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相對論的發現沒能獲諾貝爾獎?

偉松12


其實有幾個原因

觀測技術

其實愛因斯坦獲諾獎的提名很早就有了,像普朗克就一直在提他,但是諾貝爾獎委員會一直不肯給。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諾獎委員會,因為愛因斯坦最大的成就在於相對論。但是給相對論來頒獎是有風險的,原因有是這樣的,相對論適用的範圍在高速,引力大,大尺度的世界裡。而當時的人類沒有能力去觀測這個尺度的物理學。

愛因斯坦為此也想了很多辦法,他還曾資助一位科學家去做這方面的觀測,可惜當時正值一戰,那個科學家被抓起來了。

後來,天文學愛丁頓領銜了一個科學小組前去觀測,並廣佈了結果,結果更接近於相對論的結論,也就是說,相對論比牛頓定律更精準。(實際上,愛丁頓作弊了,不過當時的人沒發現,是後來才發現的,但是通過現代技術去確認,依然是愛因斯坦那更準確)

所以,經過愛丁頓的證明,愛因斯坦的名聲達到頂峰。

諾獎委員會的難處

不過,愛因斯坦的理論並沒有因此而受到諾獎委員會的承認,因為這幫人是保守的,驗證實驗只有一個,這還不足以讓他們為此頒獎。

他們保守也是有保守的好處,因為萬一之後有實驗又證偽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那豈不是很尷尬,所以在這件事情上,一個新的理論多經受一些考驗,諾獎委員會就越有可能版給他們。

但是迫於壓力,全世界的科學家都認為不給愛因斯坦說不出去。於是,諾獎委員會才給他頒獎,但獲獎理論卻不是相對論,而是光電效應。

這樣不僅顧及了他們的難處,也讓外界的壓力得以消除,簡直兩全其美。

諾獎的潛規則

實際上,後來隨著觀測技術的提升,在愛因斯坦晚年,相對論已經成為了主流科學理論,並且也獲得了不少的驗證實驗的驗證。但是你可能會問,為什麼這個時候不給頒獎?

這和諾獎的潛規則有關,諾獎規定一個種類(物理,化學,生理醫學)的獎項,只能頒給一個人一次。如果是三個人平均分一個獎,那就是1/3。

到這裡你肯定要例舉一堆來反駁我們,我們挑一點最常見的,

居里夫人:1/4個的物理學獎(貝克勒爾1/2,她老公1/4),1個化學(獨享)

巴丁:1/3的物理學獎*2=2/3個物理學獎

整個諾貝獎的歷史上只有一個人打破了規則,那就是英國的化學家:桑格。他是1958年拿到了一個化學獎,1980年拿到了1/3個化學,總計4/3。

我們要知道,在整個20世紀的物理學領域,可以拿獎兩次以上的人大有人在,但是隻有一個人打破了規則。正是因為諾獎背後這條潛規則在作祟。

而愛因斯坦曾經獨享過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拿一次的概率其實也就不那麼高了。


鍾銘聊科學


因為愛隱私貪,愛因思癱,所以他跟我說他要讓世人跟著他錯150年,因為他不能在快死時讓所有人知道自己是個傻子居然研究了一輩子最後才發現原來方向錯了,原來真理如初簡單,但讓人無法接受!這裡的讓人無法接受說他。所以他為了不讓別人嘲笑他,所以他把我明明引導的正確方向掩蓋起來。我被這孩子氣的開口罵他傻逼!所以這就有為什麼愛隱死癱那種吐舌頭的照片被留下來,他給我扮鬼臉,我真不信現在那個扮鬼臉都扮不了的傻子這些年心裡什麼滋味。我早已經告訴他他是個傻子了他還在我面前耍小聰明,他著急投胎我一路追去,霍金這孩子這次我看牛頓都第三世了,我心裡清楚這孩子太傻,所以我這次允許他取回了前世的記憶。我這次也不再像觀察牛頓那樣隱私了,也不像愛因斯坦那樣一直不干涉最後沒辦法才出面,他還著急投胎!這次我是在霍金年少時就經常陪伴身邊親自指導、而且這次我可謂是從他出生就守護左右,你們不知道像一幅擁有我血脈的肉身是多少老東西們夢寐以求的軀殼,可他們都想多了,霍金只是因為我允許他帶前世記憶,但這傻逼著急出來,所以這傻比孩子是個早產兒,差點活不了,(其實我心裡清楚怎麼回事)我細心教導這傻比孩子,我親自取回他的記憶然後以她媽身體作為媒介把記憶送還給他。所以必須在他沒出生時就給他,這個和自己找回零星前世記憶不同,我是直接下載了愛因斯坦死時候的記憶,篩去了那些邪惡騙人的研究資料,我這次對牛三世可是花盡心思幫他籌備,而且他母親都是我花心思幫他父親安排的,我堂堂創世始為了這傻比孩子的出生還跟鬼合作讓老鬼幫忙鬼遮眼。所有人都以為牛三世,這鴻孩兒是跟我有什麼關係。霍金這小子為了他出生後不再這不好那不好的推卸責任這次我可真是老臉都丟光了。別的我都可以幫可爹這是命中註定、還是那個皮鞋將、這是他爹我給他兒子任何東西都是需要長輩同意的,之前兩世這皮鞋將,奧殘廢的皮鞋將。他沒有轉世之前的記憶但卻依然疼的出我。而且我隱身對自己說沒有用。所以這孩子可以看見我,儘管他對我驅趕和謾罵,我每次都會深深的敬意個禮說聲對不起!牛頓愛因斯坦,霍金他們的父親!我尊敬的監獄長!真正的漢子!好了不用說霍金和牛頓以及愛因斯坦了,在另一個淪陷的世界 ,那裡是真正的地獄,那裡唯一還保留著人性的地方一所監獄,監獄長帶著


