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肩上扛有責任心裡裝著群眾

“孩子,你和外婆在家裡乖點,媽媽要去村裡了。”孩子死死地拉著母親的衣衫,不肯讓母親離去,但母親含淚推開自己的孩子,毅然決然地奔向脫貧攻堅戰場。這是印江自治縣脫貧攻堅專題片裡王琴與兒子分別時的場景,而這一幕讓很多人都潸然淚下。

她是駐村第一書記,是攻堅隊長

2018年3月,印江自治縣脫貧攻堅的衝鋒號吹響,作為一名黨員、一名記者,王琴主動報名到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經組織安排到板溪鎮渠溝村任脫貧攻堅第一書記和攻堅隊長,帶著責任和憧憬,王琴來到了渠溝村。

渠溝村是一個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城郊村,全村共有8個村民組,屬三類貧困村,2017年出列。2018年末戶籍人口319戶961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7戶178人,脫貧戶39戶164人,未脫貧戶8戶14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建檔立卡之初的18.52%下降到2018年末的1.46%。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就是靠伐木,村民利用區位交通優勢選擇木材出售。隨著生態保護限制砍伐,往日熱鬧非凡的村莊逐漸蕭條。

和所有的村莊一樣,有著961人的村莊常年在家堅守的只有100多人。這對於一個2017年出列的貧困村來說,接下來的脫貧路該怎麼走?對於一個沒在基層工作過的王琴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最大的難題。

“我是第一書記,也是攻堅隊長,所以再難我也要堅持下去。”每當遇到難題時,王琴總是這樣對自己說。

產業富則民富。這是王琴常說的話。為了讓全村群眾增加收入,早日脫貧致富,2018年,渠溝村依託自然環境優勢,按照產業發展“八要素”要求,在實施產業扶貧過程中積極引導農民發展特色食用菌種植產業、辣椒產業,為群眾脫貧創收開闢新路徑。

那是2018年的4月,為了給村裡的辣椒產業選址,王琴與村兩委走遍了村裡的各個角落,腳都磨破了,最後選在了該村最偏僻的皎皎組。從村委會到皎皎組彎多路窄,對於剛學會開車的王琴來說,為了搶抓農時把辣椒苗栽種下去,她只好硬著頭皮自己開車去皎皎組,然而,車子不聽使喚地落到了溝裡,“幸好人沒事,車修哈就可以了。”被嚇出一身冷汗的王琴寬慰自己。就這樣,僅用半個月的時間,該村就完成了100畝辣椒選址、翻土和移栽。

2018年該村投入30萬多元,發展食用菌12萬棒,產生的效益除去生產成本後,5%作為風險金,5%作為產業發展滾動資金,5%作為獎勵性績效資金。2018年,該村貧困戶最多分到現金700元。在分紅的當天,村民們捧著分紅得到的錢,臉上笑開了花。

產業發展起來,而對於村裡的黨建工作,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不高,支部活動不正常,黨員隊伍結構不合理等制約著村級發展,王琴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她廣泛開展調研,走遍了所有村民組、貧困戶,尋找到阻礙經濟發展、支部建設的問題和瓶頸。還與村兩委班子成員、部分黨員、老村幹、村民代表開展交心談心,堅持“三會一課”制度,要求支部黨員要做到的,村班子成員首先做到,率先垂範。通過開展黨員“一對一”結對,每月組織開展支部活動,帶領黨員外出學習充電一系列活動和整頓,支部的號召力、凝聚力、戰鬥力變強了,黨員幹部充滿了活力,工作激情滿滿。

她是群眾的貼心人、好女兒

“老百姓的事無小事。”王琴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組織實施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上,在組織群眾實施“四改一化”“土地增減掛鉤”上,王琴帶著攻堅隊員一戶一戶地摸排,對於有能力實施的村民動員自己實施,沒有勞動能力的村民,攻堅隊便請人實施。該村水井灣村民梅守蘭的子女都在外務工,無暇顧及老人,在王琴的組織下,為其實施了廚房改造;同時還幫助老黃溝組退伍軍人張羽其的房屋補短板,沒有人手抬水泥,她親自上陣和村主任熊治兵一起抬,還為老人整治衛生環境,張羽其老人說:“她比自己的女兒還好。”

