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燃烧瓶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破坏坦克的?

顾拜蛋蛋


主要攻击两个地方,一个是发动机口,一个是乘员舱。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燃烧瓶这玩意的作用机理,我们以英军在二战中使用的军用版的燃烧瓶为例。英国军用版的燃烧瓶称之为“76号特种燃烧弹”,就是在一品托容量的玻璃瓶里装满汽油,加上苯和生橡胶稠化,增加粘性,然后用白磷引燃,为了保证安全性还要在里面灌水密封隔绝氧气,避免白磷自燃。使用的时候,摔到目标上,摔碎了之后白磷就会暴露在空气中自燃,引燃稠化汽油。而苏联用的一般是KS燃烧液或者是BGS燃烧液,稠化剂改为环烷酸铝,增加燃烧时的温度。

英国人的76号特种燃烧弹,其实就是英国版的军用燃烧瓶

这些燃烧液一般都装的是粘性比较强的稠化汽油,流动性较差,但是沾上就很难扯下来,因此可以做到持续燃烧。而一些加了环烷酸铝的燃烧液温度甚至能超过800到900度,烧坦克装甲是别指望了,他能攻击到的地方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发动机部分,一个是车长观察口或者是驾驶员观察口。

其实燃烧液要是能渗弹药架的位置,就能直接引爆弹药,图为匈牙利起义期间苏军被烧中弹药架造成弹药殉爆的倒霉T-34-85

第一个部分,一方面是通过汽油的粘性和流动性堵在发动机进气口的位置,消耗掉进入发动机的氧气,导致发动机停车,另一方面是直接渗入到散热器,将散热器烧毁,从而导致发动机积热过多而停车,也就是说对车辆的损伤主要是以动力部分为主,至于停车之后,坦克就成了固定的靶子,对付起来就容易一些了。

同样是1956年匈牙利起义里中了燃烧瓶的ISU-152,车辆基本完好,里面一个人不剩,都跑光了

第二部分自然不必解释,直接对准车长观察口和驾驶员观察口扔进去,破碎之后燃烧产生的高温直接杀伤到车辆成员,而且掺了白磷和环烷酸铝的燃烧剂并不容易熄灭,即便用灭火器灭火也是一样,这样造成的持续杀伤足以直接导致车辆和车组成员报废。


铁匠工坊


简单来说,燃烧瓶就是瓶子里面装汽油,然后封口点燃,一摔碎,就立马所有汽油都燃烧了。

燃烧瓶并不只是烧坦克,其实什么都能打。不过,燃烧瓶对坦克的杀伤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这个能不能破坏坦克,还是看脸的。并不是每个燃烧瓶都能对坦克起到作用,很多时候,拎着燃烧瓶上去,就是送个人头。

燃烧瓶如何伤害坦克

燃烧瓶烧坦克,主要是把燃烧瓶扔在坦克的发动机上,发动机上面是有散热片的,这个位置并不是密封的。然后发动机上起火,这个时候,坦克基本就是废了。而燃烧瓶如果是仅仅在坦克表面燃焼,那么对于坦克的伤害就基本没有了,不痛不痒,甚至里面的人都不会感觉到热。

二战前的苏芬战争中,燃烧瓶是大量运用的时候,芬兰军队就是用这么一瓶子汽油,把苏联很多坦克弄成了废铁。当时的坦克和现在不一样,当时的坦克密封性不好,做工非常粗糙。汽油渗透也是非常正常,烧坏个别零部件,还是比较容易的。

不过对于一些敞开的装甲车、步战车、自行火炮这些,投掷上去主要是对人员进行杀伤,而不仅仅是毁掉战车了。这样的情况下,可供选择的攻击方式更多,更容易进行袭击。


军武文斋


听说过“莫洛托夫鸡尾酒”吗?这是个知名度非常高的武器,就是装满包括汽油在内混合燃料的燃烧瓶,其实就是土造的燃烧弹。搞笑的是,这一发明原本是苏联人在西班牙内战中最先创造出来的,结果它的发扬光大却是在“苏芬战争”中,被芬兰人大规模用来对付苏军坦克。

(莫洛托夫)

这玩意配方全世界都知道,材料简单、制作容易却威力巨大,其凶猛的火焰连水都浇不灭,成为最便宜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只需将其投进坦克脆弱的发动机排气口里,笨重的坦克立马就起火趴窝了, 搞不好还会引燃车载弹药爆炸,它对坦克的杀伤力甚至超过集束手榴弹。

