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緻之處學經方:治瀉9法!

細緻之處學經方:治瀉9法!

洩瀉,現代醫學稱腹瀉,指排便次數增多(每天>3次),糞便量增加(每天>200g),糞質稀薄(含水量>85%)。本證《內經》中稱為洩,有“濡洩”、“洞洩”、“飧洩”、“注洩”等稱謂,漢唐時期稱為“下利”,宋代以後統稱“洩瀉”。

祖國醫學認為其病機在“溼”,病位在“脾”,幾千年來治療洩瀉方法頗多,散見各種書籍,尤以李中梓治瀉九法記載最為詳盡,倍受後世推崇。所謂九法見於李中梓《醫宗必讀·洩瀉》篇:“治瀉有淡滲、升提、清涼、疏利、甘緩、酸收、燥脾、溫腎、固澀”。九法之意,基本涵蓋中醫治療洩瀉的大法,審證變通使用可獲良效,但觀《傷寒論》之治瀉方法,九法似乎已盡在其中,現試比較之。

1、淡滲:洩瀉病機首重於“溼”,水溼偏滲大腸,清濁不分而致,淡滲之法利其水溼,分清濁而實大便。《傷寒論》159條,赤石脂禹餘糧湯證後提及淡滲治瀉的治則“利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雖未給出明確方藥,臨床可依法予以五苓散淡滲利溼以止瀉。這也是後世“利小便以實大便。”之說的源頭。

2、升提:洩瀉根本為清陽不升,故升提之法為治洩瀉之重要原則。《傷寒論》32條“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此條太陽、陽明合病,邪犯胃腸。葛根發汗解表,又可升提通陽而起陰氣,升提之法寓於其中。《傷寒論》34條葛根黃芩黃連湯證,亦使用葛根解肌祛邪升提止瀉,不選擇其他辛涼解表藥物作為止瀉劑的君藥,有其深意。

3、清涼:溼熱洩瀉需用清涼之劑,上條所講葛根芩連湯證即為清涼之代表劑,葛根辛涼解肌表之邪,黃連、黃芩苦寒,清裡熱以止利,甘草和胃。四藥相合,共治表不解而邪內陷,表裡俱熱之“協熱利”。另外,《傷寒論》提出“熱結旁流”的下利證,此下利因為腸中糟屎阻結,邪熱逼迫津液從旁而下,不夾渣滓,臭穢難聞,並指出此種下利需用承氣湯苦寒洩熱通滯,裡實去,利始能止。如321條“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氣湯。”

4、疏利:肝主疏洩,脾主運化,肝鬱則氣不暢,脾虛則運失健,肝鬱易克脾土,致清陽被遏,脾運失職,故下利。《傷寒論》318條“少陰病,四逆,……或洩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條肝氣乘脾、陽鬱致厥,治以疏肝理脾,透達鬱陽以止利是疏利止瀉在《傷寒論》中的具體表現。

5、甘緩:甘以建中,緩以止瀉,甘緩之法是中醫治瀉又一大法。《傷寒論》163條“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桂枝人參湯主之。”此條為誤下之後,表邪不去,反傷脾陽,脾氣虛寒而利,為表裡皆寒的“協熱利”。仲景使用桂枝、人參等甘緩溫健之品散寒緩急止利。

6、酸收:洩瀉以健脾利溼為主要治療大法,不主張濫用酸收、固澀之品,以防“閉門留寇”,但久瀉滑脫不禁之人則須考慮使用,有標本兼治的意味。《傷寒論》338條烏梅丸證除治“嘔吐、蛔厥”外,“有主久利”,烏梅酸收為君藥,是酸收止瀉法的代表。

7、燥脾:洩瀉之病,溼為主因,脾為主位,脾為溼困是主要病機,燥脾法當然是治療洩瀉的傳統大法。《傷寒論》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當溫之,宜服四逆輩。”此為太陰虛寒下利,“四逆輩”如理中湯、四逆湯之類,溫之燥之以散寒止利,燥脾法彰顯其中。

