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股市每次大跌,都那么毫无征兆?

清风看市8


提前告诉你,好让韭菜跑么,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本质上只是散户不知道不关注,而市场早已反馈。

2018年1月底2月初a股的下跌是跟随者美股的暴跌;3月底的暴跌是美国对中国加征600亿关税引起;紧接着是中兴事件/范冰冰事件;格力不分红事件/美股继续暴跌/长生生物,这一切的开端都意味着不是一次暴跌,但是总有股民觉得没事。

有跌必有涨,2017年初的新疆基建计划/一带一路/前年雄安等热炒一波后市场开始回调,直到5月份,上证综指收跌3016点后开始反弹。政策先行,证监会升级了监管措施,msci纳入a股,资金寻求安全性角度,市场开始走白马慢牛。

看完这些你有什么感触么?


有财的纹姐姐


股市的每次大跌都有征兆,只是很多人没有发现而已,或者说明知道有风险,但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赌,赌那80%的风险不会发生,20%的机会会降临。题主提到,每次股灾都毫无挣扎,且列举出这么多大跌的天数,其实这本身就是对股市认识不够的一种表现。每次股市大跌前都会有先知先觉的资金提前行动立场,而这表现会在走势上表现出来,大多数人没有解读出走势背后的信息,不代表走势没有预警,而是你没有解读出来。下面我们从技术面来解读下这几次大跌的原因?

2015年1.19号大跌7.7%,2015.05.28大跌6.5%

1.19号的大跌不难判断,学过技术分析的基本都能做到,1.15号,1.16号再次上攻1号点高点,但量能缩量,很明显资金还没有做好上攻的准备,本次突破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是假突破,接下来回调是正常,只是当时叠加了利空消息,因此出现了大幅的调整。

5.28号的大跌以及5.28号之后的大跌都没有必要做技术分析,一个指数的市盈率就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一段行情笔者经历过,记的很清晰,虽然笔者是以技术面分析为主,但是,看到创业板那过100的市盈率时,心慌了,刚进入5月份,就离开了这个市场,也因此躲过了股灾。

我不相信创业板100倍以上的市盈率不会是我自己看到,也不会只有笔者自己知道这里风险来了,只是大多数人选择了无视。指数都有100倍的PE,个股会是什么情况可以想象,普遍的进入高估区域,加上当时配资成风。高估值加高配资的市场环境,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大跌。

就是从技术面也可以提前预判,5.28号的大跌是因为第二次盘背,日线上经历了一中枢加一个盘背,从6号点开始的上涨再创5号点新高后,就进入了风险区域,之后每一天都有可能出现大跌,因为这是结构决定的。

6.7月份的单日大跌是因为日线两中枢盘背后下跌导致的,8月份的大跌是下跌趋势中向下出中枢导致的1月份的大跌,也就是11号点以后的大跌,注意看,同样是创不了前面新高后,向下出中枢时出现的。当然,当时叠加了熔断,其实不叠加熔断,同样会出大跌,因为向下出中枢的结构决定了。

总结:技术分析就是这样,在一个上涨趋势中,出现盘背,或第一次创不了新高后,都是风险点,也就是缠论中所说的二卖,可以统计一下上面单日大跌的位置,90%的是在二卖之后,向下出中枢的位置。这是因为,当一个趋势中,如果有一次向上攻不能创新高时,预示着这个趋势很有可能会发生转折,越到趋势的后期,这种可能越大。同时,空头积蓄的力量越大,一旦取得发泄的时机,也就是走势从震荡到向下的趋势,自然会肆无忌惮,也就伴随着大阴线的诞生。

上面都是历史的走势,就我们当下的大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60分钟构筑出第二个中枢,如果下周创出新高是两中枢后的新高,且是大涨之后的新高,与2015年指数日线上5号点之后的新高一样,是风险的所在,当然这是短线的风险。而如果创不了新高,就如2015年日线上1号点之后的走势,如果在这段时间点上恰好出个大利空,很有可能再走个1.19号的大阴线,这就是结构的力量。如果本周末出个大利空,你会说这里出大阴线没有预期吗,明明60分钟结构早就告诉你,现在是风险区域,只是很多人无视了风险吧。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淡淡禅风


很多人说有,但是很难提前预测。也有人说没有,否则大家都会提前躲避!其实是真的有先兆的,但专家所言,这些先兆都不是严肃的科学。言下之意,很多先兆可能并不代表唯一和绝对性。那么,股市也如此!

