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帶你看東莞人如何堅守傳統民俗,“老龍”是這樣被喚醒的

揭秘:带你看东莞人如何坚守传统民俗,“老龙”是这样被唤醒的

5月12日,萬江街道舉行起龍儀式,在正丫起龍廣場,一艘有著36年曆史的松木老“龍”,逐漸浮出水面,被人們“喚醒”。這條松木老“龍”成為熱門話題的背後,透露著歷史的滄桑和東莞人對傳統的堅守。

松木老“龍”曾連續被深藏湧底15年,於2017年被“喚醒”,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為了讓老龍重新煥發新姿,正丫村曾跑遍多地找松木。村民堅持傳統,於今年3月份將“重裝”後的松木龍船舉行了“藏龍”儀式,就是為了等到今天將通體烏黑髮亮的老龍“喚醒”。

深夜被喚醒的老“龍”

5月12日,萬江街道滘聯正丫村東堤路上熱鬧非凡,用摩肩接踵來形容絕不為過。從清晨7時開始,正丫起龍廣場就復往日的平靜,不斷有人前來觀看起龍儀式。現場市民市民爭相“圍觀”的主角是一艘有著36年曆史的松木老“龍”。

每年四月初八,萬江滘聯社區正丫村村民會把藏在淤泥中的龍舟挖起,故稱“起龍”。起龍儀式開始前,會有社區長者以香茅草沾“聖水”(由菖蒲、香茅、莞香、柚葉等泡製),從頭到尾灑到龍舟上,然後燃燒元寶錫紙等祭祀用品,祭河神、拜四方,依次祭龍舟頭、龍舟身、龍舟尾。這是最為原始的拜祭儀式。

揭秘:带你看东莞人如何坚守传统民俗,“老龙”是这样被唤醒的

上午9時許,約有十名穿著統一的村民開始下水起龍。他們在水中將這艘松木“喚醒”,然後用水洗淨。整個過程,受到了市民的追捧,大家用手機記錄了這一珍貴影像。

“拿著鐵鏟,開始挖龍舟尾上的泥巴;河泥鬆軟,挖起堆砌舟邊,以防河水進船。”這是人們此前在正丫村見到的起龍場景。正因如此,現場很多市民或許會對在深水中“起龍”感到不解。其實,一般而言,起龍是要經歷兩天的,趁潮水未漲時起龍,會更方便。

今年正丫村的“起龍”儀式嚴格來說5月11日晚就開始了。“根據今天水文,東江上游山洪、水庫洩洪水到達萬江,水位較高,於今晚十一點半開始起龍,至凌晨二點,第二天上午八點半繼續起龍。正丫午夜起龍,順風順水,五穀豐登。”這是村民溫先生昨晚收到的消息。他對記者說,杉木龍舟的出現,更契合了扒手們追求的“競速”與“輕快”,有歷史的松木龍舟漸漸消失在東江水面上。

曾連續被深藏河底15年

越好的龍船,船身越會烏黑髮亮。5月12日,記者現場看到被“喚醒”的松木老龍通體烏黑,和起龍廣場上懸掛著兩艘“黃色”的龍船不一樣。今年是正丫老“龍”連續第三年被喚醒。

這條有著36年曆史的松木龍舟於2002年被深埋河床,時隔15年後,曾於2017年、2018年被兩次“喚醒”。據介紹,因時間長、耗時久,“喚醒”後的龍舟損壞處較為明顯,部分位置出現爆裂,為了讓“起龍”儀式得以延續,去年底萬江啟動龍舟維修項目。

和有著厚重歷史的松木龍舟一樣,當年這艘龍船的劃手都已年僅六旬。這些當年參與這艘龍舟划行的村民也一同參與維修。

滘聯正丫村為東江支流分岔之正道,舊時,人們舉步登船,起龍廣場斜坡處就是橫水渡渡口。村民對這龍舟有著深厚的感情,寧願多花錢修繕,也不願意重新造。

新造一條龍舟僅需要8萬元到9萬元不等的價格,而維修龍舟需要花費十餘萬元,在村民看來,“藏龍”和“起龍”是滘聯龍舟文化的特色,維修更具意義。

由松木製作的龍舟結實,不怕水侵蝕泡軟,便於埋藏在淤泥中。現在大部分新造龍舟以杉木為主,為了保留這條松木龍舟的味道,堅持選用松木製作,這樣更能體現它的原汁原味,為此,耗時半年,踏遍中山、惠州等多家木廠,最終在鄰鎮道滘大漁沙船廠購入這批加拿大進口維修木材。

這艘龍舟的打造者霍應馳也是維修師傅,“重裝”的龍舟也傾注著匠人的堅持,選木、裁板、拋光、打磨……一環扣一環的工序,注滿了匠人心思。

穿新衣後舉行“藏龍”儀式

“起龍”之前是“藏龍”。2個月前,正丫村舉行了隆重的“藏龍”儀式。

3月1日,經過一個多月的修復,滘聯社區正丫村的老龍舟煥發新姿態,重新亮相;接著,舉行了“藏龍”儀式,村裡4名男丁合力將龍舟埋藏進淤泥中。

修復後的龍舟,重1.3噸,總長26.3米,長度與以往保持一致,龍骨是松木,安裝時按照傳統的尺寸、規格定製,也就是常說的“傳統龍”。

河床水下降露出淤泥時是藏龍的最佳時段。藏龍是在河道里先用淤泥圍成一個龍船坳,將龍船推進去,在坳裡面插幾根竹子,再把龍船上的活動塞撥開讓船身沉入水中。

村裡也有這樣的說法:最好的藏龍地點是樹下,並且一定要是岸邊多樹的地方,這樣落葉才會多,泥土中的養分也會更多。越好的龍船,船身越會烏黑髮亮,而深埋在樹下淤泥中的龍船,正因為落下的腐葉較多,船身也更為黑亮。記者在正丫起龍現場,也看到了數顆大樹,在東江邊立著,如同守護龍舟的衛士。

松木材質硬重,強韌耐腐,抗蛀力強,且不怕潮溼,置於潮溼處不會腐蝕,而浸於水中則越堅實,是船隻內外龍骨的極佳用材,是以前傳統龍船常用的木材。同時,用淤泥鋪遍船身,也可起到防蟲、防曬、防爛的作用。因此,藏龍是對龍舟船體的一種保養。

修繕、藏龍、起龍……正丫村正在為起龍儀式申報市級非遺項目,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試圖將正丫起龍儀式和文化創意產業、旅遊業接軌,大力發展特色龍舟節文化旅遊。

全媒體記者 付碧強/文

全媒體記者鄭志波 陳帆/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