是在城破之前,服毒自殺。

但是總的來說,當曾國藩的湘軍攻入天京的時候,洪秀全已經處於死亡狀態。但是作為起義的首領,即使是屍體,湘軍也不可能放過。

他們把洪秀全的屍體挖了出來,但是今天的人對處理過程,卻還有爭議。

一是在河邊燒掉,殘餘的直接扔到河裡。

二是分屍,剁成肉泥,拌進火藥裡,用大炮送上天。

曾國藩是靠鎮壓太平天國起家的,自然不可能會對洪秀全的屍體,有仁慈之心。雖然不能確定到底是怎麼處理的,但是想也不可能落個好。

喜歡就關注唄:侃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