其实每次大跌之后,当我们复盘分析,你可能会发现,原来大跌之前好像真的有很多的先兆,但在大跌来临之前,又貌似毫无征兆,让人措手不及。

我们为什么要谈及地震先兆以及股市大跌的前兆,还不是想要探索如何提前躲避地震以及股市大跌,这个确实很难,但并非无计可施。

对于地震,其实我们会发现,我们专家已经研究分析以及罗列出相对明显的地震带,而且现在各地也都有相关的探测仪器和设备。虽然不能提前预测,但一旦地震来临,地壳变动之下已经可以实现提前获悉,只不过让人们提前撤离确实是来不及的。

那么股市呢?大家有没有想过,大跌会发生在什么时候,能不能提前做些准备呢?

很多时候,大跌出现在高位获利盘丰厚、横盘震荡后期、利空事件驱动等多方面,而往往突发事件难以避免,但诸如高位获利盘丰厚、横盘震荡等情况下是可以提前避免的。所以,股市当中有资金管理和仓位控制一说。当我们持续获利,指数以及个股连续拉升之后,要懂得适当的落袋为安,谨防指数或者个股的大跌。而在市场低迷,连续下行趋势下,也适当的保持仓位,以防指数最后的杀跌,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最后一跌……

所以,在股市中,预测不是最终的目的,而通过分析预测制定相应的策略才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系统性风险不可避免,但非系统性风险是完全可以无限接近避免的。股市当中,亏损也是难免,但如何让盈利扩大,让亏损减少是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探索的。而不是一味的寻找大跌前的征兆!


用户162366187642056


大家认为地震会有先兆吗?

很多人说有,但是很难提前预测。也有人说没有,否则大家都会提前躲避!其实是真的有先兆的,但专家所言,这些先兆都不是严肃的科学。言下之意,很多先兆可能并不代表唯一和绝对性。那么,股市也如此!

其实每次大跌之后,当我们复盘分析,你可能会发现,原来大跌之前好像真的有很多的先兆,但在大跌来临之前,又貌似毫无征兆,让人措手不及。

我们为什么要谈及地震先兆以及股市大跌的前兆,还不是想要探索如何提前躲避地震以及股市大跌,这个确实很难,但并非无计可施。

对于地震,其实我们会发现,我们专家已经研究分析以及罗列出相对明显的地震带,而且现在各地也都有相关的探测仪器和设备。虽然不能提前预测,但一旦地震来临,地壳变动之下已经可以实现提前获悉,只不过让人们提前撤离确实是来不及的。

那么股市呢?大家有没有想过,大跌会发生在什么时候,能不能提前做些准备呢?

很多时候,大跌出现在高位获利盘丰厚、横盘震荡后期、利空事件驱动等多方面,而往往突发事件难以避免,但诸如高位获利盘丰厚、横盘震荡等情况下是可以提前避免的。所以,股市当中有资金管理和仓位控制一说。当我们持续获利,指数以及个股连续拉升之后,要懂得适当的落袋为安,谨防指数或者个股的大跌。而在市场低迷,连续下行趋势下,也适当的保持仓位,以防指数最后的杀跌,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最后一跌……

所以,在股市中,预测不是最终的目的,而通过分析预测制定相应的策略才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系统性风险不可避免,但非系统性风险是完全可以无限接近避免的。股市当中,亏损也是难免,但如何让盈利扩大,让亏损减少是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探索的。而不是一味的寻找大跌前的征兆!


郭一鸣


不是每次下跌都毫无征兆,有些大跌系可以分析出来的,有些技术分析不出来的,我们可以制定风控系统来防范风险,把损失减至最低!

有些大跌是可以分析出来,可以回逃过的,例如一轮上升浪的顶部,都可以分析出来,15年股灾也有人逃了顶。有些受外围因素或突然的消息影响,这些都没有技术能分析出来,或者某只个股主力操控,昨天还涨停今日开盘就跌停,这些都不是我们的能力范围。

我们应该怎样回避这些风险?当然这你要有一套有效的分析和风控系统,我们利用波浪理论及时间周期,用多周期图去对大盘 板块以及个股进行分析,能够对其所处位置及其未来的几种走势准确分析,从而定出买卖准则。要明确自己是做该股的什么形态,例如是主升浪还是做返弹,如果按正常走应该是多长时间,如果延长升时应该剩减仓锁定利润之余留少量仓位去博取更大利润,不能以吃迟最后一个铜币的心态去做;如果走势异常,哪么我们也要预先制定出减仓点 清仓止损点 加仓自救点…,做股票无非就是一个应对过程。再有就是我们做股票要选择确定点(大概率)去做,其他时候可上可下选择方向时期只是在赌。还有就是仓位控制,例如个股板块大盘都向好 ,哪就可以重仓,个股板块都向好哪就中仓,只是个股行情 哪就轻仓!

