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一月可見”與“閱後即焚”痛點

一些名人掉以輕心,認為微信朋友圈是私人領地,發表言論時放鬆警惕,豈料被熟人截圖公之於眾,引起風波,從此三緘其口。應對截圖的無能,已然成了智能手機的bug,群聊最怕截圖,冤無頭債無主,有事最好面聊。如果面聊還怕錄音竊聽,就向港片中的大佬學習,邊蒸桑拿邊私語,略顯尷尬但安全可靠。

朋友圈的“一月可见”与“阅后即焚”痛点

微信推出朋友圈“最近一個月可見”功能,解決了三天太短、半年太長的問題。 (視覺中國/圖)

日前,微信版本迭代,推出朋友圈“最近一個月可見”功能。此前,朋友圈已設有“最近半年可見”“最近三天可見”可選項,此番補充,解決了三天太短、半年太長的問題。

微信創始人張小龍在今年初的公開演講中透露,每天有7.5億人登錄朋友圈,超過1億人設置了“三天可見”。他本人鼓勵信息的限時可見,這能讓用戶“更加勇敢地發朋友圈”。愛一個人需要勇氣,發朋友圈同樣需要勇氣。

或許是受張小龍啟發,其他互聯網社交產品紛紛跟進,限時可見儼然已是功能標配。2019年4月4日,新浪微博推出“僅半年內微博可見”,遲到但總算沒有缺席。

社交是人的天性和剛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依照從低到高的層次,人有五種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現如今,社交網絡已是流行性生活方式,人們基於虛擬網絡滿足社交需求,進而贏得尊重、實現自我。張小龍看得很透徹,他說:“發朋友圈=推廣人設。”

在限時可見之前,微信朋友圈就推出了“分組可見”,背後是張小龍對用戶體驗的深刻洞察。限時可見與分組可見邏輯一致,都是為了消除用戶發佈內容的後顧之憂,背後是需求層次的詭異倒掛:藉助社交網絡,人們滿足了社交、受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高層次需求,卻深陷不安全感的泥沼。

近年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已經成為明星醜聞的固定格式,媒體和網友大浪淘沙,翻遍明星及相關人等發佈的歷史微博,總能淘出一堆如山鐵證。

一些名人掉以輕心,認為微信朋友圈是私人領地,發表言論時放鬆警惕,豈料被熟人截圖公之於眾,引起風波,從此三緘其口。應對截圖的無能,已然成了智能手機的bug,群聊最怕截圖,冤無頭債無主,有事最好面聊。如果面聊還怕錄音竊聽,就向港片中的大佬學習,邊蒸桑拿邊私語,略顯尷尬但安全可靠。如果是異性,暫無其他替代方案。

公眾人物如此,對於普通人,社交網絡同樣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有的用人單位會突然襲擊,要求應聘者告知微博賬號,通過翻閱歷史記錄,瞭解其價值觀和性格愛好。假使你常罵娘吐槽傳播負能量,甚至曾經抨擊過這家單位,就此絕緣。

正在成長中的年輕人喜歡記錄個人生活,分享個人觀點,過一兩年回頭看以前發的微博、朋友圈,可能會自嘲:我以前怎麼這麼傻這麼low?

如果你沒這種感覺,說明你已經停止成長。換言之:你已經老了。以前不成熟,不等於現在還幼稚,用人單位要有寬容批評的雅量,可面試官並不這麼認為。

熟人社交方面,微信分組已經成為一門學問,家人、同學、朋友、同事、領導、客戶、前同事、前女友……在朋友圈發佈個人化內容,哪部分可見?不給誰看?三思而後發。

不能讓家人擔心,不能讓同學朋友看扁;告訴前同事你越跳越快樂,告訴前女友你現在過得很好;成績要讓領導看到,能力要讓客戶看到;千萬別在領導面前炫富,也別讓同事覺得你諂媚鑽營。這,就是所謂的“人設”。人設不能玩過火,否則玩火自焚,演員翟某某玩學霸的人設,結局慘不忍睹。

演藝明星是個特殊群體,其他界別的成功人士越是大咖,越不在社交網絡輕易“露臉”,在微博上露的,其實不是自己的臉,而是機構的臉,公關所需。他們發佈的微信朋友圈,十之八九談工作,另外一二拍花鳥日月。社交面太複雜,人設定位太高,分組難度太大,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乾脆“莫談私事”。

研究表明,養成記錄生活的習慣,有助於提升幸福感,而社交網絡是最便捷的記錄平臺,比雷鋒寫日記方便多了。是否有人總是發佈“僅自己可見”的朋友圈,把朋友圈當日記本用?這個問題很有趣。

用戶急需美國社交軟件snapchat式的“閱後即焚”功能,好友看後,聊天內容自動消失;好友截圖,系統同步作出提示。如果不急於“即焚”,是否可以設置“定時焚燒”“定期清零”?社交網絡上,絕大多數內容易碎,不具備永久保留價值,判斷權在用戶本人。

以上是站在用戶個人立場上的建言,吃瓜群眾當然不希望娛樂明星發佈的微博閱後即焚,否則日後怎麼“破案”?

互聯網平臺方則有其商業化考量,怎樣的產品功能設置最能兼顧用戶價值和平臺商業價值?“真焚”還是“假焚”?如果真焚,怎麼挖掘數據、畫用戶畫像?即便假焚,可能也不符合其商業利益。你有沒有想過,瀏覽微信朋友圈時為何不可分組?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張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