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国君都有好几个儿子,为什么把王位都让给了弟弟?

这两个国君都有好几个儿子,为什么把王位都让给了弟弟?

上回章节我们说了秦国第十二任国君秦德公死了后,并没有把王位传给自己唯一的儿子,而是让弟弟秦宣公继了位。当人们对这一举动感到惊讶的时候,秦德公虽然自己有九个儿子,也把王位传给了弟弟秦成公。让人没想到的是,秦成公要死时,他虽然也有七个儿子,仍然把王位传给了弟弟秦穆公,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家知道,秦国自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征以后,就开始制订了东扩和西伐的战略,但这一宏伟思想在他儿子秦文公手上得到贯彻以后,再就落实不下去了。究其原因就是文公的儿子年幼,让辅佐大臣执掌了朝政,从而酿造了历史上长达二十年之久的臣临君上的乱政时代,这一乱就耽误了秦国两代霸业。

这两个国君都有好几个儿子,为什么把王位都让给了弟弟?

到了秦武公严肃朝纲以后,肃清了弗忌、威垒和三父乱政的隐患,诛杀了一千多名追随和宗亲,秦国又进入到一个太平盛世的时代。但让人很奇怪的是,从秦静公开始,他和秦出子、秦武公三兄弟寿命都不长,到了秦武公儿子这一代,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也和上代一样,继位不久都死了,这一反常现象客观上给秦国当政者提出了警醒,世袭可能带来秦国灭顶之灾,这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另一方面,从秦武公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国君开始,秦国就有了一个好的传统,谁有能耐谁就当国君,这个共识也让后世看到了秦国的希望。秦德公没有把王位传给儿子,给秦宣公做了榜样,秦宣公虽然有九个儿子,但他更是看到了三弟秦穆公是兄弟里面最有出息的一个,所以,他们轮流着也要把王位传到他手上。也是赶得巧,他弟弟秦成公没继位时就是病秧子,当上国君也是个摆设,四年就死了。秦成公照葫芦画瓢,他有七个儿子都没继位,而最终让秦穆公当上了国君,事实证明,兄弟几个的决定都是非常正确的。

这两个国君都有好几个儿子,为什么把王位都让给了弟弟?

按道理,秦宣公有九个儿子,就是再差,总能挑个能当上国君的,但他却没有那样做。说明他的心里还是想着秦国的江山永固。在秦宣公时代,他也做了几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首次对中原诸侯宣战,这也是需要勇气的。

早在秦德公继位的时候,中原诸侯各国换了一批又一批的国君,晋国也到了晋献公时期。当秦国迁都雍城以后,原本就跟秦国同宗的芮、梁两个小国也转投秦国,从而使秦国的实力大增,无论是在地理优势还是在人口数量上,秦国都有可与中原诸侯一争高低的本钱。

但是跟中原诸侯争夺地盘跟攻打西戎不同,秦国开国以后一直是在跟戎狄打仗,真正跟中原诸侯交手还没有先例。所以,秦宣公选了个周王室发生“子颓之战”的时机,向晋国发动了东进攻势,虽然这一仗秦国并没打输,而且还把晋国的河阳给占领了,但苦于鞭长莫及不好管理,秦宣公最终还是班师回朝了。

这两个国君都有好几个儿子,为什么把王位都让给了弟弟?

从这点上看,秦宣公还是感到秦国的实力不够强大,勉强夺取的城池居然把守不住,也是后来几十年秦国没有东进的原因。而秦成公继位四年之中,基本上没什么建树,唯一的记载是芮、梁两国国君前来祝贺,这算是他任上最大的事件了。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秦宣公和秦成公都知道自己有几把刷子,也清楚自己的孩子有几斤几两,也算是明哲保身的一个无奈之举吧。

综上所述,从秦武公到秦成公近四代的让贤之举,也成就了秦穆公称霸西戎的辉煌。所以说,一个朝代的兴衰,不是靠哪一个英雄好汉打下来的,是要靠几代人不懈努力和作出牺牲共同努力换来的。秦宣公和秦成公虽然加起来有十六个儿子,但牺牲他们的王位换来了秦国的巨大利益,对于嬴氏家族来说是值得的,对于大秦帝国来说更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