这样做好风险控制,就算遇上突然的大跌对自己伤害也非常低!

以上是个人观点 投资自负盈亏,如果以上观点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本人其他文章。



知致良


难道大涨就有征兆?事后会总结的人很多,但是事前能精准预测的人少之又少。

一般大跌之前会出现上涨乏力,震荡为主,但是你要真是这么操作那就错了,因为震荡过后也可能是更猛的上涨,你可能是在下跌的前夜卖出,也可能是在上涨的前夜卖出。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很多机构专家是提醒风险了,但是股市一路涨专家一路提醒,最后的结果就是和没提醒一样,反而让大家麻木了,就和香烟上的广告语吸烟有害健康一样。

暴跌分两种,一种是避险,一种是获利了结带动。

避险的这种很难预测

因为多是由突发性事件引起,这种事件普通投资者总是慢半拍知道,甚至报社的印刷工人都要比我们先知道。有的人说遇到利空消息撤出来观察不就行了,但是我们也知道牛市来的时候经常对利空消息没有反应的,牛市又是在走出来行情之后才能确定,那么对利空消失定势的无视或者过于敏感都不对。

获利了结的暴跌有预测的可能

当主力资金获利过多还是出仓时,会出现大幅震荡,为什么呢,主力大幅出货,但是又不能太明显,就得在拉下来之后,再用手上的少量筹码推上去,反反复复直到大部分主力撤退之后,后面的少量资金再一撤就是一地鸡毛。

看盘的话主要就是看成交量,如果屡创新高,成交量不配合,筹码分布图筹码集中区域逐渐上升到顶部,这时离反顶部就不远了,这时图形上MACD也会经常以顶背离的形式出现。

暴跌之后是最痛苦的,因为来不及反应,或者利润被吃大半,或者直接被套,这时一定要冷静的看盘分析,这个时候也是最考验人性的时候,止损止盈、仓位管理在这个时候才是最考验纪律的时候,甚至比盈亏本身还重要,这个时候都不能严格按照纪律和初衷操作,怎么指望在股市对癫狂的时候能冷静的急刹车?


鑫财经


我觉得不是毫无征兆,而是多数人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没有坚决执行。去年2440到今年4月3288这波反弹,信号非常明显好吧,只是大家都被各种消息刺激,沉浸在牛市的美梦里面。从基本面上来说,经济在下滑,企业盈利没有见底,年报和一季报非常明显好吧,至于大家说的资金大量流入,其实你看看储蓄搬家率,企业存款数据,其它金融机构存款数据,就很容易发现问题,外资流入的数据和去杠杠导致的资金黑洞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相信牛市那只能怪自己。从技术面上来说,2月底以来沪指就已经是楔形结构,指数虽然越来越高,但每次信号都不是很强,量能逐级缩小,典型的量价背离,上楔形是情绪化的产物,一般是行情到头反转信号,跌穿楔形下轨,就是更加明确的离场信号,没走就只能是今天这种结果,早跌玩跌的问题。


胡桐财经


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说生病也有先兆,但是,这种先兆,往往很难引起重视。尤其是身体一直非常健康的人,更容易出现要么不生病,生病必大病的现象。股市也是一样,涨涨跌跌,可能不会引发多少问题,投资者也会十分注意投资节奏。因此,很难出现大的投资失误。当然,也很难获得太大的投资收益。

大跌不一样,大跌大多是在投资者都很乐观、特别是盲目乐观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都把宝压在更大更好的上涨,且很少有理性的投资者注意把握节奏,也就不会关注已经出现的各种下跌先兆。因此,一旦出现大跌、暴跌,就显得惊慌失措,跟着下跌的节奏抛售,导致下跌的能量更足、速度更快、幅度更大。从2015年的股灾到现在,若干次的暴跌,几乎走的都是这样的一种轨道。甚至可以说,“没有先兆”的暴跌,已经成为一种模式。

事实上,出现暴跌或大幅下跌,并不是没有先兆,而是先兆被狂热完全覆盖,先兆被投资者当作“开玩笑”而忽视了。譬如 2015年的股灾,前期的暴涨,实际已经常常地暴露了暴跌的各种征兆,尤其是配资的的疯狂,是暴跌最鲜明的征兆。但是,有几个投资者会将此当作股市暴跌的先兆,又有几个投资者会认为高杠杆配资会成为暴跌的元凶。甚至很多投资者面对高杠杆配资,面对银行资金流向股市,会当作是大牛市的开始,是突破前期最高点6124点的新能量、大砝码,继而都在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尤其是高杠杆资金,试图借着大牛市好好地发一把、赚一波。结果,暴跌就“毫无先兆”地出现在了投资者面前。

