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的 “目送”送的到底是誰 想來應該是有你也有我

龍應臺的 “目送”送的到底是誰 想來應該是有你也有我

“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永別”,龍應臺在《目送》中這樣寫道。

人生看起來紛雜無比,似乎感覺歲月一直在流淌,身邊的人彷彿永遠在身邊,但是時間到了一切都要轉變,由不得你我。

人生代際更迭,是物種延續的自然表達,就如同那花開花落,春去秋來一樣跟隨年輪的轉換而不斷得週而復始。

1

我們揮手與父母告別,由少年時的一去不回頭,滿臉的喜悅,轉變成中年的依依惜別,眼含淚光。

少年時總想著要勇闖天涯,總想著走遍千山萬水,遊遍大好河山,總想著有無限可能,有無限精彩,有無限的風光,就在眼前。總是懷揣著夢想,總是憧憬著未來,總以為他鄉也是故鄉,總以為青春年少樂無邊,總有那麼多的情懷要去抒發。

真的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總要逃離故鄉的束縛,總要逃離親人的眼光,總要與小時的玩伴分別,總以為外面就是新的世界。

少年不曾回首去看一下,父母那牽掛的眼神,不知道父母有多麼的放心不下,擔心你吃不好,睡不好,擔心你在外面受欺負,擔心你暗夜迷了路。

但是就算離行前父母再多的嘮嘮叨叨,又有幾句聽在心裡呢,又有幾句真的記得呢。就像現在的我們一遍遍的對著自己的子女囉囉嗦嗦,重複著自認為的道理的時候,他們是否聽得進去呢。

就像我們送別孩子時,只看到他們興奮的眼光,孩子走後,一個電話也沒有,你是否感覺失落與落寞,你有沒有想到你的父母當年是否和你一樣的心情。

我們傷別離,但是又會盼著別離,盼著孩子長大,孩子長大後又會不斷地去擔心,又會不斷地去失落,但是人生就是這樣的過程。我們現在經歷的,我們的上一輩已經經歷過,為什麼俗話會說“只給人當兒女,不給人當爹孃”呢。

你可曾從父母那裡聽到過抱怨,你可曾從父母那裡聽到過不滿,你可曾從父母那裡體會過憎恨,父母對於下一代只會無怨無悔的付出,即使再失望,即使再不願,或許你只會聽到父親的一聲嘆息。

在一代又一代的更迭當中,我們不斷地送別,不斷地分離,就是這些分離,就構成今天的文明。文明雖然璀璨,但卻是由我們一個個平凡的人,一代代的鑄就。正是那些送別,正是那些飽含深情的雙眼,讓我們不懼向前。

在當前劇烈的社會變動當中,我們與下一代分離的地理距離,或許會遠遠超過我們,但是我們依然只能去送別他們踏上自己的人生道路。

2

我們有沒有去認真的看過父母的臉,有沒有仔細地看過他們臉上的皺紋,有沒有仔細認真地聽過他們說話,有沒有耐心地去做他們吩咐的事情。

少年時或許有太多的藉口,有太多的不耐煩,總之有太多的理由,總是想去構建自己的世界,以便逃離父母的懷抱。

母親的叮囑,往往就會成為眼裡的嘮叨,父親的話也會成為你聽不進的逆耳之言,多年以後回頭來過,你又會想起幾句當年父母說過的話。

你有沒有曾幫父母披上他們的外套,有沒有幫父母扣緊他們的衣釦,長大後有沒有再牽過父母親的手,有沒有擦拭過母親眼角的淚水。往往你認為他們老糊塗了,對社會不瞭解,不懂得怎樣去處理人情世故。

可是你到底真的發自內心的為父母親做過什麼呢,或許你回父母家的頻率,還沒有見朋友的頻率高,你與父母相處的時間還沒有與朋友相處的時間多。

你永遠認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永遠會認為你的子女更需要你,那你有沒有想過也有需要你的父母親。或許你會說,每個假期都會回父母家啊。但是請問就在你回父母家的幾天時間裡,你呆在家裡和父母說話的時間有多久,幫父母做家務又有幾次,你總是有理由,要出去會朋友,同學多年沒有見了,但是你有沒有計算你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或許不會再有那麼多。

3

我們總是在揮手告別,背上行囊,揮揮手,有時連手都不會揮,你沒有想過那個送別你的人,依依不捨的目光。

風景就在外面嗎,我想不是的,萬千風景只在你用心的生活,用心的觀察,用心地與他人相處之中。不論你走了多少路,看了多少風景,會有改變嗎,我想不會的,不會有多少改變。

不用心去體會,不用心去生活,怎會體會到生活的真正意義所在。匆匆忙忙,漫無目的,人云亦云,這不就是很多人的狀態嗎。心中記滿了焦慮,有永遠無法滿足的慾望,肆意揮霍與踐踏底線,也不是一些人的寫照嗎。

一首歌中唱得好,“心若在,夢就在”,心不在又何來生活,那只是一味的追求慾望,被慾望拖拽著前行。

請以心去生活,請以心去與人相處,請以心來看待父母親人。因為我們總將別離,並且將是遠永的分別,不會再見,永遠不會。

何不在能夠相見的時候,用手擦去母親額頭的汗水,用心給父母做一頓飯,用心給父母披一件外套。多去看看父母的笑臉,多去與父母說說話,談談心,這有多麼難嗎。

但是卻是很難,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真的很難,他們總是很忙,他們有忙不完的應酬,因為如果不去的話,他們就活不下去了。真的是如此嗎,那只是被慾望所綁架,所拉扯,所牽動,所羈絆。

外來的舶來品,提倡的各種自由,提倡各種個人權利,有很多人天天在嘴邊,並以此為理由,但是當你問他們什麼是“自由”、“公正”的時候,往往換來的是張口結舌。

我們的傳統呢,很多人也是天天掛在嘴邊的“仁義理智信”,當你問他們什麼是“仁義便智信”的時候,一樣都會是張口結舌。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提倡的這些到底是什麼,只是因字而生義,只是看到幾個字就感覺要怎麼樣,要怎麼樣。

人還是要多讀書,讀好書,搞明白一些起碼地東西,才會更明白的生活。

或許那目送我們的目光雖未“見天地、見眾生”,但卻已經能夠“見自己”,因為他們用心地在愛著我們,就像我們愛著自己的子女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