在渠溝村的鄉間小路上,人們經常會看到王琴和她戰友們的身影,送走餘暉,迎來朝陽,日復一日地揮灑汗水、傾注真情,用腳步繪製著“民心地圖”,家家戶戶情況如數家珍,老百姓的困難苦楚全都記在心上。家住沙灣組的李世仙老人患有高血壓,兒媳也患有類風溼,家庭情況十分困難,王琴得知這一情況後,二話沒說,自掏腰包為她們買藥,並步行8裡山路送到家中。

家住插臘組的周焯武是個盲人,妻子楊桃在一次車禍中高位截癱,夫妻倆行動非常不便,吃飯穿衣都成問題,家裡的衛生環境很差,王琴知道這一情況後,來到他們家中幫其煮飯、洗衣服、打掃衛生,幫其補辦殘疾證,並送米、送油、送衣櫃,和村兩委一道,做周焯武女兒的工作,讓其回來伺奉父母。

在她駐村的日子裡,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她的愛灑遍渠溝村的每一個角落,溫暖著每一個父老鄉親。

2018年冬天的那一場雪下得格外大,像厚厚的棉被覆蓋著大地,足能沒過膝蓋,王琴顧不上嚴重感冒,背上幾十斤麵條,逐組逐戶查看村民家裡的生活情況,查看村民的水、電是否正常,併為獨居老人送上面條,儘管雪水合著汗水凝固在眉梢及髮梢、泡白了腳丫,她卻笑著說:“他們一切都好,我就放心了。”

她是母親,媳婦,妻子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對於孩子只有2歲的王琴來說,這一年她虧欠家人的太多,太多……

29歲的王琴因為駐村,一家三口開始了三地分居的生活,丈夫在貴陽工作,自己駐村,兩歲的孩子只能交給遠在楊柳鎮的外婆照

顧。每當夜深人靜時,她只能掏出手機與兒子通過視頻聊天以解掛念之苦,想想離別時,孩子那撕心裂肺的哭聲,王琴傷心不已。

“對於兒子,我有的只是愧疚。”兒子經常在視頻裡喊著媽媽,那是王琴心裡最脆弱的時候,在最想念兒子的那段時間裡,王琴便讓母親帶著兒子到村裡與自己一起駐村,兒子也成為村裡最小的駐村隊員。每天她帶著兒子行走在鄉村的田間地頭、村村寨寨,孩子最多的一天走了近一萬步。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深入推進,最後的這段時間,由於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王琴很久都沒能和兒子見面,以至於兒子與小姨之間的感情比媽媽還親。

“不怕,他長大了會慢慢明白的。”王琴說。

每次丈夫羅時彬從貴陽來看她,都只能去村裡,有時羅時彬也有些埋怨,但是看到妻子眼裡的那份堅定,他只有默默地在支持著。在看了專題片後,羅時彬說:“辛苦了我的妻子,可憐了我的孩子。”

“作為女兒我不但沒有盡到該盡的孝,反倒還讓父母為我奔波忙碌,我真的感覺心裡有愧啊。”王琴說。

王琴的婆婆年老且一直癱瘓在床,王琴生下兒子後,兒子一直就交由外婆照顧。對於女兒的選擇,母親賈正初很是理解和支持。“既然組織派她去了,我只有為她照看好小孩,讓她能夠更安心地工作。”

夜深人靜時,想到無暇顧及癱瘓在床的70多歲的婆婆、想起84歲的奶奶因為耽誤病情被初診腫瘤癌變時,王琴淚流滿面,但她安慰自己:“不怕,困難是暫時的,脫貧了就好了。”當第二天的陽光升起的時候,王琴又和戰友們開始忙碌了。

脫貧攻堅戰還在繼續,王琴的攻堅路也還將繼續,辦公桌上那四個厚厚的駐村日記見證了王琴不平凡的日子,也訴說著脫貧路上的艱辛。(吳霞 張玉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