而此轮暴跌与先前的每次暴跌,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春节以后的暴涨,以及配资的重新活跃,实质都是后来暴跌或大跌的先兆,且有很多分析对此提出了警示。可是,被狂热拥抱的投资者,很难相信这些会是暴跌的先兆。因此,很多投资者又开始了利用高杠杆配资的冲动。要不是监管机构及时提出警示,并对配资实际严监管,可能问题更为严重。

所以,切不要以为此次暴跌没有先兆,只是多数投资者没有重视、没有当回事而已。理性的投资者,已经在此轮下跌前做好了准备,并撤离了狂热、控制好了投资节奏。

当然,此轮暴跌也不会是2015年股灾的重演,也没有重演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投资者不需要过于担心,不需要过度恐慌。至少,没有2015年高杠杆配资那样的不利因素。随着情绪的逐步稳定,市场也会趋于平稳。只是,已经出现的投资损失,需要慢慢去弥补,而不可能用暴涨来收复失地。稳定,仍然是股市压倒一切的责任。


谭浩俊


六一节还有一个多月,有必要提前这么早问这么幼稚的问题吗?

股市潮起潮落都有征兆!征兆在哪里?

一、征兆不在“大师”的大嘴里。4月12日,一个炒基金的同学问我,大盘这两天是假的在跌还是真的要跌,我告诉他那两天要把手里的货尽快全部出脱。为什么,这次下跌的预兆已经很明确了!这段时间,头条里有个金融吴教授,为了收点入圈费,像打了鸡血,疯狂忽悠小韭菜。可笑的是,在那几天,他还在不断微头条“不要下车”。更可笑的是昨天晚上,他还在口若悬河地直到睡眼朦胧地唠叨他的“牛”。

二、征兆不在消息里。说句不好听的话,A股的消息就是一个个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些消息没有什么保密性可言。当你这个小韭菜听到那些消息时,所谓的利好已经出尽了,就等你跳坑了。

三、征兆在你的眼睛里。黑夜给了我们一双黑色的眼睛,用来看清股市的涨跌征兆。征兆是什么,她在哪里?她在你的学习中,她在你的感悟里,她在你的操作系统里。她是那么明晰,她是那么楚楚动人。

六一节尽管还早,但她迟早要来。但愿,小韭菜们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都能戴上“红领巾”,在股市红红火火过一生。


K线我有


股市中任何一波大跌和大涨都是有征兆,只是没有了解透原因而已,如果能熟悉政策面,就能窥探到风险,再配合技术分析,都可以做到尽量规避风险。

以最近的行情分析,2018年破位3000点是中美经贸问题,导致3000点最后一根支撑稻草压垮,开启了年内的千点跌幅。


2018年券商异动是政策底开始,然后第二次到达2440点也是券商猛烈拉升,这种上涨都是一阳扫弱势的格局,都是有提前征兆,券商为什么走强,就是各种政策利好券商,也是为了纾解质押危机。

2019年3100点的下跌就是中信证券看空人保评级,清理配资导致的调整,让指数在3000点徘徊,不过今天的发力还没出现消息,但是周末肯定有消息。从整体来看,为什么很多人在一直还看空到大盘会破2440点?大盘会破2800点?是因为对政策的解读不深入,对内外环境不了解导致的一直熊市思维。


为什么股会走好?

目前的股市已经提升到相对的高度,金融活实体经济好,并且在新人新政中激活了流动性,此时的个股在上次的上涨中仅仅出现了清理配资的利空,没有其它的影响因素,就美股下跌,而美股的下跌是经济下行的影响,但是美国股市今年是震荡,A股最差也是震荡,不可能大跌。加上国内降税减费,预计还有一次降准,还有外资今年将加大入市,6月富时罗素也进来了,此时股市不涨点让外资抄底吗?而今年的股市有一项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加强制度建设,这不正是希望A股不断走好吗?最重要的是科创板还没有出来,出来前都是安全的。


所以,政策面是看好的,技术面也是看好,如果认为还能破2440点的人不仅政策面学习的不深入,连技术面也是了解的不行,技术面已经说明了,今年3100点不是高点,如果大盘破了2800点,那今年最差也是震荡,高抛低吸的机会也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