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不喜歡佩戴任何東西,包括手錶、戒指、玉等,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V俞林


記得兒時跟著父母去看露天電影,電影中時常會出現穿金戴銀的地主婆,並且手腕上都會有個玉鐲,小小的我彷彿發現了新大陸,那會的我彷彿已經在心裡種下了夢想,等自己長大了,將來掙到錢了,一定也要買個玉鐲佩戴。

長大後,我利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九十年代那會,佩戴似乎金器很流行,我也買了全套,但是,我從來不戴,因為我從小就不喜歡金器,覺得特別俗氣,買回來也只是放置,但是玉鐲卻戴著,直到某天不小心玉鐲意外打碎了,儘管心痛,但是想想既然與我無緣也就別再糾結了,我馬上再次購買二隻,但卻不再佩戴,同期,我更是愛上了收藏玉器。

有道是黃金有價玉無價,獨具慧眼的我不管不顧的收藏著,引得身邊小姐妹們異樣的眼神和不解,但是,十多年後,她們卻非常羨慕我當時的愛好。

要我說,有,但不喜歡佩戴,是其人是個勤勞之人,擔心家務中意外打碎或弄丟,還有就是秉性爽氣,不喜歡拖泥帶水,而喜歡乾淨利落的性格,不至於做事時縮手縮腳,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喜歡炫耀。


賞花聽語486


我是女生,我是一個賣飾品的,確切的說,我是賣寶石的。我的寶石讓好多女孩子瘋狂,她們羨慕我在首飾堆裡。

然而其實呢,諷刺的是,我身上沒有任何飾品,只有一塊表。從小到大必須帶手錶。我不喜歡戴飾品,也不覺得女孩子們帶的花花綠綠的飾品有多好看,我覺得我的寶石很美,我愛它們,只是因為用專業的眼光判斷了它們的價值。

有時候覺得電視上的明星戴著飾品是挺好看的,但是我覺得我駕馭不了,我戴上就不不是我的style了






HEIYOU15504600060


我自身的體驗啊……

窮,日子一窮了,家裡的活也多,手也粗糙,臉保養不上,戴啥能好看呢?

我發小,老公身家上億,我倆從小皮在一起,瘋在一塊,她發家之後,家裡有保姆,一下子不用幹家務了,也有時間了,就把時間用來保養,從頭到腳,由裡而外,那雙曾經天天搬傢俱(她家做傢俱,後來裝修,然後房地產)的手,只用來數錢,吃飯,做手護,幾天功夫就把我的手生生比成了劉姥姥一樣的手,從中我也發現一個問題,原來粗糙的手真的可以變的又白又細緻。

手好看了戴上漂亮的首飾我看著都賞心悅目。

有時間了她顧了一個私教做健身,體重沒降,整個人緊緻了一圈,感覺脖子都長了,戴上項鍊墜子格外養眼。

我呢?大概一生都要在貧困線上掙扎,戴首飾?呵呵,讓我看著自己的手和滿池子的碗笑一會兒~

我羨慕那些可以美美的戴著首飾的女人們。

真的。


有天天晴啦


我從來不戴這一類沒有實際用途的裝飾物,原因如下:

1.家庭教育。我老爸是個非常實際的人,家裡一應物品都有實際用途,從來沒有擺件之類。我老媽當年地主家大小姐出身,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屬於富養著長大的女孩,什麼都見識過,她的審美從來都是低調、簡單。我小時候,我媽媽就一直給我留短的直髮,穿簡單舒適大方的衣服,身上不佩戴僅僅用於裝飾的物件,鞋子絕不能穿那種走起路來發出響亮聲音的。

2.個人經歷。本人醫生,每天洗手的次數自己都記不清,每天下班後馬上洗澡換衣服也成了多年習慣,身上佩戴飾物,實在多有不便。

3.個性使然。受我老爸影響,加上職業習慣,我大致上是一個行動迅速,乾脆利落的人,多餘的飾物實在不是我的菜,就連戴手錶的習慣也逐漸被淘汰了。

我小時候讀過一篇文章,是當年的《讀者文摘》現在的《讀者》上面的,好像是叫《我的效率專家爸爸》,講的是外國一家人家的孩子們,有一個效率至上的老爸,做什麼事都要求孩子們能以最快速度完成,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多次實踐,比如洗澡打香皂的時候,用怎樣的方法可以節約一兩秒鐘。

這篇文章對我個性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或者說,影響我個性形成的,是推薦這篇文章給我的我老爸。有的人可能知道我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但是不大相信世界上真的會有這麼把平常日子都過的分秒必爭的人。我來告訴你,真的有,我老爸就是,如今的我也是。

我老爸曾經告訴我,進電梯後,先按關門按鈕,再按樓層按鈕,要比先按樓層,再按關門,節約一到兩秒鐘——他告訴我這個的時候,已經在過悠哉悠哉的退休生活了,他每天都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但是滲透到骨子裡的效率意識,是無論如何也改不掉,也不願改的。

我每天工作或者安排家務的時候,也都是要在腦子裡用統籌的方法先大致做個規劃,力求做到最省時間。如果有什麼可能拖慢節奏的不是非常必要的插曲,我會毫不猶豫放棄。

所以說,身上佩戴飾物,是被我第一個放棄掉的習慣。

可能我的原因不具代表性,不過我相信,好多人確實是因為麻煩才不肯戴首飾的。


怪怪媽媽


有的人不喜歡佩戴任何首飾,包括手錶,戒指,項鍊等等。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不喜歡佩戴首飾。我就屬於這類人,夏天的時候,我連項鍊也不帶。總覺得囉囉嗦嗦的。

