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透露新动向:海信TCL北美日本亮剑 围攻全球巨头战役正式打响?

Sammo||撰稿

很多时候,量变堆积之时不太容易引发别人关注,一旦出现质变,就会博得一阵欢呼。

Q1透露新动向:海信TCL北美日本亮剑 围攻全球巨头战役正式打响?

量变引发质变

缺技术的中国液晶产业链走的不容易,以液晶面板为例,10年前当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为代表的面板企业开始建设低世代线的时候,当时液晶面板市场几乎被韩日的三星显示、LGD和中国台湾友达、奇美所垄断,它们几乎以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方式活了下来。

期间有很多质疑之声,反对声音认为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大规模量产的时候也是产业产能过剩之时,所以中国大陆企业投资液晶面板产业就是一个错误命题。

然而面对各种质疑,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企业并没有放弃坚持,笃定让它们在2017年开始得到市场回报,而它们也慢慢成长为影响全球1/3液晶面板供给的重要力量,而且这种权重还在增加。

不得不说,正是因为坚持,京东方、华星光电用十年磨一剑换来了市场的主动。

与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企业一样,中国彩电整机品牌的出海,也经历了曲折漫长的过程,特别是自牌在海外市场的推广,更是从外界的“一无所知”到非常熟悉、认可并购买,历程不比液晶面板企业来得容易。

Q1透露新动向:海信TCL北美日本亮剑 围攻全球巨头战役正式打响?

历程一点都不容易

中国彩电巨头进军海外市场,其实并不是新鲜话题,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不过真正发生质变的则是在当下,奥维睿沃(AVC Revo)《全球TV品牌出货月度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电视品牌出货4941万台,同比增长1.3%,环比下降27.5%;其中OLED TV出货58万台,同比增长18.5%。中国品牌海外出货整体同比增长5.2%,其中,北美经济表现依然强劲,第一季度出货同比增长12.7%,TCL与海信在北美重点布局,扩张迅速,第一季度出货同比增长超100%,强力冲击三星与LGE的中低端市场。

列举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牌:

TCL第一季度出货595万台,同比增长48.2%。TCL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海外各区域维持强劲增长趋势,一季度海外出货同比增长76.1%,其中北美市场同比增长111%,亚太、拉美、中东非等新兴市场同比增长44.8%,欧洲同比增长20.1%;与此同时,中国区出货同比增长9.2%。

Q1透露新动向:海信TCL北美日本亮剑 围攻全球巨头战役正式打响?

北美表现抢眼

Hisense含北美夏普、日本东芝第一季度出货343万台,同比增长4.3%。Hisense通过多品牌战略,第一季度在北美、日本出货分别取得了102.5%、56.5%的高增长,新兴市场中东非出货同比增长28.9%。2018年底以来已在澳洲、日本、中国发布OLED电视,不断丰富高端产品线,提高盈利水平。

Q1透露新动向:海信TCL北美日本亮剑 围攻全球巨头战役正式打响?

海信大幅增长

很显然,从数据上看,以海信TCL为代表的中国彩电品牌在出海的道路越走越扎实,而且不断攻城拔寨,对国际大牌形成了围追堵截之势。有此成绩,值得庆贺,这也是中国彩电品牌历经三个阶段的结果。

其一,“组装”尝试性出海。

在平板初期,中国彩电品牌就没有放弃出海的努力,虽然当时的环境比现在更为严峻,但依旧有一些品牌在尝试性出海,甚至用自牌在努力扭转消费者认知,比如海信。但是因为缺芯少屏,所以中国品牌多半靠组装换来低廉的利润,海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低、导致中国本土彩电品牌的出海一直很艰难。此阶段从2006年开始,大概持续了有五六年时间。

其二,产业链降本和本地化加速。

逐渐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有大后方支援的本土品牌,开始加速对海外市场供货。一方面国内以京东方、华星光电为代表的液晶面板企业产能陆续释放,为整机品牌企业提供了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不少品牌在全球各地建立了生产基地,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和加深了与当地消费者的联系。

此阶段,中国品牌的本地化生产和更具竞争力的产品,陆续得到海外消费者的认可。

其三,技术和品牌等全面出海。

当中国液晶面板产业成长为全球重要分支的时候,中国彩电整机品牌也开始加速出海。它们在品牌和技术上共同发力,对国际巨头形成了围追堵截之势。比如在品牌方面,海信通过赞助欧洲杯和世界杯等体育赛事,成功让北美、日本用户感受到了中国彩电品牌的实力,而TCL则多年冠名好莱坞中国大剧院,使得中国品牌与全球主流文化的融合,也让TCL品牌在北美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而在技术方面,这两家也得到很大提升。比如海信不断优化背光分区技术,成为当下数一数二的企业,同时在画质引擎方面和音响技术方面又得到东芝的“支援”,音视频技术得到了极大提升;而TCL则是中国最早开展智能化转型的企业,从智能+互联网、产品+服务的“双+”转型战略,到现在抓住5G和AI商机,竭力实现AI×IoT时代的王者。

所以当北美、日本数据出炉后,TCL和海信表现如此之好,也是情理之中了。

Q1海信和TCL数据亮眼,只是中国彩电品牌的开始,未来随着产业链越来越丰富,以及中国本土企业在品牌、技术、设计等方面优势不断积攒,中国品牌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而这场扭转性胜利或许在AIoT时代就会到来。

【森科技: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观的原创打动您!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下观点,共同为科技行业的健康发展出力。对科技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击关注“森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