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懂电磁力吗?日常熟悉的电磁力,远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电磁力,是电荷在电磁场中所受力的统称。这是对电磁力最浅显的认知。

再深入点,有人会知道电磁力是电磁场中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量子场论里,电磁场属于规范场,又叫做媒介子场。

电磁力,就是电磁场的规范场粒子交换的结果。而电磁场的规范场粒子就是光子。

但光子,到底是如何在两个电子之间交换的呢?这种交换,是如何表现成我们熟悉的力?

你真懂电磁力吗?日常熟悉的电磁力,远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先看看量子电动力学对电磁力的第一种解释。

电磁场,是人类最早认识的规范场。

通俗的说,量子化的电磁力理论被称为量子电动力学,它就是用来描述,带电粒子与光子到底是怎么相互作用的。

在量子电动力学的理论体系下,两个带电粒子之间的电磁力,就是通过交换光子实现的。而最能简单、直观地表现粒子之间的这种交换关系,非费曼图不可。

费曼图,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曼,继薛定谔海森堡后,提出的第三种解释量子力学的方法。因为其能非常直观形象的描述各种粒子的相互作用,而大受欢迎。它将三维空间简化为一个横坐标,纵坐标用来表示时间,所以又叫做

“时空图”

你真懂电磁力吗?日常熟悉的电磁力,远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如上图,一个电子在A处发射出一个光子γ ,能量降低,转换为动量;另一个电子在B处吸收一个光子γ ,变成高能电子,然后再释放出光子,能量降低,转换为动量;这光子γ会在两个电子之间被踢来踢去,循环往复,能量和动量就在两个电子之间相互传递,表现为两个电子之间的斥力。

所以,每个电子的动量变化率,等于另一个电子向它释放的电磁力。

有趣的是,上面只是最简单的一种解释。基于量子诡异的各种特性,在量子理论下还有更深层次的解释。

你真懂电磁力吗?日常熟悉的电磁力,远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电磁力的第二种进阶版解释:在溟灭中,无限循环

如果考虑到量子更深层的特性话,比如量子涨落。电子在A处在发射出一个光子后,光子可以变成一个“正反电子对”(光子代表能量,量子场论中,能量可以产生虚粒子对),然后正反电子又会相互溟灭而释放出另一个光子,这个光子再被另一个电子在B处吸收。

你真懂电磁力吗?日常熟悉的电磁力,远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后面的流程就和上面差不多。但其中最关键的思考点是,光子变成正反电子对,正反电子泯灭又变成光子,这是可以无限循环的,那它们到底要循环好多轮,再被另一个电子吸收?

因为,两个电子间,光子的传递过程我们无法观测,也看不到,完全是由理论推导出来的现象描述,所以这一过程被称为虚过程,这过程中产生的粒子都叫虚粒子

说到这,很多人会提出质疑。既然无法观察到,而且第一种解释更为简单,根据奥康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应该剔除第二种解释才对。

但实际上,第二解释可能才更接近本质。为了说清为什么不能剔除第二种解释,就不得不提到,神奇的g因子的由来及发展史了。

你真懂电磁力吗?日常熟悉的电磁力,远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先了解下,孕育出的朗德因子(g因子)的塞曼效应

朗德因子最早来源于经典物理和化学中,是阿尔佛雷德·朗德试图解释反常塞曼效应时,提出的一个常数,反映的是塞曼效应磁矩角动量之间的联系。

塞曼效应是指原子在外磁场中发光谱线发生分裂且偏振的现象;历史上首先观测到并给予理论解释的是谱线一分为三的现象,后来又发现了较三分裂现象更为复杂的难以解释的情况,因此称前者为正常或简单塞曼效应,后者为反常或复杂塞曼效应。

你真懂电磁力吗?日常熟悉的电磁力,远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简单来说,电子以能级的形式围绕原子核旋转。电子可在不同能级之间移动,称为跃迁。从高能级到低能级会释放光子,从低能级到高能级会吸收光子。

表达公式为:hv=E2 - E1

h为普朗克常量;v为光子频率;E2 - E1就是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环形电流,产生磁矩;原子核本身自旋,也会形成磁矩;电子磁矩和原子核磁矩共同构成原子磁矩。

当将原子放入外部磁场里,外部磁场会与原子磁矩相互作用,增加了原子的能量,从而使得原来的能级发生分裂,一个能级变成几个能级。能级的变化对应了电子跃迁路径的变化,每一种跃迁路劲释放或吸收的光子能量(hv)也产生了变化,所以光子频率v就产生了变化。

而每一种光子频率v,对应着一条光谱线,这些谱线的增加就是塞曼效应

你真懂电磁力吗?日常熟悉的电磁力,远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再看看g因子作为一个常数,如何在不同的科学背景下演变的。

要完美解释各种塞曼效应,就必须用到量子力学,将空间量子化。其核心就是朗德因子的提出,也称为g因子

1)在经典理论下,讨论自旋转与轨道之间的关系时,等效的说,g因子=1。

2)在考虑高速运动的狭义相对论后,1927年汤玛斯进动将g因子修正为=2,但这是一种人为外修正的方式。

3)1928年,狄拉克方程问世,狄拉克的量子理论中,可以直接推导出g因子=2。也就是上面第一种没有虚过程的电磁力解释。

4)1947年,随着考虑到量子涨落现象,在进一步发展的量子电动力学(QED)中,朱利安·施温格等人,给出了g因子≈2.002 319 304 402的计算值。也就是上面第二种有虚过程的电磁力解释。

5)威利斯·兰姆等人实验观测到的兰姆位移效应,观察得到的g因子= 2.002 319 304 376 8(86)。

考虑到实验可能会存在的误差,1947年朱利安·施温格等人计算出的g因子数值是何其的精准。让人不得不接受第二种电磁力解释中的虚过程,确实存在。


发现电磁力的量子化解读,是科学发展的一大进步。

量子电动力学作为量子场论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电磁相互作用的量子性质,为量子场论奠定了基础。

以量子场论的观点来看,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量子场,每一种粒子都是每种场的量子化表现形式。作为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量子电动力学更是原子物理、分子物理、固体物理、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各个领域的基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