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買基金該怎麼選?手把手教你正確的“投基姿勢”


第一次買基金該怎麼選?手把手教你正確的“投基姿勢”

在週末多重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昨日A股兩市高舉高打,滬指漲超5%站上2900點並突破年線,創去年6月15日以來新高。兩市行情火爆,成交額超過萬億,創2015年11月以來新高,牛市呼聲大起。

這時候就有同學發問了,在牛市背景下買基金划算還是股票划算呢?


對於這個問題,米粒君想說,需要對所謂的牛市有基本判斷。

舉個例子,如果是2017年的結構牛,那當然是買基金更穩健。因為只有一小部分股票上漲,買股票很容易踏空、踩雷,所以就出現了股民虧錢,基民賺錢的現象。

而如果是普漲行情,比如2015年那樣的大牛市,幾千只股票同時上漲,買股票大概率賺得比基金多。

不過,怎麼判斷牛市,對大部分散戶來說都是個大難題。說到底,股市賺錢的永遠是少數人,如果沒有能力和精力,還不如去買基金,把錢交給機構,讓他們幫你打理。

上次米粒君已經講了購買基金的渠道和基金的種類。假設你適合投資股票型基金,那麼就應該在股票型基金裡選擇一隻業績好的基金。不過,第一次買基金,該如何選擇呢?

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選基策略:4433法則。


第一次買基金該怎麼選?手把手教你正確的“投基姿勢”



4433代表了4個條件,就是說你選的基金如果同時滿足這4個條件,那就是一個好基金。

首先是中長期指標,第一個“4”是指近1年排名在同類基金的前1/4;

第二個“4”是指近2年、3年、5年以及今年以來,排名都在同類基金的前1/4;

然後是短期指標,第一個“3”是指近6個月排名在同類基金的前1/3;

第二個“3”是指近3個月排名在同類基金的前1/3。

有同學就說了,去哪兒可以找符合這些條件的基金呢?其實很容易,現在的第三方平臺都有類似的篩選功能。

找到了符合條件的基金,先別急著買入,還要了解一下管理這隻基金的基金經理,畢竟你是靠他賺錢的。

對於主動管理型基金,基金經理的影響尤其不容小覷。


第一次買基金該怎麼選?手把手教你正確的“投基姿勢”

該如何考察基金經理呢?主要從3個方面,一是從業時間,二是這隻基金的基金經理穩定性,三是任職回報。

為什麼要看從業時間呢?舉個例子,一個從業1年的基金經理和一個從業6年的基金經理,你更願意把錢交給誰打理呢?當然是後者,因為後者經驗比較豐富,經歷過牛市和熊市,而每個購買基金的人都希望把錢交到靠譜的人手裡。

如果一隻基金的基金經理頻繁變動,你恐怕就要謹慎對待了,這樣的基金往往收益率很低,甚至是負的,應該直接pass掉。

除了從業時間和基金經理的穩定性,還要看基金經理的任職回報。如果基金經理能夠做到一隻基金連續3年都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前1/3,那麼這個基金經理實力應該還不錯。

如果以前投資的一隻基金剛換了基金經理,還要不要繼續定投?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先看一下新上任的基金經理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怎麼樣,特別是和這隻基金類型相似的。

其次,要關注一下他的投資風格和操作理念,是否和原來的經理差別很大。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基金經理在這隻基金上的操作表現,不過這需要時間驗證,你可以給新基金經理三個月或者半年的考察期,再根據結果做決定。

考察完基金經理,最後一步是看基金公司。每隻基金後面都有一個龐大的研究團隊,就是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就像一支足球隊,基金經理是前鋒,研究員是中場,風險控制委員會是後衛。一個基金公司的總體實力是由各個部分綜合決定的。

第三方平臺上一般都會根據基金公司的規模進行排名,像易方達、工銀瑞信、華夏基金這樣的老牌公司,都是比較靠譜的。

以上就是選擇基金的一些基本方法。更多的經驗,需要大家在投資過程中慢慢總結和領悟。今後米粒君也分享一些購買不同類型基金的實用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