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人年終獎大比拼:扎心,最好的竟然是他們!

“一群人憧憬著對年終獎的期待,甚至開始規劃自己的支配方式,然而最終的結局卻是‘今年無年終獎’。這是小成本電影《年終獎》的主要情節。

而類似此種情節,在現實生活中總能找到映射。讓人感懷的是,生活並沒有因夢想破滅而發生改變,電影中的那群人在落寞之餘,仍然對生活充滿無限希望。

零售人年終獎大比拼:扎心,最好的竟然是他們!

臨近年關,年會和年終獎與企業的“人文關懷”劃上了等號。不過在互聯網寒冬、裁員潮的氛圍渲染之下,這個冬季似乎更加寒冷。為了縮減開支,不少企業停辦年會,年終獎縮水甚至取消。不過凡事皆有兩面性,有的企業選擇逆流而上,壕氣沖天。

從大盤來看,不少上市企業市值縮水嚴重。2018年騰訊、阿里、京東市值均有不同程度縮水,騰訊、阿里市值均下滑20%以上,受到創始人風波影響,京東市值蒸發亦十分嚴重。2018年赴港上市企業中,截至1月24日,小米總市值為2389億港元,美團點評為2400億港元。與高峰期的5684億港元相比,小米呈現斷崖式下跌,而美團點評同樣也縮水近40%。

受到大環境影響,資本市場不看好,企業的應對策略也會產生變化,年會和年終獎便成為了風向標之一。《聯商網》統計了新浪、格力、百度、騰訊、阿里、京東、華為、美團、小米、網易、滴滴、永輝、家樂福、沃爾瑪、易到、陌陌、邏輯思維、樂視等企業的年終獎情況,希望窺一斑而知全豹。

有暖流也有寒流

總體來看,“不差錢”的企業今年對待員工依然慷慨,而“缺錢”的那些公司則是上演了“瘦身”戲法。由於員工眾多,阿里、騰訊、京東等企業年終獎呈現出多層級、多維度的特點。華為的壕氣不言自明,上市後的小米和每年加薪的格力同樣吸睛。

不過,陷入“裁員”風波的美團、美圖等是否正常發放年終獎還不得而知。經歷了惡性安全事件的滴滴,明確表示今年沒有年終獎,而覺得“年終獎一刀切就是懶政”的邏輯思維,一刀把年終獎切沒了。而寒冬之下的陌陌、樂視等是否發年終獎已成為謎團。

零售人年終獎大比拼:扎心,最好的竟然是他們!

今年有年終獎

聯商網

談到零售業,一定要先說說《聯商網》自己。作為中國零售門戶網站,2018年聯商網全年舉辦3場行業有影響力的盛會,帶領過百家企業高管走進8家行業標杆企業考察,舉辦10場線上沙龍,採訪行業大佬200多位,巡店報道150篇,本站發佈文章18959篇,原創文章6934篇,全網點擊量1.8億,同期增長22%。公司業務調整後,2018年聯商人員穩定,行業影響力繼續提升。

因此,聯商網的年終獎已經於1月15日發放,同時年會也於1月8日舉辦。員工的年終獎除了正常的1個月工資以外,全員漲薪10%-30%不等。在年會上,除了正常的獎品以外,對入職超過5年和10年的員工分別獎勵香港和日本旅遊。並提高了員工全年的餐補、節假日、結婚、生子、生日、年假等各項福利指標。

新浪

1月16日,新浪在北京舉行了2018年年會,會上抽取的最大獎是2000股新浪股票。按目前新浪股價每股59美元來算,2000股換算成人民幣總共是79.76萬元。

小米

就在新浪年會的前一週,小米也開了一場不差錢的土豪年會。雷布斯給員工們發了價值約900萬的獎品,除了電磁爐、淨化器、小米手機、筆記本電腦、冰箱等獎品以外,還有特等獎小鵬汽車21輛。

格力

1月8日格力電器內部下發通知,自2019年元月起,根據不同崗位給予薪資調整,總共增加薪酬在10億元以內。根據格力電器此前披露的2017年年報,格力電器當期領取薪酬員工總人數為85222名,推算可得此次格力電器加薪幅度大約為人均每月1000元。隔天格力電器發佈官方視頻,再次加碼年終福利:在分房政策之後,格力將推行員工通訊費用全包。

1月2日,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發佈了2019年的新年內部信,稱2018年百度的營業收入正式突破1000億元,步入一個“加速成長”的里程碑。大部分崗位都是14薪,和阿里巴巴一樣,百度的年終獎也是根據年終評分而定,打分區間是1-5,1分最高,平均員工都可以拿到3分,能拿到2個月工資的年終獎。往年李彥宏曾宣佈,員工最高可拿到50個月工資,普通員工則可能有2到4個月工資。