爺悽美


一句話:因為相對論太超前了。

其實相對論並非沒有獲得諾獎,201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就頒發給在引力波探測方面有突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其中就有基普•索恩,這也是諾貝爾獎對相對論的一種認可。

現在流行一句話:相對論剛提出的時候,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能看懂。

其實這句話並不對,當時還是有很多科學家能理解相對論的。只不過他們並不願意拋棄經典力學,拋棄以太,所以就對相對論視而不見。或許這就是一種情懷吧。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名為《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標誌著相對論的正式建立。

這只是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用了整整十年才真正完善了相對論。

我們也不能因為相對論沒有獲得諾獎而黑諾獎。

因為諾獎很重要的指標就是實驗支持。

1905年狹義相對論提出後,其中有四個方面的推理。<strong>

第一個是時間膨脹,第二個是尺縮效應,第三個是質速關係,第四個就是質量和能量的轉化。

當時只要有任何一個實驗可以驗證這四個推理的其一個,那相對論獲得諾獎的幾率就很大了。

但是時間膨脹起碼需要達到民航的飛行速度才有可能觀察到鐘錶那極小的時間差別。

可那時萊特兄弟才剛完成人類第一家飛機的首飛不到兩年。

飛機的速度肯定遠遠達不到實驗要求。

至於尺縮效應和質速關係是更難用實驗驗證的。

而質量和能量的互換在二戰研究原子彈的中才被實驗驗證。

當時愛因斯坦也活著,按道理是有理由給愛因斯坦發獎的。但是諾獎委員依舊猶豫不決。

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1915年完成的。比如現在我們常說的時空彎曲,引力波,現代黑洞都是廣義的推理結果。

時空彎曲最早在1919年的日全食上被驗證,而那時候數據有點問題,愛丁頓為了急於證明廣義相對論而刻意修改了數據。

時空彎曲最直接的驗證卻等到了2004年,這是由NASA發射的太空陀螺儀驗證的。

黑洞的發現在上個世紀60年代了,愛因斯坦已經去世了。引力波是2015年發現的。

所以說,相對論太超前了,驗證相對論的科學條件發展了足足一百年才跟上理論。

事實上,愛因斯坦獲得過一次諾獎,但並不是因為相對論,而是因與狹義相對論同年發表的光電效應論文而獲獎的。

狹義相對論一開始被物理大佬普朗克就認準了,之後廣義相對論更讓愛因斯坦名聲大噪。

這時候要是不給愛因斯坦頒發諾獎,諾獎將失去權威性。普朗克那時候真是受不了了,直接敦促諾獎委員給愛因斯坦頒獎。

但是諾獎委員還是穩如泰山,因為相對論還有很多推理沒有被證實。貿然頒獎恐有不妥,但是為了諾獎的臉面,最後就用光電效應頂替了相對論而給愛因斯坦頒發了1921年諾獎。

但這個獎是在1922被追加授予的。值得一提的是,愛因斯坦得知獲獎的時候在中國境內。


科學認識論


首先說明我的觀點:但愛因斯坦能夠獲諾獎,是諾獎的榮幸,即便他一獎未得,也無損他的偉大。


即便是諾貝兒獲獎者也是分檔次的,愛因斯坦是最頂級的那一檔,最低一檔,貢獻可能連愛因斯坦的千分之一都不及。


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這是愛因斯坦在1905年的工作,時隔16個獲獎。


而他分別在1905、1916年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卻一直沒有獲獎。最開始,是因為相對論無法被直接證明。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引力會使光線發生彎曲,日全食是檢測這一理論的便捷手段。1919年,英國天文學家艾丁頓和戴森拍到了日全食照片,但幾張照片顯示的光線偏折角度不一致,艾丁頓最後強行宣佈,他們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雖然物理學界基本上都承認,但卻是需要直接證據才行。但即便後來被證明了,愛因斯坦也沒有再因此獲諾獎。這也算是諾獎委員會的小傲嬌了。