第二,覺得佩戴首飾總是礙事。有人覺得手腕上帶個手鐲,晃來晃去,耽誤做事。老公曾給我買過一個手鐲,我帶上了,但是要做家務,總覺得不得勁,還是收起來了。

第三,為人低調。不願意全身暴富。

第四,有人感覺有點土豪味,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有各種各樣手飾似的。

總之我覺得喜歡與不喜歡都是個人的嗜好。喜歡就戴,不喜歡就不戴,沒有什麼特別的心理。

前兩年,我發現農村的老太太們都喜歡佩戴手飾。他們帶著耳環,項鍊甚至是手鐲,互相討論,說是女兒送的還是兒媳送的。我認為他們炫耀的不是這件首飾,而是兒女的心意。


柏樹TT


個人喜好,本人女,就不戴任何首飾,包括手錶,活的一點不像個女生😂😂😂

手上手腕上戴東西感覺做事不方便,而且轉移注意力,所以不戴。耳環耳釘挺喜歡的,但是太麻煩。躺著就要摘下,要不耳朵難受。

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在我心目中不管是黃金,白金還是鑽石,就是個金屬和碳,不是身份的象徵。為這事,我媽沒少說我,東西都有還不戴。還有一點,我個人比較粗心,洗手都要摘戒指💍的,太容易丟了,也丟了好幾回,索性就都不帶了。😂😂😂


劉玉華


小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個玉手鐲,聽說還是開過光的,沒幾天上體育課,不知道撞到什麼東西之後,碎成渣渣了!媽媽氣的要死,再也沒給我買過。

大學的時候,跟同學一起出去扎耳洞,然後店家送了一個耳釘,然後戴了2天,耳朵就流膿,然後又腫又癢!!非常痛苦,還折騰去了醫院,後來醫生建議我戴純銀的,後來買了一個純銀的耳釘,總是洗澡的時候忘記摘,而且還刮圍巾,後來就不知所蹤了!然後就沒再買過,後來耳洞也長死了。

後來去法國留學的時候,奢侈了一把給自己買了一個“踢翻你”,結果每天晚上就覺得像是有女鬼在勒著我的脖子,而且鏈子總是纏著我的頭髮,非常討厭,最後也就收起來了,再也沒拿出來。

結婚的時候,老公給買了一個鑽戒一個指環,因為是我挑的,選了當年比較流行的卡地亞的金色指環,老公說我眼光惡俗,像暴發戶,所以一次也沒戴過,我感覺非常漂亮,但是有一次帶去上班的地方,有個人一直問來問去,什麼牌子啊,鑽石多少克拉啊,在哪裡買的啊,煩不勝煩,所以後來直接就不戴了,至少人前沒有戴過,都是回家戴給老公跟婆婆看,再後來,就胖了,然後鑽戒和指環只能戴到小指上了!被老公嘲笑了好久,也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戴的上,唉。

瘦的時候沒想著買手錶,胖了之後感覺身上沒什麼東西,所以就買了一個手錶,結果夏天熱的時候,手錶的縫縫裡全是“泥”,看見之後覺得好惡心,然後就再也沒戴過,後來買了一個皮帶的,又覺得不透氣非常難受,也就沒戴過。

後來,到現在什麼沒有覺得也非常自由,反而再戴上什麼東西覺得非常的累贅。


我愛學法語


這個是正常的吧,我也是從不愛佩戴一些東西,甚至手錶也不愛帶,因為工作原因,不用西裝革領,所以平時就是休閒裝,感覺佩戴那些東西很累贅……

記得上初中時候,見別的同學,脖子裡戴東西,我也跟著戴了一次,感覺處處不舒服,完全沒有想象中的美感,從此就沒在考慮過……

我覺得主要是習慣,從小養成這類習慣的人,佩戴是不分什麼貴賤不貴賤的……


熬夜對身體不好啊


沒什麼心理,只是不同時期不同心態和需要!

81年上大學,媽媽送我一塊梅花表。我天天戴著,因為上課考試都需要看時間。

結婚時,老公和媽媽各送我一枚金戒子,哥哥送我一條金項鍊。我每天戴著,因為是新婚,以前沒帶過。

90年代初到歐洲,買了一些漂亮的18K鑲著不同質量的石頭的戒指項鍊,很漂亮。每天配著老公從香港給我帶回來的衣服、鞋包臭美。領導公司時裝新潮流。

後來,戒指刮傷過兒子兩次,就基本沒戴過。

再後來,有了手機,手錶也不戴了。買了幾塊時裝表,每塊一年帶一兩次的節奏,任由電池用完再換,一直堅持著。

項鍊一直戴到了退休,因為覺得不戴,就像少了點兒什麼似的,穿衣服不好看。有時衣服單調時,還會戴胸針畫龍點睛,對鞋比對包要求高。覺得衣著得體比奢華更需要花心思,更有品味。

中間買過玉鐲,各種玉的首飾,平均每種戴了不到一週。覺得上班戴玉太誇張, 會朋友或開趴又覺得有炫耀之意。估計以後要留給兒媳做傳家寶了。

現在退休了,更簡單! 出門逛街只記得帶手機駕照銀行卡身份證就行了。出去玩,雙肩背的包比手提包好用,休閒裝比連衣裙方便,首飾和表一樣都不戴。

突然覺得自己向極簡主義方向邁了一步,有點兒小得意,因為以前覺得極簡對偶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哈哈😄


孟闌


摳門心理啊😂😂😂

我就什麼都不帶,怕丟。。。偶爾帶帶,都是最便宜的首飾。。

去年去旅行,帶了這個玻璃珠子,回來明明記得放桌子上,後來就不見了😂😂😂也許在哪裡,也許就丟了。。。現在只有在圖片裡看看它了。。

每一個首飾,都是我喜歡,才買的。。要是丟了,我會很痛心的。。。

我承認,我就是摳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