騰訊

騰訊年終獎一般都按照項目盈利劃分,普通員工有3-6個月的工資,而像微信、支付、遊戲這些部門格外不同。去年微信團隊召開年會給每位員工發了一臺iPhone X作為“陽光普照獎”,而且都是256GB的頂配版。2017年微信支付部門因為業績突出獲得了1億元的獎勵,由全部門約300人瓜分。此外,2017年11月騰訊18週年慶時還為所有員工準備了一份特殊的“感恩禮包”:向員工授予每人300股騰訊股票。按照當時股價計算,摺合人民幣下來,每人大約8.8萬元。

阿里

阿里的年終獎則由年終紅包、年終大獎金、加薪、股權獎勵等組成,年終是雙薪獎勵,一般為3至6個月工資,年後4月發放。而阿里總監級的年終獎從15萬-20萬起。阿里巴巴採用的是5分制打分方式,其中大概只有10%的員工能在績效考核中拿到4分,也就是超預期,而得分低於3.5分的員工比例常常高於15%,得分在3.5分以下的員工或管理層不能得到晉升。總的來說,KPI指標是大頭按得分制來算的話,能達到3.75分的就是優秀員工,普通員工大概在3.5分左右,對應基本年薪在16-21個月左右。

京東

京東的年終獎是正常13薪,也就是1個月工資作為年終獎,不過在年會上還會額外送出獎金、手機等禮品。此外,針對過年還堅守崗位的員工,京東還提供有過節費、家屬團聚等福利。

華為

入滿三年的華為員工可以拿到15—20萬左右的稅前分紅,如果是17-18級員工,2003-2004年左右進華為的,配股普遍小几十萬股,稅前分紅大約60-70萬。華為的大手筆也是貫徹了任正非此前宣揚的用人策略——“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

美團

以往美團的年終獎為1個月的薪資,但在每個季度都會有1/3月薪的獎金。美團的年會抽獎以“土豪”著稱,員工抽大獎,獎品有勞力士,有5萬元現金,沒有抽中的員工也有2.5萬元的現金獎勵。不過今年美團陷入“裁員”風波,情況不明。

小米

小米有2-3個月的年終獎,此外年會獎品包括100萬現金大獎、10萬現金紅包、20臺60寸小米電視、50臺小米MIX等諸多誠意十足的獎品。今年送出的獎品價值900萬,除了電磁爐、淨化器、小米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小獎品以外,更有特等獎小鵬汽車21臺。

網易

網易的年終獎根據能力、績效考慮,表現好的相當於全年可以領13-18月工資。此外,網易還有季度獎,季度獎每個部門不一樣,按照效益下發。

蘇寧

2017年,蘇寧拿出了一個億幫助員工買房,幫助員工提供購房資助貸款。此外,蘇寧還實行股權激勵制度,提高員工積極性。今年蘇寧的年會剛剛舉辦完,宣佈各種加薪,提供各種優厚的獎勵,頒發各種獎項,犒勞蘇寧25萬的員工。

唯品會

唯品會2017年會上,最高獎項就是6部豪車、iPhone和iwatch各兩百部,iPad400部,以及20個馬爾代夫6日雙人遊的券。今年情況不詳。

寶能

寶能的年終獎是年底發一次,4月發一次,年終獎金額為1至2個月工資-2至4個月工資不等。

歐尚

歐尚年終獎是13薪。

永輝

永輝實行合夥人制度,員工自己的收入和品類或部門、科目、櫃檯等的收入時掛鉤的,只有自己提供更出色的服務,才能得到更多的回報。因此,一般都會有年終獎,每個人不同,根據平時表現和業績來決定年終獎。

沃爾瑪

沃爾瑪的年終獎,就是年底的雙薪、一定數量的購物券。其中雙薪是要扣除掉勤工獎之後按照一年12個月薪水總和的平均數得出的第13個月薪水。

家樂福

家樂福也是採用年底13薪的模式發放年終獎,發放時間在每年一月。

羅森中國

根據招聘網站顯示,羅森便利店的年終獎也是年終的雙薪。

砂之船

一般情況下13薪。

今年無年終獎

當然,不是誰都能遇到任正非這樣出手闊綽的老闆,由於營收狀況和管理理念的差異,商界大佬們對年終獎的態度也各有不同。

滴滴

滴滴CEO程維表示,今年員工年終獎的力度比去年縮減一半,滴滴高管集體不拿年終獎。理由是“公司表現不如預期,責任主要在管理層”。

回望滴滴最風光的2016年,當時年會獎品有300個iPad、150個Apple Watch、100臺iPhone6S Plus、100臺MacBook,20個3萬旅遊基金,一等獎30萬現金,年度優秀個人三亞別墅一年使用權。公司年終獎每人最多10個月,最少4個月,總共發了5個億。