範教授的南書房


因為相對論太顛覆當時的認知了,動搖了人們自牛頓以來的絕對時空觀。

愛因斯坦於1921年獲得了諾貝爾獎,但獲獎的並不是相對論,而是愛因斯坦解釋的光電效應。對於相對論,在當時其主要原因不僅是顛覆人們的認知,而且相對論在當時並沒有得到驗證和證明。

狹義相對論所預測的質量和能量的關係在當時的很難被證明的,雖然當時進行了實驗但是因為精度實在是太低了,不足以證明狹義相對論是個正確的理論。所以諾獎的評委們沒有讓狹義相對論獲獎,不過在幾十年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人們製作出了原子彈從而證明了狹義相對論的正確性。



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引力波和時間膨脹效應在當時根本就沒有辦法證明引力波和時間膨脹是真的,所以廣義相對論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現在看來只能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實在是太超前了,廣義相對論預言的時間膨脹效應現在被廣泛應用在衛星定位系統上,而預言的引力波也在2016年被探測到。


相對論在今天已經成為了物理學的基石,相對論的預言不斷的被證實是正確的,可以說沒有相對論就沒有現代社會,還好諾貝爾獎規定不能頒發給已故科學家,不然愛因斯坦就把諾貝爾獎給壟斷了。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記得當年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的時候,世界上只有三個人懂,雖然這很可能是一個段子,但也側面證實了相對論的深奧。當時還有一個故事,當時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沒人對愛因斯坦的理論進行驗證,所以當時很少有人瞭解真實的廣義相對論,後來一戰結束後,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率領觀測隊遠赴非洲,觀測日全食,首次證實了廣義相對論。也正是這次觀測,讓愛因斯坦和他的廣義相對論一舉名揚天下。


據傳,在證實廣義相對論後的一次晚會上,就有記者問愛丁頓:“全世界只有三個人懂相對論嗎”愛丁頓答到:“我在想這三個人到底是誰。”當然,這次問答或許也只是一個傳說,我們可以看到廣義相對論的確是非常晦澀難懂的,以至於諾貝爾組委會為了謹慎起見,直到愛因斯坦死去的時候,都沒有給他的相對論頒發諾貝爾獎。

其實不論是狹義相對論,還是廣義相對論,裡面有些理論在當時都是很難讓人接受的,比如說,狹義相對論所說的“光速不變原理”,“鐘慢效應”和“尺縮效應”,這些論述都是和傳統物理學格格不入,但是狹義相對論的邏輯推理都是嚴謹而完美的。所以,當時雖然有很多人反相對論,但是多數科學家都是保持沉默的,只有少數科學家敢站出來支持愛因斯坦。後來,到了廣義相對論,更是沒人懂了,愛因斯坦直接證明了引力並非真實存在,而是由於質量引起時空彎曲的表現。等效原理也說明了任何物體的引力質量等於慣性質量。



不僅如此,愛因斯坦還在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引力波的存在,還有黑洞以及引力透鏡的存在。這些在當時根本就無法證實,可以說愛因斯坦的理論太超前了,直到去年,科學家才通過實驗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如果愛因斯坦活到現在,那肯定會再次登頂諾貝爾獎,轟動全世界。不得不說,愛因斯坦的成就太過巨大,以一人之力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石,與量子力學平分天下。


所以說,相對論不是獲不獲得諾貝爾獎的問題,而是實驗證實的問題,畢竟沒有人敢再沒有實驗支持的情況下,就給予愛因斯坦諾貝爾獎,這不太現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相對論的公式以及邏輯推導都是堪稱完美的,我覺得每一個學過相對論的人都會這麼認為。


科學與歷史愛好者


簡單說,因為相對論剛提出時很難得到證明,甚至被有些科學家嘲諷,只能說相對論太具有顛覆性了,姐弟顛覆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而這種時空觀已經統治了物理學界幾百年時間!

相對論包括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主要講的是質能關係,時間與空間的相對性等,質能關係在當時的實驗條件下很難得到證明。而時間空間的相對性更是隻有在高速運動形式下才能更好地體現出來,對於低速世界的我們來說根本感覺不到!

而廣義相對論更“詭異”,把我們傳統認知的平坦時空描述成可以彎曲的時空結構,同時把引力詮釋為時空的彎曲,這是何等的思維顛覆性?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以及人類科技發展,相對論不斷地得到驗證,原子彈的理論基礎就是狹義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而水星近日點進動,引力波,等都是廣義相對論的預測,而且都得到了現實中的印證!

