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三角”變成“金三角”,內蒙古這個地方靠得全是高科技!

从“黑三角”变成“金三角”,内蒙古这个地方靠得全是高科技!

1953年的中南海菊香書屋,李四光等地質學家將中國煤制油加工工業計劃呈現在毛澤東主席面前。“富煤缺油少氣”的中國是走煤制油加工工業之路,還是走天然氣石油之路?選擇總是困難的。曲折蜿蜒的道路上,中國的能源工業艱難前行。今天,我們終於在鄂爾多斯高原上見識了我國首個百萬噸級煤直接制油示範工程。

从“黑三角”变成“金三角”,内蒙古这个地方靠得全是高科技!

△煤直接制油主反應器

4月17日,記者來到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烏蘭木倫鎮,這裡是神東煤炭集團的主採礦區,地處我國煤炭“金三角”的中心,國家能源集團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就坐落在這裡。

从“黑三角”变成“金三角”,内蒙古这个地方靠得全是高科技!

△國家能源集團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創新工作室

“我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特別高,截止到2018年已經達到70%以上。如何把我國富集的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地利用好,是我們煤制油人的歷史使命。”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總經理王建立介紹:“國家最早的構想是,從擁有煤制油技術的美國、德國或日本直接引進技術,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合作,發現他們的技術都存在致命的缺陷,很難進行工業化放大。因此,集團公司決定走一條自主創新的煤制油發展道路。”

通過高溫加壓加氫,將大分子的煤粉直接降解為小分子的液化產品,這就是煤直接制油的原理。作為我國能源戰略的組成部分,首條煤直接制油示範生產線投資超百億元,設計年產油品108萬噸,於2004年啟動建設,2008年底試車成功,目前是全球唯一的煤直接制油工業化生產線。

煤直接制油工藝有個關鍵因素——催化劑。舒歌平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863”催化劑研發首席科學家,現任國家能源集團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煤直接制油技術難點主要有三:設備的磨損、礦物質沉積、反應器和加熱爐結焦。”談起當時的技術攻關,舒歌平輕描淡寫中流露出感慨:裝置上有一個極其關鍵的閥門——減壓閥,美國試用過最好的閥,使用時間是673小時;日本使用人造金剛石作為閥芯材料製造出的閥,使用時間也不過是1008小時。我們根據國外的經驗,綜合開發研究出的閥最後使用時間長達2700小時!

从“黑三角”变成“金三角”,内蒙古这个地方靠得全是高科技!

△使用2700小時後替換下來的高溫高差壓減壓閥

在全體研發人員的不斷努力下,礦物質沉積、反應爐和加熱爐結焦的問題也被一一攻破。多年來,企業又聯合科研機構、配套企業攻克了反應器製造、物料回煉等眾多技術難題,實現了關鍵裝備國產化。

目前,200多項專利技術,生產線設備國產化率超過98%,既保障了穩定運行,降低了運營成本,也帶動了我國煤化工技術裝備升級提檔。2011年起,生產線開始商業化運行,至今煤制油技術越來越成熟穩定。

“我們的煤基油品比重大、熱值高,一箱油的行駛里程可提高約8%;耐高溫、凝點低,從熱帶到極寒地區、高空都可使用;硫、氮等雜質含量極低,極大地減輕了對大氣的汙染。”談起公司的產品,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黨委副書記李瑞光臉上充滿自豪。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國家能源集團鄂爾多斯煤直接制油項目已經成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領航者。以煤炭為基礎,打造煤化工產業鏈,讓鄂爾多斯由“黑三角”變為“金三角”,也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成果縮影。

時間回溯20年,1999年4月1日的《人民政協報》頭版“今日時評”專欄刊發了一篇題為《西部大開發不能沒有內蒙古》的文章,摘發了一份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向全國政協提交的提案。這份提案引起全國政協和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視,終於將內蒙古列入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規劃當中。

昔日黃土高坡小煤窯遍地,今日能源經濟的“動力引擎”,在西部大開發的狂潮中,鄂爾多斯藉助國家能源工業向中西部戰略轉移的契機,依託資源優勢走上了工業化發展道路。以世界第一條煤直接制油生產線為標誌,不斷延伸的煤炭、天然氣產業鏈構築起鄂爾多斯“大煤田、大煤電、大化工、大循環”四大產業體系。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民族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屆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雲峰在回憶文章中寫道:“作為伊克昭盟盟長、鄂爾多斯市市長、市委書記,九年時光,參與了鄂爾多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領導和實施,見證了這片古老土地上孕育和發生的變化。”

如何科學合理地開發資源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課題。鄂爾多斯能否擺脫對資源的“路徑依賴”,避免掉入資源陷阱?

“我們大力推動產業升級,引進建設一批有比較優勢的煤化工項目。大力推動資源整合,關閉了1000多座小煤礦,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單井產能、裝備技術、全員工效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現代化礦井。鄂爾多斯成為全國首個億噸級現代化煤炭生產基地。”雲峰說。

此後,以推進資源轉化增值為主攻方向,著力發展新型工業化和循環經濟成為鄂爾多斯產業發展的方向。

“我們公司2002年在這裡成立,也是西部大開發催生的‘娃’。”在內蒙古第一條天然氣長輸管道長慶氣田——呼和浩特輸氣管線東勝分輸站,鄂爾多斯市政協常委、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翠指著一排低矮的平房動情地說:“我和我的同事們在這裡堅守了10年,奉獻青春,見證了鄂爾多斯的騰飛!”劉翠又指著平房前的液化天然氣加氣站興奮地說:“這座加氣站是我們能源產業鏈延伸的最好證明。我們積極響應國家和自治區的號召加快企業轉型升級,開發了‘氣代油’清潔能源利用的新途徑。”

今年初,在鄂爾多斯市政協第四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劉翠提交了關於加快天然氣產業發展推動鄂爾多斯市現代能源經濟體系建設的提案,建議加快推進“氣化鄂爾多斯”進程,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轉型升級,不斷帶來新的增長點和新動力,鄂爾多斯要繼續當好現代能源經濟更清潔的“動力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