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周恩來嶗山遇襲險喪命 謝滋群查找元凶

揭秘:周恩來嶗山遇襲險喪命 謝滋群查找元兇

謝滋群

他,14歲參加紅軍,除出生入死歷經無數次戰鬥外,還著力從事保衛、偵察、偵破工作。由於為中共中央機關遷至延安進行前期偵察工作,他成為第一個進入延安的紅軍;因成功破獲周恩來嶗山遇險一案,他被譽為“延安的福爾摩斯”。他就是謝滋群。

周恩來嶗山遇險

西安事變後,受張學良、楊虎城邀請,也鑑於國際國內的緊張局勢,周恩來、葉劍英、秦邦憲率領代表團從延安赴西安,參與處理西安事變。行前,中共中央確定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張,希望張、楊釋放蔣介石,蔣介石顧全大局實行全國團結抗日,形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基於各方的共同努力,西安事變的處理結果,基本符合中共中央的主張即預期目的。隨後,國民黨承認陝甘寧三省的23個縣為特區,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即八路軍,南方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即新四軍,並允許八路軍在西安、蘭州、武漢設立辦事處。

1937年4月,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奉中共中央指示,從延安出發,擬經嶗山、甘泉、富縣、黃陵、銅川、耀縣、富平等地,赴西安建立八路軍辦事處。

為保證周恩來的安全,這一消息對外絕對保密。因為是遠行,有關單位還租用了三輛汽車。第一輛車乘坐由32人組成的警衛排,他們每人配有短槍一支,150發子彈,4顆馬尾手榴彈,一把鬼頭大刀。周恩來坐在第二輛車的駕駛室,軍委副總參謀長張雲逸、延安衛戍司令部參謀長兼周恩來的隨從副官陳友才、中央軍委參謀處負責人孔石泉、新聞記者等人則坐在車廂。炊事員、通訊員、機要人員、勤務員、警衛員等辦事處的其他工作人員坐在第三輛汽車。4月25日上午9時,汽車從南門兵站出發,穿過延安城直奔西行的通道嶗山大道。12時許進入嶗山。嶗山,亦稱勞山、九焰山,距延安50華里,山巒起伏,樹木蔥蘢,山口縱深狹小,地勢非常險要。

汽車順利地爬上嶗山陡坡,進入一個簸箕形山坳。突然,槍聲大作,密集的子彈居高臨下朝三輛汽車射來,頃刻間硝煙瀰漫,沙塵四起。第一輛汽車的前左輪胎被子彈擊中後,汽車失去方向,車頭碰在埡口的公路壁上。雖然警衛戰士立刻進行了頑強抵抗,但因只有手槍和手榴彈,射程有限,加之處在敵人下方,毫無遮掩,他們眨眼之間便大部犧牲或受傷。近200的敵人見狀,立刻發起了衝鋒。

情況萬分危急。周恩來迅速跳下汽車,沉著地指揮,利用地形地物和汽車作為掩體,進行還擊。陳友才很快發現敵人僅用佔領的三個山頭和壩梁兩側,用火力封鎖公路,右側的山頭卻沒有佈置埋伏,而右側山頭是原始森林,山下是灌木叢和雜草,只要通過一塊被樹、草覆蓋的小塊開闊地,便能向東南山上突圍,遂立即向周恩來作了簡短彙報。周恩來當機立斷,指揮大家邊打邊退,很快越過了開闊地。

敵人發現周恩來等人的突圍意圖後,發起了更猛烈的進攻。陳友才一面指揮部分戰士在汽車附近頑強還擊、牽制敵人,一面組織人員奮力掩護周恩來邊打邊撤。敵人見陳友才身上穿的是黃呢子制服,面孔身材與周恩來相似,且指揮鎮定,以為他就是周恩來,於是,長短武器的火力像暴雨一樣朝著他射來,他立刻被子彈打得像篩子一般,但他挺立著,久久沒倒下來。因陳友才的衣袋裡有“周恩來”字樣的名片,所以這夥人就更加認定陳友才是周恩來了,遂在他的遺體上連捅了數刀。見陰謀已經得逞,這股敵人才嚷嚷著回去交差了。

這次嶗山遇險,最後只剩下周恩來、張雲逸、孔石泉、劉九洲4人。周恩來突圍之後,順著山溝,穿過樹林,越過一座大山,來到南三十里鋪檢查站。待駐紮在延安的一個騎兵連趕到,周恩來立刻命令他們迅速趕赴現場。而此時,敵人早已逃之夭夭,現場只有被打壞的汽車和烈士們的屍體。

當佈滿刀痕和濺滿陳友才鮮血的一條毛毯交到周恩來手中時,周恩來禁不住淚流滿面:“友才是替恩來死的,永遠也不能忘記他!”該毛毯現仍存放在延安鳳凰山革命舊址中的朱德和周恩來的會客室裡。1973年,周恩來回到延安,一再要求親自去陳友才的墳上祭奠,當延安有關負責同志告訴他,由於1947年胡宗南進犯,陳友才的墳墓遭到損壞,再沒有找著時,周總理傷心得當即掉下了眼淚。臨行前,他還再三叮囑:“一定要找到陳友才的墳墓!”

