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縣民俗之紅白喜事酒席(彎把勺)

商城縣民俗之紅白喜事酒席(彎把勺)

在老家生活多年,在外漂泊十餘年,對各地的酒席吃了不少,南方的北方的,農家的或者大酒店的,吃多了有點麻木,多數因酒精的麻醉對菜的味道忘記了。能夠記住味道的,還是小時候吃得最多的老家人做的“彎把勺”,那時還小不讓喝酒,吃的次數也多,加之自己的爺爺和父親都是做農家酒席的廚師,因此對這個記憶尤深。

商城縣民俗之紅白喜事酒席(彎把勺)

至於何謂“彎把勺”,就是老家商城人對操辦的紅白喜事酒席的統稱,至於來歷,估計是因為平時吃飯不用或者少用湯勺(南方叫調羹),而酒席的時候除了筷子外必須每人加個湯勺來盛湯,勺是彎曲,叫“彎把勺”最形象不過了。“彎把勺”成了酒席的代表,算是老家人的智慧。

小時候對“彎把勺”的記憶就是終於又有一次一飽口福的機會了,不管是紅事還是白事對於小孩子來說好像都成了好事,因為這時候家人可以讓你放縱一下了,除了可以遇到很多的小夥伴瞎玩,還能看一些沒有看過的熱鬧,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能吃上一頓有專人伺候的“彎把勺”了。說起來有意思的是,往往一次“彎把勺”都會有幾桌是給小孩子留的,主人家不用分,小孩子們會自動聚集到一桌上,偶爾一兩個大人坐那裡,往往成了專給一幫小嘎子接菜的“服務員”了,不管是啥事,那幾個大人似乎也很樂意給孩子們接菜,一來是為了保護小孩免受燙傷,二來桌子上的煙可以理所應當的拿到自己腰包了,算是酬勞。小孩子吃彎把勺往往嘴饞是主導(畢竟這樣的菜飯不是天天有的,一年之中趕上幾次算是很幸運的事情了),嘴饞的程度好像幾頓沒有吃飯專等著這次彎把勺,因此那種剛端上來就一搶而空又期盼下一碗到來的感覺不亞於小夥子著急娶媳婦。然而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往往沒幾個菜上來一桌小孩子都已經吃飽了,還沒有等到最愛吃的肉丸和甜湯就撐得要命。當然,為了對得起跑上幾里路趕來吃“彎把勺”,即使再飽也要吃一兩個肉丸還要喝幾口甜湯,這樣的後果往往是一飽口福換來兩天拉肚子。這,就是對小時候“彎把勺”的記憶。

閒扯了這麼多,再說說“彎把勺”的一些特點吧。對比了一下北方酒席和老家的酒席,覺得老家的“彎把勺”有以下幾個特點:主體上熟食無涼菜,做法上粗中求精,整體上節儉不浪費。

與北方酒席中先上一桌子涼拌菜再上一桌子熟食相比,“彎把勺”沒有涼菜,這與老家人習慣吃熟食有關,這樣的好處是易於消化。現在偶爾能見上幾個涼拌的,也是剛從外地學習借鑑的。

說其粗,卻是和南方的酒席相比,“彎把勺”的品類不會有山珍海鮮繁多,更不會有花上幾小時做個“冰糖銀耳蓮子湯”出來;說其求精,是彎把勺把最常用不過的魚和肉做個極致出來。比如說肉,至少能做出五種不同風味菜來:如炒肉絲、滑肉、木須肉片、紅燒肉、肉丸;簡單的一條魚也能做出五種花樣來:如大紅魚、小紅魚、魚筒、魚頭湯和魚丸,或炸、或炒、或燉、或煮絕不重樣,更不會讓你因為是一條魚而生厭,相反能體驗到一條魚的多種做法,品嚐到不同口感、不同風味的菜餚。

商城縣民俗之紅白喜事酒席(彎把勺)

說其節儉不浪費,算得上老家人的一種智慧。不像其他地方酒席先上滿再吃,不管人多人少,酒席是以東家的好客和財力來定的,多數在攀比之下菜上的越多越好,似乎這樣越能顯示東家的厚道,從而不被被人笑話,無形中造成很多浪費。老家的彎把勺是一碗一碗端上來的,東家廚師根據客人的多少和飯量的大小,掌握菜上快上慢,上多上少,隨時可以停止,若有嗜酒者廚師還可以添加幾道菜,這樣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也不失東家的厚道。

“彎把勺”的做法可謂厚積薄發,為何這樣說,因為“彎把勺”的功夫下在頭一天的晚上,這就是說很多菜的準備工作是在第一天做好的,第二天酒席開始的時候能在短短半個小時之內把熱菜全部端上來。這樣的活廚師功不可沒,因為在第一天,廚師就得把該油炸的東西全部炸好,該剁的肉和魚塊剁好,還要和(huo)魚丸、肉丸等,經溫水過後存放好,只等第二天出菜了。至於清洗青菜、餐具等則是東家親戚鄰居的一幫婦女要乾的活了,不敷言;至於東家請的司儀如何分工,端放盤子的如何上菜這裡也不多說,留給網友們討論吧。

有意思的是老感覺“彎把勺”的廚房好像都是聖地,一般人特別是小孩子都不讓隨便進的,以前以為廚師怕偷學了手藝,後來問問做廚師的爺爺才知道這背後的原因,那時候本來菜就少,人多了進去要偷嘴吃的,特別是小孩子,吃多了就沒法保證第二天正常出菜了,可見廚師也是替東家精打細算的。

一場“彎把勺”算是東家的一件大事了,有了這頓“彎把勺”似乎東家的一件大事才算完成,所以很多活兒都是圍繞這頓“彎把勺”來展開的,於是“彎把勺”成了一個辦大事的代名詞了。

最後獻上彎把勺的幾道菜:

和(huo二聲)菜:以千張(豆腐)或者二薄摻雜魚或肉做成的,是彎把勺的第一道菜;

炒肉絲:蒜薹炒新鮮肉絲;

炸魚:經過解剖之後的魚脊樑塊做;

滑肉:俗稱小酥肉;

燉骨頭湯:肉骨頭和蘿蔔一起燉;

大紅魚:用刮過魚丸之後的魚塊摻面油炸,在水煮而成;

臭豆腐湯:臭豆腐和雞蛋做成;

油炸餈粑:

油炸紅薯丸子:俗稱“管什”的那個;

香菇肉片:木須肉

魚丸:刮魚肉兌豬油、香料製作而成;

甜湯:棗子、蘋果片或梨片加糖煮成;

魚筒:帶魚皮且無魚刺的魚塊,煎炸後煮湯,因特薄油炸時成卷得名魚筒;

肉丸:可看作是餃子餡做成,瘦肉多,大點叫獅子頭;

油炸豆腐丸子:千張兌蘿蔔剁碎摻面和成;

紅燒肉:肥肉煮後再油炸,一般是彎把勺的最後一道菜。

商城縣民俗之紅白喜事酒席(彎把勺)


商城縣民俗之紅白喜事酒席(彎把勺)


商城縣民俗之紅白喜事酒席(彎把勺)

(緣在商城:斷山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