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郭言:複雜局面更要保持戰略定力

北京時間5月11日凌晨,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結束。此輪磋商期間,美方再度宣佈上調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關稅,同時威脅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這一舉措不顧中方為磋商付出的誠意和努力,無視美國國內對提高關稅的強烈反對,更不考慮對世界經濟增長造成嚴重威脅,不符合中方利益,不符合美方利益,也不符合全球利益。

從中方的反應看,一方面強調做好充分準備,有決心也有能力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表達了通過對話而不是單邊措施解決問題的態度。中方的反應冷靜客觀,體現了一貫的理性務實。即使在此輪談判前夕,美方提出加徵關稅威脅的時候,中方仍在作最大的努力,並反覆強調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達成一個互利雙贏的協議,不僅符合中方利益,也符合美方利益,更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並遵守此前中美約定赴華盛頓展開第十一輪磋商。這體現了中方為推進磋商所展現的最大誠意,也表現出沉著冷靜的戰略定力。

過去一年多的經驗表明,無論是對美方加徵關稅進行必要反制,還是推動中美經貿磋商向前,在面對艱鉅複雜的情況面前,都需要我們沉著冷靜,時時刻刻保持戰略定力,始終堅持自己的節奏不動搖。無論是談是打,中方始終堅持“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原則立場,也始終堅持辦好自己的事,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改革開放做大國內市場。這種戰略定力,是我們應對各種複雜局面的遵循。

首先,要認清我們有充分底氣應對外部的衝擊和挑戰。一年多來,面對中美經貿摩擦,無論是從政治體制優勢、經濟發展潛力、社會動員能力還是整體應對能力來看,中國呈現出很強的韌性,雖然也受到部分負面影響,但經濟增速依然運行在合理區間,社會發展穩步向前,各項改革舉措有條不紊地推進。在外部經濟環境趨緊的局面下,一季度的中國經濟頂住壓力,增速穩定在6.4%,沒有如外界悲觀預期的那樣繼續下滑。一季度強於預期的“成績單”,為未來中國經濟的企穩向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增添了我們應對挑戰的底氣。

其次,要堅持既定部署和節奏,繼續堅定不移地以開放促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在機遇和挑戰共存的局面之中正視危機、妥處風險、把握機遇。這有利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利於世界和平、穩定、發展。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將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帶來更加進步和繁榮的中國和世界。

此外,仍要著眼於與美方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中美建交40年來,中美關係風雨兼程,既取得了歷史性進展,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過去的經驗歸結為一條,就是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儘管今天的國際形勢和中美兩國都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儘管中美之間開展合作也存在競爭,但仍要看到聚焦擴大合作,才符合中美的共同利益,也是兩國對世界承擔的責任。

應對當前的複雜局面,我們要沉著冷靜,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尤其要看清的是,通過改革開放做強我們自身是解開目前複雜局面的根本之策。為此,我們應當繼續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