在苏联入侵芬兰的战争中,苏联红军出动了大批坦克和装甲车辆,而芬兰方面几乎没有坦克,难以匹敌。于是便大批制作燃烧瓶,用手掷或投石机等最原始的方式,大批焚毁苏军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因为坦克内部有些帆布之类的易燃品,一旦燃烧瓶投入会迅速引发火灾,在狭小的坦克密闭空间里很容易将乘员烧死烧伤;同时,坦克的很多零件需要润滑油,这些油脂也会在坦克表面有所渗漏和附着,一旦燃料瓶落上仍然会起火,因此,即便不能个个准确地投进气孔里,仍然会对坦克造成破坏。是一款老少皆宜、妇幼可用的“尖端”杀器。

这款燃料瓶的名字由来也很有意思,莫洛托夫当时是苏联外交部长,是苏芬谈判的苏方代表,在苏联撕毁谈判协定开始轰炸芬兰首都等城市时,莫洛托夫代表苏联政府发布声明时,居然称炸弹是“为芬兰工人阶级投下的救济粮”,引起了芬兰人的极大愤怒,讥称苏军轰炸机是“莫洛托夫面包蓝”,并将那些投向苏军坦克的燃料瓶戏称为“致莫洛托夫的鸡尾酒”。

结果负责宣传战事的西方记者的芬兰语是“二把刀”,错将名字翻译成“莫洛托夫的鸡尾酒”,于是这个名字也就流传开来。

(老少皆宜)

在后来的苏德战争中,面对纳粹德国的装甲洪流,饱受芬兰人燃烧瓶袭击的苏军也回过味来,大批制作和使用“莫洛托夫鸡尾酒”攻击德军坦克,尤其是使用汽油的坦克,非常具备杀伤效果。在斯大林格勒的巷战中,几乎一小半的德军坦克被这东西烧毁,损失惨重。

不仅苏军,在二战中南斯拉夫游击队和波兰华沙起义军,都广泛使用这一武器对付德军坦克,属于性价比非常高的实用武器。时至今日,在很多地区冲突的巷战中,“莫洛托夫鸡尾酒”都是趁手的反装甲利器。

(坦克中招)


度度狼gg


使用啤酒、白酒等易碎瓶子装满汽油,口部用棉布塞严并使汽油充满整个棉布,这就是一枚最简易的反坦克、装甲兵的武器,俗称“汽油弹或者燃烧瓶”。

别小看了这一个造价极低的燃烧瓶,其破坏力还是很大的,轻者另坦克趴窝,重者能引起坦克爆炸和造成驾乘人员的死亡。

但是电视上有时看到神剧里的镜头只要是燃烧瓶扔到坦克哪里都能歼灭坦克,这是不符合真实的。坦克发动机装甲是其最薄弱的一个部位,由于散热的需要,在坦克发动机周围会有类似于散热片的缝隙,而这就是用燃烧瓶攻击的最佳位置。

燃烧瓶易碎在接触到坦克装甲的瞬间碎裂,口部燃烧的棉布迅速将飞溅的汽油引燃,汽油液体的性质会使它不放过任何的空隙,烧毁发动机,接着继续的高温会引爆坦克内部的易燃物品,此时坦克已趴窝,驾乘员只能弃车逃命,这是运气好;燃爆情况也会出现,此时坦克内部就真的成了人间炼狱了。



冰雹蓝天


上世纪四十年代,气势汹汹的法西斯铁骑携敦克尔刻大胜之威,转身扑向了新生的红色苏维埃政权。在旁人看来,即使是当时欧陆一霸的法兰西都无法抵挡纳粹德国的大军,更别提这个在人们看来和当初的沙俄一样薄弱的苏联了。事实上,当初的苏联确实没有做好防御德国的准备,无数红军战士被迫用血肉之躯对抗法西斯钢铁坦克,如果苏联失败,那英美将失去一位强力盟友,纳粹德国将得到西伯利亚富饶的资源,日德可能会师,后果不堪设想。但是苏联还是挺过来了,靠着士兵用集束雷,燃烧瓶和炸药包等自制ANTI-TANK武器,顶住了德国引以为豪的坦克闪击战。可以说,苏联战争的胜利,和这些就地取材,原料广泛制作简单的反坦克利器不无关系。

有人可能觉得有些疑惑:燃烧瓶不是只能燃烧吗?那么点温度无法燃烧坦克的装甲钢板,又如何能破坏坦克呢?实际上,燃烧瓶在坦克车身上撞碎之后,瓶口的点燃的布条引燃瓶内燃烧剂,点燃的燃料就这样在坦克表面流动,燃烧。如果这些燃料顺着坦克露在外面的散热口流进了发动机或油箱,就会将其引燃,造成坦克爆炸或瘫痪,即使后期坦克一般都有防引燃处理,燃烧瓶燃烧时的火焰和黑烟也能遮蔽坦克的观察孔,让其"双目失明"。