諾貝爾獎不頒給去世的人,所以愛因斯坦也沒有因為偉大的相對論獲得諾貝爾獎,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是因為他發現的光電效應。

不過如今再回頭去看,只能說諾貝爾獎也配不上愛因斯坦的偉大和具有顛覆性思維的大腦。我們經常說“某某是某某領域的愛因斯坦”,簡單一句話體現除了愛因斯坦是何等的偉大!


宇宙探索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愛因斯坦的成就。愛因斯坦的成就不僅僅侷限於相對論。當然,他最偉大也是最為人所知的成就就是他以個人之力建立並發展了相對論。這些成就取得於1905年到1916年期間(1905年發表了狹義相對論,1916年發表了廣義相對論)。其它成就,比如光電效應、受激輻射的理論基礎、EPR佯謬、宇宙學常數等等,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其中任何一項都足以使愛因斯坦名流千古。

事實雖然是愛因斯坦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是他的獲獎理由是“對光電效應的理論解釋”。我們便會有這樣的疑問,相對論沒能獲得諾貝爾獎,有可能是愛因斯坦獲過一次獎了,再獲第二次比較難。光電效應的理論愛因斯坦是於1905年提出的,並因此於1921年獲得了諾獎。按理說,同時提出的相對論也是有可能獲諾獎的,事實卻是沒有獲。

某個人的某項成就要想獲得諾獎,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1.獲得了相關人士的推薦,2. 該成就對物理學或自然科學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們再來看一看相對論當時的處境: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之處,就像許多重大的理論成功那樣遭到了排擠和不理解。因此獲得推薦就變得尤為困難。那麼考慮第二點,當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威力呢?其實愛因斯坦早於1915年的一篇論文中解釋了水星近日點的進動。這個結果解釋了牛頓力學所帶來的偏差,可以說是廣義相對論的一次成功驗證。即使如此,反相對論的人還是有很多,以致於相對論的諾獎之路越是艱難。

直到1921年,愛因斯坦在物理學界的地位已經使得諾獎委員會不能再忽略它,於是就給他頒發了諾獎,只不過不是給相對論,而是給了他的另一項成就“光電效應的解釋”。


量子驛站


《廣義相對論》與《黑體輻射》在現代物理學中有

著不可動搖的地位。那麼既然《廣義相對論》在現在物理學中有著如此的地位,怎麼在當時就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呢?因為在《廣義相對論》中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一些愛因斯坦的推理並沒有得到證實,而諾貝爾獎是必須在科研方面不僅僅是提出理論而還要去證實才可以獲得。而當時的《廣義相對論》中的內容還幾乎沒有得到證實。比如:引力波的存在、黑洞的存在、光在經過超大質量天體是會發生偏移等等。而今天這些理論不但被證實了還有著不可動搖的科研地位。這樣可能有有些人會為愛因斯坦嘆惜這麼高價值的倫理竟然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不過沒有關係!愛因斯坦可以說是現代物理學的風雲人物,在《廣義相對論》沒有獲得諾貝爾之後不就愛因斯坦就在光電效應中發現光其實不是連續性傳播的是一粒一粒的,而且也不是直線傳播而是以波的形式傳播。這就是著名的“波粒二象性”。同時愛因斯坦也因此獲得了他人生中的諾貝爾獎。

並不是說《廣義相對論》獲得不了諾貝爾獎,只是因為《廣義相對論》中的內容都是一些預言性的理論,不過經歷了這麼多年後書中所寫基本都被證實,如果愛因斯坦可以活到現在的過相信也會獲得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諾貝爾獎也正是因為《廣義相對論》的一一被證實。





遇見H未來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未能獲得諾貝爾獎,一直以來,令許多人好生遺憾。因為這是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發現,應該給予崇高的表彰。話是這樣說,可實際事與願違。何以致此?我認為,主要還是愛因斯坦相對論本身存在一些問題。

◎如所周知,諾獎是一種回顧式獎勵。雖說是每年評選一次,可獲得本年度獎金的,一般是以前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因此,一般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考驗,才能看出得主的貢獻。這種“考驗”,對於理論物理學家而言,可說是一種煎熬。這沒辦法的,科學成就需要實踐的檢驗。愛因斯坦於1916年創立的廣義相對論,有很多期待證實的東西。如引力波的預測存在,到2015年LlGO獲得直接觀測證據,整整跨越了一百年。單憑這一點,要是愛因斯坦能活到現在,他的廣義相對論百分百能再次獲得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由兩部組成的。1905年發表的狹義相對論,1916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關於狹義相對論的原創,我在“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是誰?”的問答中曾指出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洛倫茲的奠基,成就了愛因斯坦最初的輝煌。沒有洛倫茲變換,也就沒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總而言之,正是因為狹義相對論的原創存在疑問,加上廣義相對論的理論預言尚待更多的證實,所以,諾貝爾獎沒有再次頒給愛因斯坦。相關考慮,是極其慎重的,我以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