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道德经丨一套太极拳……

太极,从起势到收势是气运周身的事。说它是神拳也不为过。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习练者必须要做到凝神静虑,一心不二而不可。至于什么阴阳相生,虚实转换。你想与不想,知与不知,它都在那里。所以,真入太极三味者,行拳的过程本就应该是精神的一番愉悦罢了!

古人作诗曰:“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亦合此意。月到天心处,即是精神内敛且合乎法度。此时伴随这体松,气柔而作用于周身。这种清清淡淡的滋味只有使得精神魂魄与拳势的动静开合相知,相融,才能让习练者的心也变得清净,平和。

佛家有语曰:红尘看破乃浮沉,解脱不过是放下。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只有做到放下,才能懂得什么叫做轻松。不轻不松,太极的效应绝无可成!

一卷道德经丨一套太极拳……

美酒微醉处,

好花半开时。

这句话说的实际就是一个度。人,活到老,学到老。谦受益,满招损。学拳没自信不行,但自信不能变成自大。练拳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只争朝夕。什么都是够用就好,过犹不及。这说的仍然是心态上的事。心者,即精神也!


不俗即仙骨,

多情乃佛心。

一卷道德经,一套太极拳,一盏禅味茶。人生的惬意怕是也莫过于此了。这种清净洒脱即为不俗。不俗非仙骨还能是个什么?无论是阅经,盘拳,品茗。哪个不是如仙似佛般的事?但恰是如此,反倒让人见景生情,不落俗表。故入其中三味者,常常让人看到莫名之神态。然动

的是情,守的是性。性,才是本来面目之所在也。所以说,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练拳切不可一辈子停留在形骸上!

一卷道德经丨一套太极拳……

甩开膀子干活,

夹起尾巴做人。

干活喻为练拳,甩开膀子指的是时时刻刻保持松肩。不松肩则无法含胸,不如此则练拳犹如做操。夹起尾巴说的是尾闾内收。但内收是果,果来自于松腰落胯屈膝,加之微微肚脐内吸。一个往下含,一个往前上收,都是收敛的意思。练太极拳就犹如做人,不可张扬。

放开肚皮吃饭;

立定足跟做人。

腹内松净才能容物,意即气沉丹田。这和放开肚皮吃饭有什么不同呢?练拳必须要练到根部。有根之动叫做轻灵,无根之动叫做轻浮。那种没有松到脚下却看着姿势好看的太极拳就好似柳絮体媚无骨一般——空有柔软之形,而失鼓荡之势;架子不在于撑拔的多么饱满,重要的是软硬适中的劲在 里面。这也可以称作:梅花影瘦有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