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鄉村振興怎樣做好規劃引領和規劃約束


廣東鄉村振興怎樣做好規劃引領和規劃約束


文丨楊志(河源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黨組成員、總規劃師)

如何實施好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是當前廣東省委省政府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的重要課題。本文破解廣東許多村莊沒秩序沒特色的現狀難點,提出兩項對策:一是規劃引領:建構“1+1+1”廣東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體系,即省委省政府層面,做好頂層設計和規劃指引:“1個實施意見、1個‘千鎮萬村’鄉村振興行動計劃,1套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技術指引”,市縣鎮政府層面,做好落地策劃和建設規劃:1個實施意見、1個縣域鄉村振興行動計劃、1個縣域鄉(鎮)村莊建設發展規劃;二是規劃約束:實施“縣域鄉村建設規劃及管理隊伍”兩個全覆蓋管控,即規劃管控:實施“1+1+1”縣域鄉村振興建設規劃全覆蓋,隊伍管控:實施“鄉村規劃師”和管理隊伍全覆蓋。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習近平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給我們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和路徑。

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同志4月26日在廣東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上指出:廣東村莊數量多、農村人口多、鄉村發展滯後,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要堅持規劃先行,廣東許多村莊沒秩序沒特色,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規劃引領和約束,必須下決心革除這個痼疾……。那麼,新時代廣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如何革除這個痼疾?可從規劃引領和規劃約束兩個方面入手:

規劃引領:建構“1+1+1”廣東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體系

 (一)省委省政府層面,做好頂層設計和規劃指引:“1個實施意見、1個‘千鎮萬村’鄉村振興行動計劃,1套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技術指引”

1個總體實施意見即《廣東省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決策引導,明確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目標和任務,實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計劃和重大行動。

1個“千鎮萬村”鄉村振興行動計劃即《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千鎮萬村”綜合治理行動計劃》,作為鄉村振興的行動綱要,明確總體要求(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目標)、工作任務(規劃、綜合整治)和組織實施。

1套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指引作為鄉村振興建設的技術支撐,主要包含三個內容:1個特色鄉村建設指南、1個村莊規劃編制導則和技術要點、1個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其中《特色鄉村建設指南》明確不同村莊應分別施策,可將村莊分為五種類型:古村保護型、人文特色型、自然生態型、現代社區型和整治改善型。《村莊規劃編制導則和技術要點》則是在鎮村佈局規劃的基礎上,明確鄉鎮總體規劃、鎮村佈局規劃的指導下編制村莊規劃、明確村莊規模、範圍和邊界、綜合部署生產、生活服務設施、公益事業等各項建設、明確對耕地等自然資源、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防災減災等的具體安排,強調村莊規劃要因地制宜、保護好鄉村的自然特徵、地域特色和風土人情,突出“鄉土化、多樣化、藝術化”特徵。在《廣東省鄉(鎮)村規劃建設管理規定》(1989.11.03由廣東省人民政府頒佈)基礎上修編《廣東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結合鄉村振興新要求和廣東實際,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改善村鎮的生產、生活和環境條件,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修訂制定該條例。

 (二)市縣鎮政府層面,做好落地策劃和建設規劃:1個實施意見、1個縣域鄉村振興行動計劃、1個縣域鄉(鎮)村莊建設發展規劃

各地要參照編制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和地方規劃,做好“實施意見”和“鄉村振興行動計劃”。“縣域鄉(鎮)村莊建設發展規劃”是鄉村振興規劃落實的基石,要重點解決策劃和落地兩個問題,主要內容有:(一村一品)特色鄉村概念性策劃、村莊建設規劃。“特色鄉村概念性策劃”力求找到的是鄉村發展的獨有特色、提煉與眾不同的文化定位,定位為何種類型的村莊(古村保護型、人文特色型、自然生態型、現代社區型和整治改善型),精準施策,為村莊建設發展規劃、創意設計做好智囊指引;縣域鄉(鎮)村莊建設規劃解決的是鄉村振興如何幹,落地的問題,主要內容有:“村莊佈局規劃、村莊環境整治行動計劃、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規劃、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村莊創意設計”等;根據不同鄉村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區位優勢等,分類推進鄉村振興,統籌開展“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的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工程。


廣東鄉村振興怎樣做好規劃引領和規劃約束



規劃約束:實施“縣域鄉村建設規劃及管理隊伍”兩個全覆蓋管控

規劃約束就是如何管控,需強化規劃的科學性和約束性,可重點做好:

 (一)規劃管控:實施“1+1+1”縣域鄉村振興建設規劃全覆蓋

市縣做好規劃指引、注重規劃全覆蓋,做好“實施意見”、“鄉村振興行動計劃”、編制“縣域鄉(鎮)村莊建設發展規劃”,通過城鄉統籌,做到空間全覆蓋、設施全配套,科學佈局美麗宜居村莊,形成錯落有致、富有韻味的“嶺南民居、客家民居、潮汕民居”的廣東多樣化建設格局,實現縣域鄉村建設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

(二)隊伍管控:實施“鄉村規劃師”和管理隊伍全覆蓋

一要實施“鄉村規劃師”全覆蓋。鼓勵有條件的地市在鄉村規劃師制度上做探索。可由市城鄉規劃管理部門統一招聘或選派“鄉村規劃師”,全市重點鄉鎮實現“一鎮一師”和2至3個一般鎮1名鄉村規劃師配備,基本實現鄉鎮鄉村規劃師滿覆蓋;建立“市、縣、鄉(鎮)”級聯動管理體制,明確鄉村規劃師隊伍工作職責,做到職責清楚、管理有序、運行高效;市、縣兩級財政每年均安排鄉村規劃專項資金,用於鄉村規劃師社會招聘人員年薪補貼、培訓等,完善保障機制。

二要建立健全“市、縣(區)、鄉鎮、村四級規劃建設管理隊伍”全覆蓋。定崗定編,著重於解決當前各市鎮級、村級無規劃建設管理隊伍、無專業技術人員,鄉村振興規劃編制覆蓋率、質量和水平不高等問題,推動鄉村振興規劃建設工作有人管、能夠管,構建責權清晰、分工明確、科學高效的管理體制。各鄉鎮要建立村鎮規劃建設管理隊伍,負責轄區內規劃建設工作的監督管理和指導、建設項目和村民建房報建的受理和初審工作的指導管理;各村委會具體負責本村的農村規劃建設的日常監管工作,並明確1名村幹部兼任規劃建設協管員,接受村鎮規劃建設管理隊伍的業務指導和監督。

綜上所述,習近平指出:“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可見,當下重點謀好“規劃引領和規劃管控”文章,抓好當前廣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顯得尤其緊迫和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