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餐飲巨頭倒下:開國內豪華自助餐廳先河,賣身外企後全面衰亡

中國有句話叫“民以食為天”,飲食對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中華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各個地方的菜系都具有自己的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中華美食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各種新式餐飲層出不窮,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在眾多新興的餐飲文化中,自助餐這種消費方式尤其受歡迎。而在眾多自助餐品牌中,來自寶島臺灣的“金錢豹”可以說是高端自助餐的標杆了。雖然它比一般的自助要貴,但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消費。

又一餐飲巨頭倒下:開國內豪華自助餐廳先河,賣身外企後全面衰亡

金錢豹始於臺灣,自2003年進入大陸市場後,一度成為“高端自助餐”的代名詞。它的創始人叫袁昶平。袁昶平出生於臺灣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一名運輸機飛行官員,母親是一名大學職工。成年後的袁昶平當過兵,並以上尉官階退伍。19歲時,他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他和朋友們開了一家牛肉麵館,後來又投資開了一家美容院,但都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

又一餐飲巨頭倒下:開國內豪華自助餐廳先河,賣身外企後全面衰亡

20世紀80年代,他認識了臺北最有名的幸星酒店的老闆,並和他合夥開了一家“幸星酒店”,由此涉足夜總會行業。但遺憾的是,酒店在五年後由於發生火災而被迫關門了。但他因禍得福,靠著高額的火災理賠,再加上經營酒店積累的資本,他在1991年開設了第一家金錢豹。

金錢豹的特色就是高檔、奢華,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集夜總會、學校、餐廳等業態為一體的多元化集團——金錢豹國際事業集團,是臺灣最大的餐飲娛樂集團。2003年10月,其以金錢豹國際美食百匯的經營模式登陸上海,正式進軍大陸市場,成功開啟了國際複合式自助餐廳的先河。

又一餐飲巨頭倒下:開國內豪華自助餐廳先河,賣身外企後全面衰亡

金錢豹開創了“大型豪華自助餐廳”的概念,它的門店平均營業面積達到七千或八千平方米。而它的經營成本自然也很高,據瞭解,當時金錢豹的每個門店的投資基本都是2500萬到3000萬元。由於金錢豹使用的都是高檔食材,所以它當時的定價為198到238元一位,但就是這樣的高消費水平,金錢豹每年都能吸引500多萬食客前來消費。

又一餐飲巨頭倒下:開國內豪華自助餐廳先河,賣身外企後全面衰亡

到2010年,金錢豹在中國大陸擁有十八家門店,營業額近9億元人民幣。2011年,袁昶平提出要在三年的時間裡在內地拓展四十家店,年營業收入要突破30億,並計劃下半年在香港上市。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就在袁昶平提出宏大目標的幾個月後,他就把金錢豹出售給了歐洲私募股權投資集團——安佰深。與此同時,盲目擴張使金錢豹的資本鏈出現斷裂。金錢豹失去了“威力”。

2016年,餐廳數量銳減到了13家,從十幾個城市黯然退出,員工數量也減少了一半多。進入2017年之後,金錢豹進入衰落期,全國門店紛紛關閉,更嚴重的是,它還受到消費者、供應商和員工的共同討債。

又一餐飲巨頭倒下:開國內豪華自助餐廳先河,賣身外企後全面衰亡

到2017年的7月份,其在北京和上海的最後幾家門店也先後進入停業狀態,消費者充值的預付卡無法兌換。據統計,截至2017年5月,金錢豹出售的預付卡還有1000多萬元的餘額。而公司負責人的電話卻無法接通,處於失聯狀態。至此,曾經是國內高檔自助餐標杆的金錢豹,已經走向生命的盡頭。

又一餐飲巨頭倒下:開國內豪華自助餐廳先河,賣身外企後全面衰亡

金錢豹的沒落,既有新興的餐飲企業的挑戰和打擊,也有其自身經營管理的問題。它的衰亡給其他餐飲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前車之鑑。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沒有去過金錢豹消費過呢?對金錢豹有什麼評價?歡迎大家踴躍留言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