邏輯思維

1月10日,脈脈上有人曝出了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快刀青衣發給“得到”技術團隊的內部信。信中他直接宣佈“今年沒有年終獎”,並表示這跟節約成本、經濟寒冬、其他公司是不是裁員都“沒有半毛錢關係”,而是覺得年終獎一刀切是懶政,對真正表現突出的同事不公平。

陌陌

2017年1月陌陌的年會,被稱為當年最土豪的互聯網年會。抽iPhone,抽勞力士,抽現金大獎。陽光普照獎,每人25000的現金,以此來慶祝陌陌上市25個月。不過,2018年陌陌的市值從6月份的100億美元直接掉到45.8億美元,近乎腰斬。

樂視

如今的樂視集團早已褪去了昔日的光芒,只剩下一個千瘡百孔的軀殼,並且還面臨著多起鉅額債務違約訴訟。據統計,目前樂視公司的債務累計金額已經超過100億。為此,樂視公司不得不依靠變賣公司旗下的資產,來填補債務。在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態下,年終獎這三個字恐怕已經成為天方夜譚。

零售人年終獎大比拼:扎心,最好的竟然是他們!

7100元 你達到年終獎標準線了嗎

通常來說,企業年終獎會覆蓋到全體員工,當然發放方式和數額也會不一。

不過,基於一定的數據樣本取樣,大致能估算出年終獎的全國“標準線”。智聯招聘《2018白領年終獎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全國白領年終獎總體均值為7100元。而2017年的這一數字為7278元。

在參與調查的白領中,有55.17%表示能拿到年終獎。看來,大部分國人的年終獎都遭遇到不同程度上的“縮水”。

零售人年終獎大比拼:扎心,最好的竟然是他們!

從城市來看,調查顯示,北京白領的年終獎均值最高,為8994元。緊隨其後的為合肥,均值達8634,其次是烏魯木齊、深圳、杭州。杭州作為新一線城市,白領均值為7929元。

從工齡來看,年終獎額度與工齡呈正相關。工齡每升一個階段,年終獎均會有大幅的提升,工作10年及以上的白領的年終獎均值為8853元,工作1年以內的均值僅為5329元,職場資深人士的年終獎是新人的近1.6倍。

從職位高低來看,毋庸置疑,職位越高,年終獎越高。高層管理者的年終獎是普通員工的近4倍。,高管有更高的年終獎除了和他們本身就高的月薪有關外,還因為高管們很強的不可替代性,企業通常會通過年底分紅和股權等方式留住他們,所以他們一般都擁有更高的年終獎。

從崗位來看,2018年年終獎均值最高的行業是法務,為9779元,其次是研發,為8717元,行政/後勤和客服的年終獎墊底,分別為5644元和5683元。

公司給法務更高的年終獎是對其長期在高壓工作下的獎勵和成績的肯定。行政/後勤、客服崗位的工作因為程式化和重複性工作內容比較大,技術含量低,所以薪資一般都不高,相對應年終獎的金額也會較低。

發年終獎到底是不是“懶政”

年終獎是企業激勵員工的一種自發行為,並未有法律規定企業必須發放年終獎。不過,在近期,關於“年終獎是一種懶政行為”的觀點引發爭議。

某職場社交平臺爆出的一封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快刀青衣發給“得到”技術團隊的內部信提及,年終獎一刀切是懶政,對真正表現突出的同事不公平。

不過,員工的激勵方式、獎懲措施一般在年初已制定完備。即使說一刀切懶政,企業的各項原有制度也早已執行,選擇在此時拋出該觀點,似乎有逃避之嫌。

對於企業來說,發放年終獎除了是常規激勵措施外,更多是出於保留人才的考慮。而年底又處於離職高峰期,拿完年終獎離職,成為了一種習慣。

不過,把年終獎的發放歸咎於懶政行為,具有片面性。如果企業在培訓、晉升、獎金、福利等制度設計上高效合理公平,發放年終獎也會成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在這方面,胖東來的股權合夥人制度、薪酬福利機制以及海底撈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值得學習。

丘吉爾曾說,我沒有別的東西奉獻,唯有辛勞淚水和血汗。而有著辛勞淚水和血汗的員工,也應讓他們滿懷希望和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