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落泪!海宁30岁儿子患尿毒症,母亲减40多斤割肾救子

今天5月12日

本来只是初夏一个普通的日子

但它也很特别——

因为2008年的今天

汶川地震发生

因为今天是国际护士节

最重要的还是因为

今天是母亲节

母爱落泪!海宁30岁儿子患尿毒症,母亲减40多斤割肾救子

今天,我们采访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儿子啊!我可以让一个肾给你,以后就不用透析,你可以正常地生活。”

“不要,妈,我不能要你的肾,我不想你受罪。”

这样的对话,时常会在36岁的杨小军脑海里浮现。

如今,他母亲的一颗左肾已经在他的体内正常“工作”两年多。

“是我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5月12日,母亲节这一天,在海宁工作的杨小军给远在江西瑞金、56岁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

如今,母亲成了他最大的牵挂。“在我心里,我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祝她节日快乐!”

母爱落泪!海宁30岁儿子患尿毒症,母亲减40多斤割肾救子

△杨小军(右二)母亲朱美华(右一)

“我是母亲,我不救他谁来救”

2000年,命运似乎和杨小军开了一个玩笑,当时年仅18岁的他被查出患上慢性肾炎。

虽然他生活中也会注意,然而,从2012年开始,杨小军的身体开始恶化,感觉浑身无力,吃不下饭、全身浮肿、“腿一摁一个坑”,血肌酐如同脱缰野马仍往上蹿,最高时达到1700多,是正常人的近20倍。

在市人民医院肾内科,30岁的杨小军被诊断出尿毒症。

得知儿子患上尿毒症的消息后,母亲朱美华感觉像被人当头一棒。她几乎说不出话,只是一直哭。

和很多尿毒症患者一样,迎接的杨小军是漫长的药物治疗和血液透析,本就不算富裕的家庭一下压力骤增。一周三次的透析,让他的手臂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针眼。

治疗尿毒症目前国内有两种方案,终身透析和肾移植手术,手术是唯一治愈的办法,但换肾?肾源哪那么容易找啊?有些人甚至10年都等不到。

医生建议,最好是有血亲的肾匹配。因为亲属间有遗传优势,组织相容性比较好,配型成功率更高。

捐肾的首要条件是年龄在18-60岁之间,另外,还必须自己愿意,无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结核病,无肿瘤及高血压等疾病。满足这些条件后,再看组织配型是否符合—首先是血型相同或相溶(如O型血与其他血型相溶);再是看人类白细胞抗原位点,6个位点要尽可能相符,至少需要4个相符。

朱美华不忍看着儿子一直透析下去,她想割肾救子。“儿啊!你爸已经60多岁,年龄不符合,妈还只有50多岁,身体还算壮实,我想试试。”

母爱落泪!海宁30岁儿子患尿毒症,母亲减40多斤割肾救子

△杨小军的父母

杨小军明白父母的苦心,可他坚持不要,“我不忍心让我妈挨一刀。”杨小军说,如果自己的健康要用母亲的健康来换,他不同意。

杨小军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我妈这个人特别坚强,和很多母亲一样,都是无条件为子女付出。”

当时,为了说动儿子,朱美华甚至在儿子面前哭过几次,有一次,她还打过经常看的一档电视节目的电话,“希望媒体能帮我劝劝儿子。我是母亲,我不救他谁来救?”

为了救儿子,她成了“暴走妈妈”

早些年,杨小军在海宁开了一个皮革加工小作坊,因为身体原因,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由妻子苦苦支撑着,生意不见起色。

“我看着妻子每天很辛苦,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想想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这个家需要我。最后,在母亲多次要求下,我只好忍痛同意。”

杨小军回忆,当他的母亲听到自己同意捐肾的要求后,十分开心,马上从老家买票来到海宁。

2016年夏天,浙一医院肾移植中心为他们母子做了配型试验,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毫不犹豫在一份《活体肾脏捐赠者自愿、无偿捐赠声明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让朱美华欣喜的是,当所有的检查结束后,医生明确告诉她,配型成功了。她说:“听到这句话时,我笑着哭了,我觉得,那一刻,我比别人说的中了大奖还开心,巴不得马上就捐。”

然而,身高165厘米的朱美华,体重近160斤。“医生让我减肥,最好能减到120斤以内。”

母爱落泪!海宁30岁儿子患尿毒症,母亲减40多斤割肾救子

△朱美华

回到江西老家后,朱美华开始为捐肾做准备。别人减肥为了美,她减肥是为了救儿命。从那时开始,朱美华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从家里出发,沿着村里的小路,来回快步走10多公里,早上6点多再赶到家为孙儿孙女做早餐,再送他们上学。

这个小学只读到三年级的农村母亲,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瘦下来,我要救儿子。”

一个月下来,她的体重竟然减掉了20斤,“就连后来医生都不敢相信。”朱美华回忆说。

杨小军看到瘦下来后的母亲,心痛不已,他劝她不要性子急,可以慢慢来,“每天这样走谁也受不了啊!”杨小军说。

在等待手术的这段日子里,朱美华依旧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保护着自己的身体,她要为孩子提供最好的肾源,“最后瘦到了110多斤,也就是说,我成功减下来40多斤。”

“妈妈,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移植手术最终定在2017年1月19日,手术时间持续了大约三个半小时,很顺利。朱美华体内鲜活的左肾被成功取出。之后,成功地植入了杨小军的体内。

麻醉药清醒后的第一句话,朱美华就是问身边的医生:“我儿子怎么样?肾放进去了吗?”当听到医生说,一切顺利时,虚弱的她仿佛放下了重担。

朱美华回忆,自己捐完肾后,在医院那几天,上厕所时,腹部一阵一阵剧痛袭来……“但为了儿子,我还是忍下来了。”

母子俩肾移植后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医院附近的小租房里。

杨小军至今都不忍去回忆在出租房外和母亲见面的那个场景,说着说着开始有点哽咽。

他描述,当时,母亲弯着腰、扶着墙,走到出租房外来迎接他,第一句话就问他:“儿啊!还好吧?以后你就好了,你不要担心我。”

母爱落泪!海宁30岁儿子患尿毒症,母亲减40多斤割肾救子

△杨小军

看到母亲为自己挨刀受罪,并且还失去了一个肾,他既感激又愧疚。杨小军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眼泪瞬间流了出来,他上去紧紧地抱住了母亲久久不肯松开。

朱美华在接受报姐采访时,记者试着问她:“拿掉一个肾,你的身体可能要受影响,当时有考虑过这个结果吗?”

“孩子年轻,路还很长,保住孩子的命比什么都强。只要他能好好的,别说是一个肾,命也能给他。”朱美华最直白的话语中,尽是对儿子的疼惜。

如今,杨小军的身体在慢慢恢复,为了保护好体内这颗肾,每个月,杨小军都要定期到市人民医院去复查药物浓度、肾功能、血常规,“不管现在有多苦,我都没有放弃过,我不想让父母失望。”

医生告诉他,只要好好保养,母亲的这颗肾用几十年没问题。

这是一个让人落泪的故事

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人

她可以为你付出一切

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

却不求任何回报

她的名字就是:母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