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水稻秧苗得病?

新农人海龙


如何预防水稻秧苗得病?

目前黑龙江地区已陆续进入播种期。俗话说“好苗八成年”,每个种植户都希望培育一个优质壮秧,但是辛苦的一个月下来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往往不能事如人愿。那么如何育苗才能不得病呢?一面就说一下水稻苗床常见病和防治方法。

一、恶苗病

1、症状:恶苗病的苗俗称公稻子,种传病害,种子杀菌不彻底而致病,。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2、防治方法:用10%的氰烯菌酯(劲护、亮地)进行浸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綿腐病

1、症状:绵腐病属真菌病害。主要是由腐霉菌和棉霉菌类病菌浸染引起的。在水稻棚室育苗时,如遇低温多湿和光照不足时,很容易在苗床上出现,一簇一簇的白色菌丝,俗称“长白毛”,形成马蹄坑样病害症状。还有的床土上出现多种颜色霉层或菌丝,是由于病菌侵染,造成烂籽、烂芽、烂秧现象。

药物防治

水稻秧苗发病时,每栋360㎡大棚可用32%的精甲恶霉灵400毫升,兑水30斤,喷后及时洗苗。同时也可以防治立枯病。防治绵腐烂秧也可用硫酸铜1斤,加水3斤融化后,拌到60斤细干沙子里,拌匀后扬到360㎡的水稻苗床上。扬后浇水洗苗,防治绵腐病效果很好。

三、青枯病

1、症状:青枯病是生理性病害,由人为管理不当,长期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地上部分疯长地下根系发育受阻或受冷害,根少叶多,跟吸收的水分满足不了叶片的蒸腾而形成青枯。

2、形成原因:

1)严格执行苗床温湿度管理标准,及时通风练苗,降低苗床湿度并保持干爽状态,这样育出的苗根白很多,并且有分支多根毛多,不易得青枯病。

2)盖土过厚或播期不当导致出苗时间过长,消耗种子能量,使离乳期提前秧苗抗性降低,容易得青枯立枯。

3)光照不足或播量过大

4)苗床调酸不到位或返碱

3、防治:在2.5叶以后,如遇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在晴天之前就喷一次碧护加叶面肥,每360㎡用2袋碧护加适量的叶面肥。还可以加有效的生物菌剂,预防青枯病。一旦得了青枯病,保持土壤和秧苗湿润,防止晴天稻苗迅速干枯。管理上,要降低白天温度,在大棚内的稻苗上加盖两层透气膜遮光,并适当浇水,要注意提高晚上的棚温。必要时,可以再浇一次恶甲水剂。防止病菌乘虚而入,如果没有做预防的,可在浇完恶甲水剂之后,喷一次碧护加叶面肥促进生根。

三、立枯病

1、症状和发病原因

由真菌(镰刀菌、腐霉菌、丝核杆菌)侵染导致的土传病害,主要致病因是土壤杀菌不彻底、苗床调酸不足或返碱,加上低温寡照等。表现为秧苗叶片卷曲,颜色由绿色变为灰绿色继而变为黄绿色严重时整床枯黄,茎基部有霉层,秧苗不能连根拔起。

2、防治方法

1)正确使用水稻壮秧剂,

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水稻壮秧剂;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面积,不可随意增加使用量;壮秧剂要拌土使用并且要拌匀;拌土量要足,保证地图厚度达到2㎝,每盘3公斤用土量。

2)在秧苗1.5叶期苗床二次扬撒壮秧剂。在早晨露水下去以后用拌土的壮秧剂扬撒于苗床然后洗苗可以有效预防青枯立枯病。

3)二次调酸,保持苗床PH值在4.5-5.5之间

4)一旦发生立枯可用恶甲水剂加碧护加叶面肥进行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