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耙地多少水最好?

田俊超白


水稻耙地多少水最好?

众所周知,农民种植水稻用的是水田,插秧前必须把田泥搞稀烂才可以插秧。在过去种田农民少不了犁、耙、耕、耖,才能将泥土翻耕耙碎耖平,方才将秧苗移栽大田。



那么在农村懂得犁、耙、耕、耖的都是种田的一把好手,特别是耖田那是技术活,不是好师傅是耖不平整的。而犁田、耙田、耕田、耖田最要掌握的是水位,深也不行浅也不行要适当。水位太深,我们肉眼看不到水下倒底是高是低,很容易漏耕漏耙,插秧时往往就插到未耕到的田坂上,手指不但要插痛,秧苗过后也会浮起来,会少空缺秧苗。水位大浅,耕牛又拖不动,牛吃力不要紧还影响进度。所以掌握适当的水位是关键,马虎不得。



那么耙田到底要多少水才合适?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耙田不过三寸水,也就是一拳头深,肉眼能看到翻耕过的泥巴。水稻田耙田与旱地耙地不同,旱地用的是木耙,只要将泥压碎就行;而水稻田耙田用的是铁耙,耙子上装有飞快的铁刀,不但能:切碎泥巴,也能切碎稻茌和杂草。不过耙田的人一定要小心站稳了,手上要拿紧耙绳,后脚要用力,前脚即踩稳就行,人的脚不能落在耙子中间,那是很危险。在农村有的农民为了让秧田更平整,有的会用木梯子将两头拴上绳子,然后将高的地方的泥土拉到低洼处,这样高低就平整了,水位也就没有深浅了。



耙田好了要进行第二次翻耕,然后将拌好的碳酸氢氨和过磷酸钙撒在泥巴上,再叫有经验的老农民将整个田块耖平,等沉淀几个小时候就可以插秧了,如耖好就插秧往往秧苗会下沉,那是对秧苗生长有影响的。

关于水稻耙田多少水?老娘舅就回答这些,耙田水不过三寸,离土一拳头水最好。水位太深不但耙不平田,而且还会漏耙,泥土也耙不碎,杂草也耙不断。水位太浅,耕牛大吃力,牛拉不动耙子和人会影响耙田进度。

你们农村现在还在用牛耕田耙田耖田吗?农村犁、耙、耕、耖,你都会哪些?

[更多三农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老娘舅说事》点赞、评论、转发、分享]


老娘舅说事


水稻田犁、耙、耖在我们当地统称为“做田”,一般干犁一遍,然后放水浸泡7至10天,水位落下去以后,用耙耙一遍,再带水犁一遍,然后再用耙耙一遍,再用铁耖找平,把水稻田反复做成泥浆状,平整,没有凹凸状。

耙田水位不能大深,大深耙不碎土壤,水位太浅,牛也太累,人也太累,耕牛、机械拖不动铁耙。水稻田水位10Cm左右最合适。水位太深底肥容易“跑冒滴漏”,象复合肥、尿素会流失,造成化肥利用率降底,水稻田水位太深不利于水稻直播和栽插。

水稻底肥在耙第二遍田时追施。如果水位太深了,直播时水稻种子会漂在水面,无法落入泥土中,大风会把水稻种子刮到一起,使水稻直播后出苗不均均,有的地方密,有的地方太稀疏。水位太深,栽插时,水稻秧苗容易漂浮起,造成断苗、缺苗现象。

耙田的目的就是破碎泥土,把土壤变成烂泥巴,水位太深了,很难使土壤变成泥巴,耙田前先追底肥,每亩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氯化钾肥5公斤,尿素10公斤,施肥后耙田,施肥后水稻田里水,就不能排出来了,因此,耙田时一定要控制好水位。

水稻田耙耘好后,直播水稻种子能落入泥中水位最合适。现在都是大型旋耕机浅耕,不用铁耙、铁耖“做田”了,我们当地水稻田板结了,水稻倒伏现象严重,水稻根系浅,生长发育不好,水稻田还是深耕好,用铁耙、铁耖反复耕耘才好。

水稻田耙田时水位,全凭老农经验技术掌,从我的种植经验上看水位应该在10cm左右最佳。还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土壤情况而定,不同土壤性质,可能存在差异。








宋总行走乡村


水稻田犁、耙、耖在我们当地统称为“做田”,一般干犁一遍,然后放水浸泡7至10天,水位落下去以后,用耙耙一遍,再带水犁一遍,然后再用耙耙一遍,再用铁耖找平,把水稻田反复做成泥浆状,平整,没有凹凸状。

耙田水位不能大深,大深耙不碎土壤,水位太浅,牛也太累,人也太累,耕牛、机械拖不动铁耙。水稻田水位10Cm左右最合适。水位太深底肥容易“跑冒滴漏”,象复合肥、尿素会流失,造成化肥利用率降底,水稻田水位太深不利于水稻直播和栽插。

水稻底肥在耙第二遍田时追施。如果水位太深了,直播时水稻种子会漂在水面,无法落入泥土中,大风会把水稻种子刮到一起,使水稻直播后出苗不均均,有的地方密,有的地方太稀疏。水位太深,栽插时,水稻秧苗容易漂浮起,造成断苗、缺苗现象。

耙田的目的就是破碎泥土,把土壤变成烂泥巴,水位太深了,很难使土壤变成泥巴,耙田前先追底肥,每亩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氯化钾肥5公斤,尿素10公斤,施肥后耙田,施肥后水稻田里水,就不能排出来了,因此,耙田时一定要控制好水位。

水稻田耙耘好后,直播水稻种子能落入泥中水位最合适。现在都是大型旋耕机浅耕,不用铁耙、铁耖“做田”了,我们当地水稻田板结了,水稻倒伏现象严重,水稻根系浅,生长发育不好,水稻田还是深耕好,用铁耙、铁耖反复耕耘才好。

水稻田耙田时水位,全凭老农经验技术掌,从我的种植经验上看水位应该在10cm左右最佳。还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土壤情况而定,不同土壤性质,可能存在差异。


长江老农


水稻耙地多少水最好?首謝邀请,我来答疑:收割之后、湿润为宜、便于操作、干梨一遍、放水浸泡。耕种之时,再梨二遍。如图(禾蔸田,自拍)
浸泡水田有多种好处,禾蔸腐烂、不会杂草丛生!田埂不会干裂,不易于病虫繁殖。三梨三耙,高往底处耙。耙平耙碎,水寸深即可。插秧时不会浮秧,如图(来自网络)
底肥放足、多放家肥。如牛粪猪粪,草木土杂灰。易于松土、壮苗发根。每亩看放家肥多少而定化肥定量,如没家肥一般是每亩百斤复合肥加五十斤一袋磷肥就可。秧苗青田遮垅时再施追肥,除草除杂。俗话讲:‘’六月不是看禾天‘’,后期防虫防病管理更重要。不一一列举,回答至此。如有评议,下方留言。敬请关注,眼望光年。(稻谷图片,来自网络)


眼望光年


地面十厘米水最好,我认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