謝滋群受命破案

嶗山事件,震驚延安,震驚全國,也使中共中央、毛澤東非常震怒。是誰策劃並實施了這一針對周恩來的重大謀殺行動?日軍?偽軍?蔣軍?土匪?還是正在接受批判的張國燾及其政治上的追隨者?如果是後者,那麼,這一事件就更為嚴重,甚至會給延安的局勢造成劇烈的動盪。為查明真相,給全黨同志、全軍將士、延安人民、全國人民一個交待,中共中央決定組織專人徹查。徹查由誰擔綱掛帥?決策者們幾乎想到了同一個人---謝滋群。

謝滋群,1916年8月15日出生於江西省興國縣長岡鄉秀水村。1930年參加紅軍,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一方面軍保衛局科長、廣昌警備區保衛局局長、紅一軍團保衛局偵察科長、陝甘寧邊區保安處保衛科兼偵察科科長等職。偵破過許多大案、疑案、難案,深得領導、同志的信任。長征時,謝滋群因患了重病,吐血,加上長期營養不良,身體極度虛弱,連牲口也騎不了。有些同志出於關心,建議把他寄養在老鄉家裡。但紅一軍團保衛局局長羅瑞卿堅決不同意:“一定要把謝滋群帶走,不能走就用擔架抬!他是我們的‘寶貝’,日後能堪重任!”隨後親自組織人抬擔架。謝滋群坐了幾天的擔架後,身體狀況漸漸好轉,羅瑞卿又將自己的騾子撥給他騎。

羅瑞卿的話很快成了現實。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中央和紅軍總部曾設在保安,但保安太小,不利於紅軍的發展。1937年1月,謝滋群接受了一個重要的偵察任務:為中共中央機關遷至延安進行前期的偵察工作。於是,謝滋群挑選了5名偵察員,請兩名老鄉作嚮導,分別化裝成探親的、砍柴的、做小買賣的,來到延安。經過嚴密偵察,他們報告:延安沒有國民黨部隊,可以進駐。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領導機關順利從保安遷到延安。從此,延安成為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指揮中心,成為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謝滋群也因此被譽為“第一個進入延安的紅軍”。

這一次,謝滋群又愉快地接受了任務。他多次召開“諸葛亮”會議,與大家廣泛交換意見,制訂出了偵查方案:立足於充分發動群眾,檢舉揭發,在政治爭取無效的情況下,再出動足夠的兵力,徹底消滅敵人。

開始,有人把張國燾列為懷疑對象。因為周恩來的遇險正好發生在抗大風波過去後的21天,紅四方面軍著名戰將、張國燾的追隨者、抗大政治委員何畏叛逃投敵後的5天,地點又恰恰在原紅四方面軍控制區域內的嶗山。

當天夜裡,中央警衛團包圍了張國燾的住地。張國燾得知這一情況後很鎮定,讓警衛員勿輕舉妄動。通過謝滋群等的調查、瞭解,加上張國燾、張聞天的解釋,才知道劍拔弩張地搞了一夜,原來是一場誤會。

為查到真正的兇手,謝滋群一面組織人員到群眾中去,進行廣泛而強有力的宣傳,一面派人深入案發地附近,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向群眾講革命道理,打消群眾顧慮,以取得群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當謝滋群得知李老漢可能知道線索後,便立即來到李老漢家。可李老漢膽小怕事,擔心日後受到報復,無論謝滋群怎樣好說歹說,他就是一味推說“我什麼都不知道”。謝滋群並沒有氣餒,既動員當地幹部、覺悟較高的群眾做李老漢的工作,又通過幫李老漢耕田耙地等來換取李老漢的信任。“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李老漢終於說出了周恩來遇險那天,他在砍柴時所看到、聽到的一切及他所認識的一個人。

根據李老漢所言,再綜合兩個偵察員化裝成貨郎,到金盆灣一帶偵察到的情況,以及來自其他方面的線索,作案者的嫌疑直指當地土匪。

那麼,是誰指使該股土匪,又是誰提供了周恩來一行的準確出行時間、行程線路、乘坐車輛、人員配備呢?這一問題,不僅是本案的關鍵,而且涉及到揪出土匪在延安的臥底,切實排除潛在的嚴重威脅。謝滋群為此吃不下、睡不著,絞盡腦汁。最終,他決定兩種方法同時並用:一是在知道和可能知道周恩來出行秘密的人員中進行排查;二是派人打入土匪內部“臥底”。此舉雖然非常危險,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化裝成外地土匪的同志,通過有效渠道順利地打入了土匪內部,並通過鬥智鬥勇取得了土匪內部知情人員的信任,很快確知周恩來等出行消息來自馮長鬥---土匪頭目李青伍在延安南門安插的一個坐探。

謝滋群立刻下令逮捕馮長鬥,並組織人員進行了突擊審理。別看馮長鬥平時老奸巨猾,又是十足的無賴,但沒頂幾個回合,便交待了事情的原委。謝滋群順藤摸瓜,乘勝追擊,終使案件水落石出。