燃烧瓶的破坏力只能说是一般,攻击距离也近到投掷手需要冒着生命危险来投掷出去。之所以称其为反坦克利器,是因为

燃烧瓶是所有反坦克武器中制作最为简单的,甚至你在自己的厨房中就可以制作。而当时没有普及任何制式反坦克武器的苏联士兵,正是靠着这种大量自制的燃烧瓶,才抵挡住了法西斯匪徒的坦克大军。


思远军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2, "file_sign": "17f559f85bb49cf67bfd5dbd4bdc63a0\

萨沙


主要就是通过杀伤设备或者乘员来破坏坦克的战斗力的,这样一来坦克就如同一堆废铁,没有任何战斗力。

燃烧瓶一般是用的是酒精、汽油等这些易燃液体,所以在攻击坦克等这些装备时,很容易渗入一些机械部件中,从而产生高温将其烧毁,进而导致其丧失战斗力。比如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攻击坦克的发动机,燃烧瓶扔在坦克尾部之后,燃烧瓶破裂,流出的液体会透过过滤网、缝隙等渗入发动机燃烧,最终导致发动机过热并被烧成废铁,而坦克也就丧失战斗力了。

此外就是毁伤人员了。坦克有很多部位是和外界连通的,比如驾驶员的观察窗、车长周视镜等,攻击这些位置往往会产生高温或者直接渗入车体内部,将人员烧伤或者烧死,即使乘员没有被烧住,也会由于高温而导致其作战效率下降,同样可以削弱坦克的战斗力。

至于影片中常见的打开舱门,往车内投掷手榴弹或者燃烧弹,其实是不现实的,坦克的舱门一般都是可以从里面锁住的,避免敌方步兵接近而摧毁坦克。不过对于一些敞开式战斗室的装甲车辆,比如自行火炮,一个燃烧瓶就能解决掉这个车组的乘员。


战壕


最早使用燃烧瓶作为反坦克武器,还是苏联在西班牙内战时,后来被芬兰人广泛使用,这种土制燃烧弹被称为莫洛托夫鸡尾酒,这种方式我们也经常在影视剧中见到,点燃酒瓶口后,直接投掷出去,这种东西制作成本很低,而且配方几乎人尽皆知,虽然简单,但是威力很大,烧起来连水都浇不灭。



虽然叫鸡尾酒,但是它的原料却并不是什么酒,因为酒是无法燃烧到这种程度的,原来“莫洛托夫鸡尾酒”是一种装满混合燃料的燃烧瓶,在西班牙战争中,一个叫弗朗哥的地方,一个士兵用这种简易燃烧瓶击退了共和军的坦克攻击,这是它在人类战争史上的首次亮相,自此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拾,被应用到更多的战争中去。

在二战东线战役中,莫诺托夫鸡尾酒的使用达到顶峰,作为成本低廉又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其效能超过集束手榴弹,只要将它投入坦克脆弱的发动机排气口里,那些德国钢铁巨兽就马上起火趴窝了。




在苏联和芬兰的战争中,芬兰人喜欢用燃烧瓶对付苏联坦克,并且效果显著,莫诺托夫鸡尾酒战功卓越。因为对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的仇恨,芬兰士兵便随口就把这种燃烧瓶称为“敬莫洛托夫的鸡尾酒”。后来因为语言问题,芬兰语在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走了样,燃烧瓶就以讹传讹地变成了“莫洛托夫鸡尾酒”。


风云一点通


标准破坏坦克的办法就是往发动机散热片那边扔

然后燃烧的汽油或者伏特加就会顺着散热格栅流到发动机舱,烧起来让发动机罢工。燃烧的烟雾还会把人从坦克里逼出来。

另一种是不算是破坏坦克,而是丢在坦克的观察窗,火焰让里面的乘员一脸懵逼的不知道自己在哪,也看不到外面在干啥。然后给扛反坦克雷,炸药的拆迁队创造机会


疯狗的轻武


这东西如果只是简单的用酒瓶+汽油+面纱组成最基础款,其实效果不是太好,所以酒瓶里除了放汽油之外还要放点能使汽油粘稠度大一点的东西,比如白糖,点火方式也会改成化学点火,比如在酒瓶里再放一个更易碎的小瓶子,里面放一点泡在煤油中的磷什么的。这就是最基本的军用燃烧瓶了。苏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