8、溫腎:腎主水液,為胃之關。《素問·逆調論》“腎者水髒,主津液。”其與水液代謝關係密切,與內溼產生有關;另外,腎主前後二陰、司二便。二便通利有度,是腎臟正常功能使然,若腎功能失調,必致二便通利無度。溫腎法即為此證所設。《傷寒論》316條“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或下利,……真武湯主之。”少陰腎陽虛寒盛,水氣不化,水寒下趨大腸,腎失其司而下利,採用真武湯溫腎利水止瀉,腎陽復、其職司而水氣去,利止。另外325條“少陰病,下利,……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灸法多是溫其虛寒的治療方法,少陰病中出現,以溫灸溫腎止瀉是溫腎法在《傷寒論》中另一體現。

9、固澀:常用於病久不愈,下利滑脫之證,為對症治標之法。《傷寒論》306條“少陰病,下利,……桃花湯主之。”所用赤石脂禹餘糧湯即為固澀止瀉之劑。

可見《傷寒論》中後世所謂治瀉九法已悉數齊備,並且灸藥並用,寓於各種方證之間,而李中梓的見解其實可看作是結合自己經驗對其的概括總結,由治法生化為治則。但九法在使用中並不可獨立,往往需要多種方法相合使用,如清涼加以升提,有時可輔以固澀;甘緩加以疏利,又可輔以酸收方可收效。隨病程不同、病情演變,治法又須及時調整,或早用清涼淡滲,中用溫腎燥脾,後期則寒熱備用加以酸收、固澀。總之,兵無常法,水無常形,臨床診治須變通以為權,總要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方可得心應手、如桴應鼓。

治瀉九法

洩瀉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可見於多種疾病,其主要病機為脾虛溼盛,脾胃運化功能失調,腸道分清泌濁功能失司。病位在腸,脾失健運是關鍵,同時與肝腎密切相關。病理因素與溼邪關係最大。故其治療當以運脾化溼為主要原則。但不可一味運脾,當“健脾”與“運脾”靈活應用。

1 健脾化溼:脾虛失健則運化失常,溼邪內生,故當健脾以化溼,方如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之類。2 運脾化溼:脾為溼困,則氣化遏阻,清濁不分,此時應以運脾勝溼為務。運脾者,燥溼之謂,即芳香化溼,燥能勝溼之意,藥如蒼朮、厚朴、藿香、白蔻仁之類。所以臨床上應該脾虛致瀉者健脾,溼邪困脾致瀉者運脾。脾為溼困中氣下陷,則需振興脾氣,宜加入昇陽藥,使氣機流暢,恢復轉樞。如升麻、柴胡、羌活、防風、葛根之類。

明代李中梓在《醫宗必讀-洩瀉》中提出了著名的治瀉九法,全面系統的論述了洩瀉的治法,是中醫認識和治療洩瀉的一次里程碑,到現在仍然指導著臨床。

一曰淡滲。即使溼從小便而去,正如《內經》雲:“治溼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但這是指暴瀉而言,臨床不能一概而論。洩瀉來勢急暴,水溼聚於腸道,洞瀉而下,唯有分流水溼,從前陰分利,利小便而實大便。但久瀉多位脾虛失運,雖有水溼,乃久積而成,非頃刻之病變,輕者宜芳香化之,重者宜苦溫燥之,若利小便則傷正氣。

二曰升提。氣屬陽,性本上升,胃氣注迫則下陷,升、柴、羌、葛之類,鼓舞胃氣上騰,則注下自止。又如地上浞澤,風之即幹。但昇陽藥要少少與之,若用量大,疏洩太過反而洩瀉更甚。

三曰清涼。此為溼熱為病,暴迫下注,苦寒之劑,清熱燥溼,即所謂熱者清之。

四曰疏利。痰凝氣滯,食積水停,皆令人瀉,隨證祛逐勿使稽留。即“通因通用”之法。

五曰甘緩。瀉利不已,急而下趨,甘能緩中,善禁急速,所謂“急著緩之”。

六曰酸收。久瀉,氣散不收,氣失統攝之權,則洩瀉難已。酸之一味,能助收肅之權,正是“散者收之”

七曰燥脾。此為治瀉最常用之法,即所謂運脾、健脾、燥脾是也。

八曰溫腎。腎主二便,封藏之本,況又屬水,真陽寓焉,所謂“寒者溫之”

九曰固澀。注瀉日久,幽門道滑,雖用溫補之劑,不能立刻奏效,這時適量應用固澀之劑,所謂“滑著澀之”。但暴瀉不可驟澀,以免閉門留寇。

○ 本文涉及方藥請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