遇險案真相大白

在中共中央遷至延安前,延安南部的黃龍山中盤踞著一股以哥老會為骨幹的土匪,達200多人。他們佔山為王,常常在金盆灣、雲巖、臨鎮一帶,打家劫舍,搶劫過往商客。

1934年8月, 紅泉縣革命委員會在臨鎮成立後,紅軍通過爭取與政治瓦解,將該股土匪改編為紅泉縣突擊隊,駐紮在金盆灣。同年12月,國民黨甘泉縣黨部為拉攏該武裝力量,派特務王實生、王兆波打入突擊隊,製造事端,挑撥離間,引誘蠱惑,策反了突擊隊副隊長李青伍,並令其打死了隊長李青雲,將隊伍拉回到黃龍山中,使之成為國民黨操縱下的政治土匪。該股土匪不僅刺探紅軍、地方政權情報,暗殺紅軍、地方幹部,還擴充勢力,搶佔地盤,殘害老百姓。出於土匪的本性,他甚至還玩過“黑吃黑”,如1937年4月初,他率100多名匪徒,化裝成紅軍、游擊隊,在甘泉縣麻子河公路伏擊國民黨一輛貨車,劫得了80多包大煙。

這股土匪非常狡猾,後發展並分成明暗兩股力量。明的以李青伍、王仲陽、齊金權為首,他們都參加了哥老會,且都是哥老會中的混水胞哥,下面絕大部分人為當地的流氓、地痞,總共約有100餘人。別看他們沒有經過什麼正規訓練,但由於武器裝備好,親屬朋友多,地理情況熟,還確實是一個“難纏的主”。暗的以姬延壽為首,有90多人,公開身份是國民黨民團,團總即是姬延壽。

為消滅該股土匪,穩定民心,保衛延安,紅軍和地方政權成立剿匪部隊進行過清剿。但土匪哪願束手就擒,反而策反我剿匪部隊,用金錢、美女、封官許願,拉攏腐蝕了剿匪部隊政委賈騰雲,企圖尋機打死剿匪司令吳臺亮,帶領剿匪部隊投降國民黨。好在吳臺亮及時察覺並採取果斷措施,才使剿匪部隊未受損失。

土匪的陰謀破產後,又拉攏收買流氓地痞做坐探,刺探紅軍情報,以期策劃新的更大的陰謀。

出於上述目的,1937年4月初,土匪奉國民黨甘泉縣黨部的指示,派遣兩名匪徒到延安偵察。兩名匪徒到延安後,與李青伍所派、潛伏在延安哥老會辦事處的土匪坐探馮長鬥接頭,經過五天的秘密偵察,得到了我4月25日要派周恩來等代表去西安建立八路軍辦事處的消息,趕回匪巢,報告給李青伍。李青伍認為藉此機會殺了周恩來,既能給紅軍沉重打擊,又能揚名國軍,簡直千載難逢,絕對不能錯過!於是他於4月24日召集姬延壽等土匪頭目,密謀出了伏擊計劃。為防止走漏消息,也為了不使匪徒們膽怯,匪首們隱瞞事情真相,對外只是說去嶗山伏擊過路的汽車,打劫貨物。

當天晚上,李青伍帶領190多名匪徒,幾乎是傾巢出動,在夜幕的掩護下,翻過姚家山坡,越過瓦渣河,在25日天亮時分,趕到了樊家村頭。稍作休息後,又翻越盤龍山,穿過盛榆公路,爬上了嶗山。

於是,便發生了前文所述的周恩來等在嶗山遇險的一幕。

也就是在匪徒們埋伏、修築簡單戰壕的過程中,發出的聲響驚動了正在砍柴的李老漢,李老漢一看,見其中有一個熟悉的人,立刻知道土匪又要打劫,為少惹是非、保全性命,他連滾帶爬地趕回到了家中。

事情至此,謝滋群決定堅決、乾脆、利落地消滅該股土匪。在徵得上級同意後,剿匪工作在他統一安排下,很快全面鋪開。

紅軍首先派部隊從東南面切斷土匪的退路,防止土匪從臨鎮經宜川逃過黃河。然後,以正規部隊警四旅為主力,由延安、甘泉、富縣、宜川、紅泉五縣的地方部隊緊密配合,對土匪形成合圍。前後用了近一個月時間,終於將土匪擊垮,並生擒了土匪頭目李青伍、民團頭目姬延壽,以及其他匪徒十餘人,後分別在延安甘谷驛、三十里鋪、安塞河底坪等地將之處決。

當紅軍押著馮長鬥往三十里鋪召開公判大會時,群眾得知馮長鬥就是把周恩來去西安的消息報告給李青伍,使土匪得以伏擊周恩來後,全場頓時群情激憤,紛紛要求用石頭砸死馮長鬥。

4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延安南門外操場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沉痛悼念在嶗山遇害的烈士。大會由邊區黨委書記郭洪濤、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主持,中共中央總書記任弼時代表中共中央及中央軍委致悼詞。3萬多軍民向死難的烈士致哀。會後,烈士們的遺體被安葬在延安寶塔山腰。

謝滋群因偵破有功,得到了中共中央嘉獎,被譽為“延安的福爾摩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